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Facebook素食新派

2014-12-22 浏览次数:23114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愈来愈多的人因为种种理由加入素食者行列——有些为着宗教理由而戒杀生;有些相信少吃肉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保护地球;也有些为了尊重动物的生存权利而不吃肉。
  一股素食新主义正在发酵,大概互联网的影响功劳不少,我们在网上获得环保与素食的资讯之余,交友网站 Facebook素食群组更要当上“中间人”,撮合互不相识,志同道合的素食者,相约聚会,团结起来提升素食文化。

  相约星期一
  2010年的第一个星期一,大约有20人在红磡某商场的Food Court 准备吃一顿素晚餐。“请问这里是不是‘无肉星期一’聚会?”来自马来西亚的李小姐带着礼貌的微笑来到。她是佛教徒,平日吃全素,最近在Facebook找到一个名叫“香港无肉星期一Hong Kong Meat Free Monday”的群组,群组定期举办素食活动,她就本着“识多啲朋友”的心态来参与︰“马来西亚有很多素食餐厅,在香港吃素便没有太多选择。”
  这次的“无肉聚会”,Shara是发起人之一,她本身是素食者,茹素二十多年。“廿年前我开始吃素,那时候的风气还没有现在的开放,有些朋友连一餐半餐也不肯陪我吃素,还要说‘咁好味嘅嘢﹙肉﹚你唔食就真系笨!’没办法,唯有自己坚持。那时候连朋友都要‘换’!”Shara自言本身没有宗教信仰,但她接触过不少宗教教义,当中爱护世上所有生物、万物平等的理念最令她感动与认同,于是便选择了吃素。

  素食“Speed date”不再孤独
  “近年政府、媒体都提倡环保,吃素也多了理由,不再只是为了爱护动物、宗教理由等等,而是关乎切身问题。”她说近年不少人都知道吃少一点肉,能减少碳排放。二氧化碳,就是气候变化的元凶。因为温室效应,令人觉得保护地球环境人人有责。即使未能吃全素,不少人也会尝试慢慢改变饮食习惯,从大鱼大肉转为少肉多菜。普通大众对素食的理解亦加深了。
  即使近年多了素食快餐厅(如湾仔“爱家”)及标榜有机、健康的素食店,但仍未普及,且价钱偏高。而一般餐厅供应的“素食”选择通常限于“罗汉斋”或碟头饭“走肉”,对未能自携午餐的上班的素食者来说,总是很难在餐牌上找到合心思又具质素食物。所以,Shara发起的“无肉聚会”,是希望能集合更多素食者在一起,营造更好的素食环境。
  “有些来参加的人是带着好奇心而来,看看吃素是怎么一回事,有些参加者则是刚开始吃素,希望认识一些同道中人。因为在香港,吃素始终未普及,素食者容易有孤独的感觉。”Shara说。现时每星期都会举办“无肉星期一”活动,固定的参加者有十来位,当中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参加。每逢星期一晚上,他们会到港九新界不同的素食馆吃晚餐。
  “我们不会选一些太贵的菜馆,也不会特别去问参加者的宗教背景,不过我知道‘无肉星期一’的参加者,大家都有不同的宗教背景。”她说。即使来自不同的宗教,大家吃素的信念如一:万物平等,不要浪费食物。
  素食新潮 着重包装
  气候暖化,令环境保护变成贴身问题,间接带动素食风气。网络传播资讯的快速及范围广阔,也令新一代容易接触到素食的资讯,吸纳了不少年青人早早决志吃素。
  Facebook里有一个叫“逃肉好时光 Lacto Ovo can be yum”的群组,里面常常张贴好些状甚美味的素食图片,而且附上食谱。群组发起人神野猫不讳言︰“我们都明白,如果想令‘素食’更吸引人,是需要一点包装的。”“逃肉好时光”有身为时装、网页设计师的 Lester 坐镇,提供了卖相吸引的素食食谱,多媒体素食资讯,的确拉近了年青一辈与素食的距离。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