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茶道的发展

2016-04-13 浏览次数:2801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喝茶的国家。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其中所说的荼即是茶的古称。陆羽在《茶经》中也认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公”。炎帝神农氏时代是我国民族成长史上的一个远古时代,距今约五千年,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几乎每一页都可以闻到茶香。中华各民族人民自古以来都有饮茶、敬茶的传统礼俗。
 
“客来时,敬杯茶,能增进情谊;口干时,饮杯茶,能润喉生津;疲劳时,饮杯茶,能舒筋解乏;空暇时,品品茶,能口鼻生香;心烦时,晶品茶,能静心清神;滞食时,饮热茶,能消食去腻。,’中国人最懂得饮茶的无穷乐趣。
 
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不像日本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剑有剑道、连摔跤搏击也有柔道、跆拳道。在中国,饮食、玩乐诸多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
 
 
在我国可确切考证的资料中,“茶道”这一词最初见于唐代《封氏闻见记》。《封氏闻见记》是唐天宝年间(742—756年)的进士封演所着。他写道:“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议润色之,于是茶道大兴。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代名宦刘贞亮在总结饮茶十德时也曾讲:“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由此可见茶道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茶道”的创始者是陆羽。
 
根据日本《茶经详说》,729年,圣武天皇在宫中召集僧侣百人念《般若经》,第2天赠茶犒劳众僧。在《茶道入门》中记载道,749年,孝谦天皇在奈良东大寺召集五千僧侣在佛前诵经,事毕以茶犒赏,当时的茶是由遣隋使、遣唐使带回来的,非常珍贵。因此,能得到天皇以茶犒赏也就非同一般了。当时的茶主要作药用。平安时代,日本高僧永忠、最澄、空海先后将中国茶种带回日本播种,并传授中国的茶礼和茶俗。到了镰仓时代,日本兴起品茶风,带头人是曾经留学中国的禅师荣西。1191年,他亲自种茶,还把茶种送给京都高僧明惠上人,明惠把茶种种在楫尾山上,后来这成为日本闻名遐迩的“拇尾茶”。荣西研究中国唐代陆羽的《茶经》,写出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着《吃茶养生记》。他认为“饮茶可以清心,脱俗,明日,长寿,使人高尚”。他把此书献给镰仓幕府,上层阶级开始爱好饮茶,随后,日本举国上下盛行饮茶之风。
 
 
然而,若要说日本茶道创始人是谁?那就非村田珠光莫属了。村田珠光也是僧人之子,年少时人了奈良称名寺法门,却因为迷恋上斗茶游戏,被寺院逐出门墙。所谓斗茶,是当时一种推测茶叶产地、茶叶质量、水质产地的赌博游戏。珠光日后到京都大德寺一休宗纯禅师门下参禅,解悟品茶的蕴奥,继而创出仅有四叠半空间的“草庵茶室”。简单说来,便是将只能在豪门内用屏风围起来举办的品茶会,改革为在寒家陋室也可以风流尔雅一番的大众文化。珠光废弃所有大唐样式的茶具,例如将象牙或银制茶杓改为竹制茶杓等,带头创造出日本式格调的品茶会。
 
珠光的徒孙正是日本茶道中兴之祖武野绍鸥。绍鸥不但摒弃一切豪华茶具与装潢,更将连歌(由二人以上分别咏和歌长句“五、七、五”与短句“七、七”的接龙诗歌)的闲寂美学也引进来,创出“佗茶”(wabicha)精神。佗,闲寂、幽静也。绍鸥想表达的是镰仓时代末期歌人藤原定家所咏和歌“举目今何在,樱花与枫红,海滨一茅庐,秋令观暮色”之境界。而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正是绍鸥弟子千利休(1522—1591年),也是日本茶圣。
 
千利休是大阪府(土界)市富商,不但将四叠半茶室改为仅有二叠的空间,更积极采用无名作家的陶器与茶具,并将茶前的豪华怀石料理简化为三菜一汤。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均先后重用过千利休,但茶会在信长时代只是掌握政治经济的仪式,直至秀吉时代才普及开来。白干利休的孙子千利旦之后,千家茶道又分为“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千家流传至今,是现今日本茶道最有名的三大流派。
 
茶道始于唐代,茶道的创始者是陆羽。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说,此时的茶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茶道,如果勉强要说的话,则可称为茶道的雏形,而真正意义上的茶道在日本才得以发展:创始于村田珠光,中兴于武野绍鸥,集大成于千利休。纵观其中之大成就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与佛教有不可取代的渊源:日本一派很显然大都是高僧大德,修行中人。就中国的茶圣陆羽而言,也属佛门中人。陆羽出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33年,一说公元727年),据《新唐书·隐逸列传》”记载:“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相传陆羽原是个被遗弃于西湖之滨的孤儿,后为龙盖寺住持智积和尚发现,带回抚养。陆羽长大后,因无名字,乃以《周易》为自己卜卦取名,卜得“渐”卦,其爻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遂以“陆”为姓“羽”为名,“鸿渐”为字。陆羽生性淡泊,清高雅逸,喜欢与文人雅士交游,《全唐诗》中搜录了陆羽写的《六羡歌》:“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由诗中可看出陆羽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在隐居期间,他与诗僧皎然、隐士张志和等人,交往甚密,成为莫逆。由此可见,茶也,道也,佛也!茶中有道,道不离佛,佛之义理,茶道中行!禅茶一味是最切实的表现。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