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桃园大溪正觉祖师堂-台湾一个佛教新地景的研究 一

2016-01-27 浏览次数:299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桃園大溪正覺祖師堂-臺灣一個佛教新地景的研究
2015年10月15日在桃園萬能科技大學舉辦的「第五屆桃園文學與歷史研習會」年度論文集

作者:楊美桂、張火慶、陳昭利

提要:在平實居士1及正覺同修會的努力下,桃園大溪正覺祖師堂於2007年4月15日落成,正覺祖師堂以弘揚釋迦牟尼佛三乘菩提正法,實證第八識如來藏為宗旨,同於大唐時期玄奘大師所確立融攝中國文化的如來藏妙義佛法;有別於今時台灣四大名山及其他佛教道場以「意識心一念不生的離念靈知」為真心的教義,儼然成了復興佛陀正法的代表,每年都有大陸學人前來朝聖而成為台灣佛教新地景。正覺同修會精神導師平實居士在此接引無數修行者悟道明心,使大溪正覺祖師堂成為全球唯一的大乘佛法選佛聖殿。本文分別介紹大溪正覺祖師堂的精神導師、成立經過、弘揚的教義、設計與功能、修行的法門、地景的價值,探討此一台灣佛教新地景的殊勝意義。

關鍵字:大溪正覺祖師堂,平實居士,平實導師、蕭平實導師、正覺講堂

第一節 臺灣一個佛教新地景—大溪正覺祖師堂

「文化地景(culturallandscape)」之為特定名詞是在20世紀前葉,由美國Berkeley學派的人文地理學者CarlSauer教授所提倡2。自從1992年的世界遺產公約(WorldHeritageConvention)正式認定「文化地景」是文化資產的一類,並列為保護對象之後,近年來在台灣逐漸成為都市規劃、建築、景觀建築及人文地理學等空間學的研究主題3。依據我國2010 年修訂的<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文化景觀的種類包括了「宗教景觀」、歷史名園……4。此外,「文化地景」一詞也被廣泛運用於生活之中,它所指稱的是:人們如何運用生活空間來建立身分認同,連接社會關係,取得某種共同意志所追求的文化意義。

台灣解嚴(1987年7月14日)之後,傳統佛教蓬勃發展,匯聚了各種佛教資源而形成俗稱的四大名山:南部(星雲法師)佛光山、中部(惟覺法師)中台禪寺、北部(聖嚴法師)法鼓山、東部(證嚴法師)慈濟功德會,在各自發展又互相競爭的硬體建設與信仰活動上,廣攬徒眾、行銷國際,塑造了許多本土特色的佛教景點,一時之間,佛教表相上頗為興盛與熱鬧。

相形之下,2007年4月落成的大溪正覺祖師堂5,其名氣及信眾似乎不如四大名山。然而,正覺同修會長期堅定地護持正法,宣揚玄奘菩薩所傳承確立「第八識」如來藏為唯一真心的勝妙法義,有別於四大名山以「意識」為真心的教說6 ,回歸釋迦牟尼佛所親證、宣說的三乘菩提正法,可說是末法時期的一股清流。因此,本文以「臺灣一個佛教新地景」為講題,說明「大溪正覺祖師堂」在桃園地區所標示、彰顯的佛教意義。

第二節 平實居士—大溪正覺祖師堂的精神導師

大溪正覺祖師堂的興建,是來自於正覺同修會的護持,而正覺同修會的精神導師是平實居士,弟子們尊稱為蕭平實導師、平實導師。以下,略說其生平及求法過程

ㄧ,平實居士,本名蕭絜仁

於甲申(1944)年出生於台灣中部小鎮農家。世代務農,祖父以耕讀持家,父、祖皆為三寶弟子。13歲喪母,初識無常。少時即好打坐及方外之術,亦習金石、拳術、古文、針灸等。自小厭惡迷信,每斥神造世人之說,不信神能造人。……兵役期滿後辭父離鄉,於台北市覓職﹔五年後成立事務所,執行業務﹔雖游於世務,而樂於暗助弱小。……歷練世間法18年後,於1985年皈依三寶,鼎力護法,勤修福德。7

平實居士早年求法期間,歸依於聖嚴法師座下,有感於其所說法,與釋迦牟尼佛所傳實相法義迴異8 ,故閉門自修,成就「無相念佛」的基本功夫,開始小規模的開講佛法,並繼續參禪進修:

1988年,平實導師應邀在某居士家中佛堂開始講說基本佛法,先講五蘊、十八界法之緣起性空、四聖諦、十二因緣等阿含基本佛法,以《阿含經》中所說佛法為說法的主要內容。1989年初,平實導師轉進而改修體究念佛──參禪。從此開始常常住於見山不是山的境界中。十月初隨聖嚴法師前往天竺,作為期15天的朝禮聖地之旅,而中斷說法度眾之事。返國後,鑒於長時處於參禪狀態之「見山非山」境界中,不便繼續說法而暫停講課﹔並立即結束事務所業務,……中止了原來在某道場的許多義工事務,於家中開始閉關,摒絕一切外緣,專心苦參19天後,在第19天下午,終於驪龍頷下得珠──明心並且眼見佛性──發明智慧﹔因為無人可以印證故,嗣即深入經藏,以三乘法義印證無訛﹔不久又經佛之召見,說明此世、往世因緣,給與印證9。

正如佛經傳記中所敘述的大德高僧,平實居士在學佛過程也有一段摸索、參究,而終於明心見性的經歷。

第三節 正覺同修會—大溪正覺祖師堂的催生者

茲據依<正覺同修會的創辦緣起>10簡述如下:

本會早期之建立團體名稱,純粹只為流通書籍之需要,乃因當時宣揚念佛法門之故,並因本會學人都以念佛法門而入禪門、終得證悟,乃於1995年名之為「念佛三昧印經會」,以印書流通為主,並未思及成立永久性之共修團體,亦未思及建立道場,故平實導師唯以客座講席之心態,隨應度眾因緣而每周各在他人所有之三處場所中宣講佛法。當時的心態是:只要有人能明證真心,並且能眼見佛性,而有能力可以弘法延續時,便欲退隱家中進修禪定三昧﹔若有般若境界更高的行者出現時,則隨時準備下座求教進修。

但眾同修不願結束共修聞法,以及欲求書籍流通的永續性,乃有“佛教內明共修會”名稱之施設,以印書流通及會內同修之共修指導為主,…….復因平實導師同時另於三處宣講佛法,六年不輟,同修漸漸眾多,但平實導師並未注意保養色身,導致聲帶、氣管嚴重受損﹔同修們為令勝妙法門之弘揚不致中斷,並為平實導師色身著想,遂在未先告知的狀況下,積極另覓共修道場,然後強烈請求平實導師應允另行成立“佛教正覺同修會”,將四處學員集中於正覺同修會中合併共修,……1997年7月6日,佛教正覺同修會會員大會召開,並申請登記為“社團法人佛教正覺同修會”﹔設立之初,承租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6段小巷中的公寓40坪地下室作為講堂。後因學員日增,乃於2000年遷至大同區承德路現址的第一講堂。

正覺同修會成立之後,為了指導學員從基礎佛法到具備明心開悟的條件,開設了「禪淨班」,以二年半的時間熏習佛法基礎知見、鍛練參禪功夫並啟發菩薩種性,結業之後,隨即升入進階班,修學更深的法義,循序漸進、次第修學,若因緣成熟,則可報名「精進禪三」,希冀於平實居士的指導下悟道明心。證悟者可以轉入增上班繼續進修成佛之道。

由於正覺同修會各地的講堂,主要供作開班授課、講經法會的用途;而每半年兩梯次的禪三活動,皆須向外借用場地,殊為不便;且經過多年發展,已於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美國洛杉磯等地設有共修處 ,開講初、中、高級的佛法課程,歷年結業的學員累計有數千人之多,為了讓更多學員有更適當的參究環境,因此催生了桃園大溪正覺祖師堂。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