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成都 普照寺

2015-02-07 浏览次数:93266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四川成都普照寺

  地理位置
  普照寺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大观镇青城外山
  寺院简介
  普照寺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大观镇青城外山,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到光绪十二年(1886年)完工,历时205年,这主要归功于唐安郡(今崇州市)匠师张明远及众徒,其布局依据主要采传统的"吉祥"数字。如:三、四、八、十二、二十四、三十三、三十六、七十二等。普照寺寺院建筑颇有讲究,建筑形制上有着巧妙的寓意,普照寺围墙周长2.4里,意取佛教二十四诸天;紧邻味江的西北方巧依山岩,不建围墙,取"地不满西北"之意;全寺房舍三百六十五间,分二十四院落,整体布局依山势建,既无拥挤感,亦不觉松散,既非直线沿中轴排列,总体却又不失重心,是一座姿势雄浑,气态磅礴,交错有致,打破呆板对称的建筑群。
  寺院历史
  山东省淄川普照寺(亦称“大佛寺”)约建于南朝陈废帝光大元年(公元567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唐时为法相宗三祖慧昭大师弘法处。大师系山东淄川人,乃玄奘、窥基再传弟子,精通唯识法相学,时称“唯识三祖”或“淄州大师”,被誉为“山东一遍昭”。著有《能显中边慧日论》、《因明入正理论义篆要》,并参悟《大宝积经》,对法相唯识宗教义的阐扬做出了杰出贡献。据历史考证,日本法相唯识宗的流传即渊源于唐淄州沼大师弘法盛地普照寺。彼时寺内有石佛台座,上刻有飞天像;又有唐著名书法家李邕所书《尊胜陀罗尼经》经幢,且建有十三层八角石塔,物换星移,今已不存。 据《淄博市志》载,淄博地区的佛教肇始于东汉时期,南北朝时建寺造像之风渐盛,隋唐五代及宋元明清时期梵刹兴盛、道风日隆。至1949年后17年间,普照寺仍保存了完整的山门大殿、石雕巨佛、墨迹经幢等大量珍贵文物。然十年浩劫致使千年古刹荡迹无存。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落实宗教政策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淄川当地政府和城一村的支持倡议下重建了寺院,总建筑面积达1100平方米。相继建成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露天石佛等建筑。方丈能阐老和尚系天台宗第四十五世传人,毕生专弘净土法门。现任监院仁昌法师得能阐老和尚亲传法券,成为天台宗第四十六世法子。法师于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毕业后,遂受恩师的委托住持道场,从此以“教从天台,行归净土”为修学宗旨,把灵岩道风和印祖芳规在此发扬光大。

  寺院景观
  登上青城三十六峰,遍览一百零八道风景,你会发现味江河谷缠旋之一峰四季苍翠、地脉秀丽、山水清奇,此山名曰青峰山,闻名海外的青峰山尼众寺院普照寺即着落其中。沿着而今的景区大门拾阶而上,古树深幽、夹路松篁,左有龙王塘的水泉滴答作响,右有山石回头层层环抱,豁然开朗间深山捧出了梵宫普照!佛坐定中心,如花叶天香。该寺自清康熙甲子年诛茅开基数椽,到雍正七年始有心莲和尚由昭觉寺来此挂单,因见寺左有先朝已故僧人碑塔,知为古寺属禅宗临济一脉,遂发心重振。其九世祖心莲和尚始为开山祖师,十世传真、十一世海汶均能守成;十二世印广与师兄印宗及徒正文勤苦积累、协力经营;法堂,精舍,斋寮以及宝塔金碧木石次第修饰,一跃成为蜀中丛林后起之秀。到了十三世正文、正献祖师时代更是广大佛门,请得圣旨传受三堂大戒。咸丰初年传十四祖灵峰又置田两千亩,属庵二处,及至建国初年,寺内殿宇僧舍大小24院,房屋365间。近三百年的苦心耕耘,使青城山的佛教建筑以普照寺的建筑最有特色,她依山傍水构思奇特,其规模之宏伟,布局之精巧,与佛教经典及浮屠灵异结合之紧密,实属罕见!据重建藏经楼碑记载,咸丰初年,即于是冬,天示神奇,山裂石出,不劳雕琢,不烦辇运,自致良材以显神迹……幸存建筑藏经楼,据今三百年余,由四十七根大青石和一根小杉木构筑而成,取其“物无尽善”之意。其石柱上精工雕刻的文人楹联,书法,佛教故事人物依然苍颈有力,栩栩如生,屋顶上传说中有避尘珠故而终年不落树叶;楼侧有石雕普同塔全部用青石板嵌合而成,制作精美,造型独特,雕工颇为绝妙!惜乎文革中(1972年)普照寺浩劫难免,被拆毁大部,仅存藏经楼及周围建筑共61间。普照寺原始的宏伟格局虽大部分被毁,但藏经楼及船形石舫式的普同塔,对于研究佛教文化及建筑仍具有较高的价值。
  四川成都普照寺
  改革开放,国运大昌,宗教信仰政策得以落实,1982年普照寺得以恢复香火,1988年6月29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人首次造访青城山普照寺,并为普照寺留下墨宝“普照寺女众道场”正式将普照寺的历史乾坤扭转,焕然成为蜀中女众道场,首任住持比丘尼通文法师偕护法居士何洁殚精竭虑,为普照寺成为十方女众丛林投入了全部心力,维修和保护了余存建筑,居士何洁更是在海内外报刊杂志发表普照寺文章,让普照寺佛地重光。1996年开始恢复修建大雄宝殿,并从缅甸请回玉佛供俸,1998年居士楼竣工。在2000年五观堂落成期间,普照寺因其人杰地灵迎来了香港慈善家、隐世高人陈伯的护持,影星吕良伟捐资完成了山门的建设,谢霆锋,黎姿,刘嘉玲,香港英皇集团主席杨受成等海内外大众各发善念,垂重三宝,各捐己财,不辞辛苦,雕像装金,重修宝殿,重播福田,得已成功。陈伯从海内外不惜重金,请回佛像,供奉于普照。而今的普照寺环境优雅、历史文化沉淀厚重。可谓山有千年楠木,人无一点尘土;梵宇王宫开启觉悟之路,敲醒迷人,普济十方,同归善果。对欲寻幽探胜、欣赏艺术之雅士,崇拜观音欲修身养性之信士,此乃灵山福地极佳之去处。

  寺院传说
  青城山普照寺传奇故事
  普照寺早期叫“金花庙”,供奉的是蓥华祖师,是由一座家族弃祠改建而成的贫穷小庙,“无食以养僧,无房以妥神”。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穷庙子,却在乾隆三十年以后,突然大兴土木,广置田产,到道光二十九年前后,经百余年间的连续扩建,普照寺一跃成为川西四大丛林之一,远近闻名。据估算,这段时间普照寺修建费用在万两金银以上,而普照寺碑文载:未受捐施,不假募助。那么,这巨大的耗资从何而来呢?这便是令后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普照寺突然兴旺之谜。
  成都民间曾经流传过一首民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这首民谣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历史之谜。传说明末张献忠起义,推翻了明朝在四川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农民政权“大西国”。后来清兵入关,四川境内发生连年混战,张献忠不得不退出成都,“大西国”被吴三桂灭亡。民谣就是说的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把“大西国”的金银财宝秘藏起来,为了将来能找到所藏之宝,不至于因年代久远而迷失,便设计了石牛和石鼓作藏宝记号,谁发现了石牛石鼓,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国”的神秘宝藏。
  因此,围绕藏宝之谜,就有许多传说和猜想。有说财宝埋在锦江河底的,也有说宝藏随船沉入岷江的,也有认为张献忠的财宝埋在青城山的,等等。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成都还掀起过寻宝热,甚至有人还拿出了藏宝图,一时间许多人跃跃欲试,要成立寻宝机构。其实寻找张献忠宝藏已非一日之事,也话自大西国灭亡以后,民间就有人开始寻宝,在抗日战争期间,成都就成立过锦江淘银公司,在九眼桥下大张旗鼓地淘银,经过一年多努力,果然在河底淘出一只石牛,一只石鼓,着实让人们兴奋不已,证明民谣传说不假。但继续淘下去,却见不到宝藏影子。淘银行动不了了之。
  要弄清张献忠藏宝的秘密,首先要知道张献忠究竟有没有可藏之宝。传说大西国成立之初,张献忠把他在战争中获得的奇珍异宝,特别是明成都皇室成员宝库中的金银财宝,在皇城举办斗宝大会,24间房子摆满奇珍异宝、金器银锭。其目的一方面为了展示皇亲国戚、富绅劣商的奢靡;另一方面炫耀他的富有。但这却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待到大西国灭亡,谁都想得到这笔财宝。据传大西军兵败成都时,十余艘大船从新津出发,沿岷江顺流而下,在彭山境内就被清军预先埋设的铁链拦住。大西国押运船只的兵将眼看敌不住清军的围攻,于是凿沉船只,弃船登岸逃走。清军早就知道张献忠有大量金银想要从成都运走,以为截获了运宝船队,欣喜若狂地登上还未完全沉没的一些大船,才发现船中装载着石块。
  自从张献忠的宝藏随着大西国的灭亡消失以后,宝藏之谜就困扰着一代又一代关注这件事的每一个人。特别是成都和新津都先后发现数量不小的大西国“大顺通宝”钱币和银锭,更使寻宝人相信张献忠那24间大屋展示过的财宝就藏在成都或成都周边,其中关于青城山藏宝之事,更有许多奇闻和谜案。
  普照寺暴富。
  普照寺是坐落在青城山大观镇境内的著名佛教寺院,最早建寺的年代已无从考察,只知原寺明末毁于兵燹。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873年)都江堰贡生高履和曾在《普照寺源流记》中说:“寺历数朝,世有传人,明末火于献。”明确指出普照寺是被张献忠焚毁的。清代康熙年间开始恢复,是一座仅占地半亩的简易小庙。乾隆中期,约在1776年左右,普照寺开始扩建。道光年间,方丈鉴山在未向社会各界民众化缘的情况下,突然大兴土木,修成占地400亩,殿宇五重,与二十四诸天暗合的24个天井,与黄道貌岸然周天同数的365间堂舍的宏伟大寺院。如果没有数万银子是很难建成的。按正规渠道的说法,是因为有神相助。清同治年间(1868年)任灌县知县的钱璋在《重建普照寺并建藏经楼记并赞》的文章中说:“道光庚子,接代鉴山主方丈事,念累世之祖劬思懋建,真功德精诚所结,可格苍穹,即于是冬天示神奇,山裂石出,不劳雕琢,不烦辇运,自致良材以显名胜。灵峰于是因旧基而重新之,不加募助,添修广厦数十楹。”一下子修起几十幢房子,都是“天示神奇”,石头自己裂开,不雕刻、不搬运,自己就到工地上了,而且凭空就造成了一座大寺院,这绝对是不可能的。而民间流传的另一种说法是当时普照寺有一个叫果时的小和尚,到与普照寺相邻的雪山寺割猪草时,发现一处地方青草长得十分茂盛,而且今天割了第二天又很快长出来。此事被方丈知道了,心知有异,不事声张,暗地组织寺内各尚挖掘,却挖出一窖金银!这才有了普照寺大兴土木的资金来源。
  张献忠青峰山采石之谜
  张献忠在明崇祯十六年(1627)攻克武昌后建大西政权。崇祯十七年(1628)第二次进川攻克成都,并定都成都,于1646年战死西充。大西政权在四川共计只有18年时间。在大西国灭亡的前几年,张献忠最为倚重的义子张可旺率兵进驻灌县,并在民间搜罗了300石匠到大观镇境内的青峰山采石。青峰山是青城山的一支支脉,位于大观镇境内,普照寺就建在青峰山麓。奇怪的是,张可旺监督数百石匠采石,却并未运出山,也未在山中修建任何建筑物或用铺路。采石半年,却连300石匠也未见走出山来,消失在青峰山中。合理的解释是,张可旺可能奉张献忠密令,在青峰山以采石为掩护,秘密挖掘山洞或修建地宫,用来藏宝,因为根据时局的发展,大西国政权已岌岌可危,转移财宝是情理之中的事。大概张献忠也料到如果清军灭掉了大西国,再要复辟是十分困难的事,作长期打算,必须埋藏财宝,以便将来之需。开采出的石材或者用来修了地宫,或者砌了山洞,也有可能掩藏在某处山坳。而采石的工匠,则全部杀害灭口。
  张献忠青峰山采石之谜虽然无人破解,但有几件事却与藏宝联系起来。
  其一,普照寺修建的石料传言是神仙之力,山裂石出,就如清道貌岸然光灌县钱璋文中所言。但极有可能是普照寺僧人偶然发现了张献忠开采的石料。
  其二,普照寺不但发现了石料,也发现了张献忠所藏之宝的一部分。
  其三,李定国是张献忠最忠诚的部下,主管粮草后勤,是张献忠的财务和后勤部长。而李定国的部下--后来到普照寺任住持的心莲和尚专程到尚未修复的普照寺开创基业,并从他开始普照寺才一步步走向辉煌。心莲和尚到普照寺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到青峰山护宝,奉张定国之命保护大西国藏宝;另一种可能是他知晓藏宝的秘密,到青峰山伺机取宝。
  古今中外,不断进行着藏宝与寻宝的游戏。藏宝者大都是高智商的人,他们不但要选择藏宝之地,更要设计藏宝的方法,而疑阵、设机关,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总要经过万千思虑,做到不留痕迹,万无一失。让寻宝人耗尽毕生精力也猜不透藏宝人布下的迷魂阵。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普照寺与雪山寺的易名之争
  相传雪山寺开山立庙后,代代僧人皆喜好练武。雪山寺的承传方式也很特别,并不像其它寺庙传袈裟之类的衣钵,而是像江湖帮会一样传信物。这信物就是以开山祖师啸云净命名的“啸云剑”。此宝剑不足二尺,剑鞘和剑柄镶有七颗宝石,为雪山寺镇庙之宝。凡据有此宝剑者,即为雪山寺主。可是到了清朝中叶后,邻近的普照寺突然崛起,其间雪山寺的“啸云剑”不幸被人盗去,住持方丈自责退位,云游四方,发誓不寻到宝剑绝不回来,从此杳无音信,雪山寺也就此衰落下来,一蹶不振。后来,雪山寺僧人认为这是旁边的蓥华庙改名普照寺相克所致:普照之下,雪山焉能不化?于是更换牌匾,将雪山寺更名为“乌云堂”,意在“乌云”遮挡“普照”,倒克普照寺。普照寺僧人也不甘示弱,在寺名前加上山名,换作“青峰山--普照寺”,取“清峰”谐音“清风”,意即“清风驱散乌云”,再反过来倒克雪山寺......
  心莲和尚之谜
  普照寺挖出财宝可能与张献忠藏宝的另一条值得怀疑的线索有关,就是普照寺的开山祖师心莲和尚。 张献忠被杀,而他的部将李定国却率部转战南北,拥戴朱明王朝一个宗室子弟,打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分别地两湖两广活动了10多年,最后才在清军的围剿下,出境到了缅甸的桂所,坚持反清斗争。 而就在这时,心莲和尚突然来到了青峰山,把殷姓弃祠改建成了蓥华庙。据传,心莲和尚曾在成都昭觉寺参学,数年后认国此处不合其理想,便前往名盛一时的报恩寺挂单,不想到达汉州时,报恩寺遭遇火灾,只剩一片瓦砾。丧气之余,心莲和尚在道旁树下休息,恍惚中,见一个高颧突骨、碧眼赤须的人牵了一匹红鬃大马过来,拍着他的肩头说:“报恩寺遭劫,蓥华祖师应运迁居,师父何不追随而去?”心莲和尚赶紧双手合十为礼,求指明路。那人让心莲和尚同骑红马,瞬间来到一个地方,只见有破屋数间,蓥华祖师正盘腿坐在屋中。心莲和尚正欲上前拜识,忽然一声炸雷,大雨倾盆而至,把心莲和尚浇醒了。雷电惊梦,冷雨浇头,心莲和尚全然不顾,努力地追索、回忆梦境。后来竟按梦境寻觅到了青峰山开创了蓥华庙。
  此说有伪托之嫌,更何况,当时的殷姓弃祠极其破败,根本没有发展光大的可能,无法吸引心莲和尚。又有传说,心莲和尚是被青峰山的“金莲宝地”格局所迷,才于此不计艰难破败地开山立庙,弘法妙门。此说也太玄太缥缈、不可信。惟有一个解释合情合理,那就是心莲和尚是张定国的部将,受张定国之遣,从缅甸桂所秘密潜到青峰山看护张献忠的藏宝。如果这个假设成立,普照寺后来的诸多谜团便迎刃而解,不攻自破。
  作为一个“护宝人”,心莲和尚以蓥华庙为掩护,恪守着自己的职责,他的使命可能就是看护好藏宝,以便日后张定国攻入境内时,起出藏宝以资助和响应。然而出乎心莲和尚意料的是,没过几年在三桂便奉清廷旨意,率大军剿平了桂所、大西军彻底灰飞烟灭。心莲和尚万念俱灰,最后在绝望和贫困中死去,但他临死前肯定向弟子讲明了他作为大西军将领、随“八大王”张献忠和李定国转战南北的不凡身世和经历。但不知为什么,心莲和尚没有向弟子说明藏宝之事,这可能与他心死如灯灭有关,想把藏宝作为一个谜永远烂在自己肚子里,或者他想:今后弟子们能不能发现和利用这笔藏宝,就看他们的缘分吧,佛门不是讲究缘分吗?所以直到心莲和尚死后许多年,普照寺的和尚才在无意间发掘出财宝。但是开山祖师是大西军将领的秘密却不宜张扬,只在各代住持和方丈之间秘密流传。
  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说的蜀山就是指位于四川省境内的峨眉山,传说在蜀地峨眉山之巅的峨眉金顶,就有通向一个神秘的修真异界--蜀山。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