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外来物种是该放生还是杀生

2017-08-02 浏览次数:2318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缅甸蟒,是蛇亚目蟒科蟒属亚洲岩蟒的亚种,世界上最巨型的6种蛇类之一。这种蛇在海南岛本地亦有分布,从自然分布上来说不应算作外来入侵动物。但坡鹿保护区位于近海平原地带,不属于缅甸蟒的分布区域,他们究竟从而何来?
有专家合理推断,“这应该是放生动物的行为造成。”
放生,竟让坡鹿陷入危险窘境!那么,放生又该如何科学进行呢?
对此,有专家指出,如果放生地点和物种选择不当,放生反而会造成杀生悲剧,更为严重的是,乱放外来物种、超负荷放生等行为,还会危害区域生态安全,给自然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南国都市报记者敖坤 张宏波
放生还是杀生?
不是每次放生都代表着善意
盲目放生外来物种对生态“无异于浩劫”
放生人群越来越越多,“闹剧”也时常上演
放生,看似遥远的话题,实则就在我们身边。
“人世间最值得做的一件事就是放生。”两个月前,海口市民林孝智在朋友圈里这样感叹,当时正值高考前夕,他加入了一个“放生群”,跟朋友一起连续参与了21天的放生活动。
 
“我们对于生态坏境很小心,放生的都是本地物种,不会放生外来物种。”林孝智说,本地物种的放生不会对生态产生破坏。
在QQ上搜索“海南放生”,规模较大的群有近20个。在贴吧上,也经常遇见放生帖。
半年前,41岁的戴斌通过贴吧加入了一个放生群。群里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放生,放生的动物都是从市场统一购买的,大多数是金枪鱼、石斑鱼、龟等海洋动物,还有蛇。
戴斌进群时,群里只有100来人,半年后,群人数已经超过了200人。“放生的人群正越来越多,喜欢上了这种特殊的‘爱心’活动。”戴斌说。
然而,也有一些放生活动引起广泛关注。
今年1月,一群人运了十几个泡沫箱来到海口西海岸一处海滩放生。可令人惊讶的是,放生的蛇盘踞在海边岩石,吓得市民纷纷报警。最终,消防队员一共抓到了5条蛇,和二三十多条已经死亡的海鳗。
今年5月份,海口某单位发布消息举办“首届萤火虫文化节”,称将“放飞”数万只萤火虫。可没等活动开始,有环保组织便发文称:“萤火虫对环境要求高,放飞就是放死”;且盲目从外地购买萤火虫并在当地放生,有可能造成“生物入侵”,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最终该活动被迫叫停。
这一件件放生“闹剧”的背后,反映的是社会大众对科学放生知识的匮乏。
盲目放生外来物种,或带来生态危害
盲目放生的背后,潜藏着一场场难以估量的生态“战争”。
当缅甸蟒以外来物的形式侵入大田坡鹿保护区,坡鹿的死亡或许正可归结于某位好心人的善意“放生”。
放生,并非总能带来“善意的结果”。
“盲目放生可能会危害到被放生物种个体的生命。”海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局长莫燕妮说,将野生动物放归自然,需要专业人士经过审慎研究,仔细观察自然环境是否适合所放生物生存,要研究观察放归的生物身体是否健康,是否需要治疗,等等。
如果不顾生物习性,误将生命置于不宜生存的环境中,很有可能给它们带来噩运。此外,野生动物、养殖动物体内还可能有一些危害动物和人体健康的病毒、病菌,如果不对动物进行检疫,随意放生,可能会造成这些有害的病毒病菌四处扩散。“不注意动物检疫,随意放生可能传播疾病。”莫燕妮说。
这意味着,随意放生本地物种同样存在无法预估的危害。
然而,最可怕的放生,还是放生外来物种。
“盲目放生外来物种,实际上是‘好心办坏事’。”海南师范大学老师李波说,海南气候适宜,有利于生物生长,可这也让海南成为最容易受外来物种侵略的地方,因为海南的气候为外来物种的繁殖和发展,提供了先天的优势和条件。
外来物种的肆意繁殖,形成种群后,破坏的将是当地的食物链,以及整个生态环境,甚至导致本地物种的灭绝。
“野生动物在其原本的生态环境中,与其他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相互制约关系,这样可以保证生态平衡。”莫燕妮说,“但是有一些入侵性极强的物种,往往会对本地环境构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据了解,目前入侵海南的外来物种超过200种,约占全国外来入侵物种的一半。目前,海南岛已发现被放生外来物种包括巴西龟、南美拟鳄龟(鳄鱼龟)、鳄雀鳝、牛蛙等。
随意放生造成损害,将承担法律责任
如何避免不科学放生的出现?这背后藏着一个尴尬的现实。
“几乎没有遇到过放生前来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咨询的放生团体。”莫燕妮说,“倒是有一些个人,遇到受伤的、被贩卖的野生动物,会跟我们联系。”
莫燕妮说:“放生动物需脱离盲目回归科学,比如要对被放生动物进行检疫,防止病菌带入自然界;同时,放生的物种也要考虑他人安全,随意乱放有危险的动物,比如大量放生蛇,很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对于外来物种,一致的态度是不允许放生。李波说:“外来物种,可以建议自己饲养,或送到有饲养能力的机构饲养;甚至也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食用,总之不能放入自然。”
省林业项目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陈松田,在《浅析海南岛人为放生动物情况的现状及建议》一文中写道:对于已发生的不正确放生现象,若为危险外来入侵物种的,应采取全面扑杀的策略;对于属于本土物种但放生密度过大的现象,可考虑重新捕捉分散放生的方式。
或许对于外来入侵物种的“善心”“仁慈”,就是对本地自然环境、本地物种的“残忍”“漠视”。
据南国都市报记者了解,2016年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获得通过,其中对放生等行为进行了规范——任何组织和个人将野生动物放生至野外环境,应当选择适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当地物种,不得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随意放生野生动物,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危害生态系统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另外,从外地“误闯入”大田保护区的缅甸蟒,最终被保护区工作人员捕获——两条4米多长的缅甸蟒,最终被放生到热带雨林深处。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