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禅茶一味:山居煎茶

2017-08-29 浏览次数:1469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在高高的山顶上,白云悠悠。两个人,一壶茶,两只粗瓷老碗。山风吹来,清香溢满青翠山谷。竹林的气息,松叶的气息,让人想起茅舍里身着破旧衣衫的禅者,想起隐没在山间油菜花丛中的农夫。杜鹃鸟在啼叫,初夏来临。
 
  在过去,终南山里的山民很少喝茶,饿了吃馍,渴了饮水,这是他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生活习惯。如果是夏天,直接从小溪里捧一掬山泉水喝,据说很解渴。我们住到山上以后,特意准备了大水缸和舀水瓢,山民和过路人就可以用瓢舀水喝了,即方便,也卫生。我们还将茶器搬了上来,有时间就泡茶喝。
 
  开始时山民看着很稀奇,我们就请他们一起喝,后来也就习惯了。几年时间下来,他们也有了喝茶的习惯。但如果是夏天,或者干完活后,他们仍旧喜欢捧着山泉水喝。
 
  山居泡茶很简单,一大壶水烧开后提到茶台边,倒在泡茶用的小提梁壶里,冲壶烫盏后,就可以泡茶了。如果人多,或者干完活后很渴的时候,我们就用粗瓷碗冲茶喝。投茶后,提起大水壶直接冲点,稍稍晾一晾,就可以饮用了。茶台也很简易,我们用山民遗留下来的石磨盘当茶台,虽然厚重,但很简朴,而且不怕风吹雨淋,也不怕被人抬走。
 
  煎茶往往都是在上午或者下午无事的时候进行。洗手洗脸后,来到茶亭里坐下,汲山泉,生槐火,听着壶中松风响动时,备器备茶;待得壶中响声渐息,水就煎好了。此时提壶离灶,冲瓯烫盏,投茶、瀹茶。出汤罢,第一盏茶汤供奉山神和诸佛菩萨,第二盏供养在座大德及出家人,然后依次奉茶。山风徐来,茶香盈鼻,茶帘轻扬,蒲团止静,真有高隐世外的感觉呢。
 
  看到我们饮茶,山民嘲笑说:看你们这样子喝茶,都能把人急死!
 
  如济赘语:
 
  清人震钧在《煎茶说》中写道:“煎茶之法,失传久矣,士夫风雅自命者,固多嗜茶,然止于水瀹生茗而饮之,未有解煎茶如《茶经》、《茶录》所云者。”
 
  《茶经》为唐人陆羽所著,《茶录》是宋人蔡襄编写的。可见自唐及宋,煎茶是件很风雅、很奢侈的事情,已经失传好几百年了。
 
  日本有一本《煎茶诀》的茶书,据说是我国清代民间文人叶隽撰写的,有日僧蕉中老衲的补文。此书在我国无传,在日本仅少数人读过。
 
  《煎茶诀》论及煎茶时说:“凡每煎茶,用新水活火,莫用熟汤及釜铫之汤。熟汤,软弱不应茶气;釜铫之汤,自然有气妨乎茶味。陆氏论三沸,当须腾波鼓浪而后投茶;不尔,芳烈不发。”可见,煎茶法在中国大陆虽然已经失传,但在邻国日本却一直有承传,虽然面目稍异,却也令人略感欣慰。
 
  山居煎茶,当然不能像震钧要求的那样儒雅,也不能像《煎茶诀》所写的那样精致,只是用了这两个字的名相而已。
 
  山居烧火用劈柴,烧水用不锈钢壶。用的时间久了,壶身与炉灶成为一个颜色——黑乎乎的油烟色。许多到如济居茅棚的人,第一眼看到我们用过的烧水壶会很诧异,因为完全看不出壶的本来面目,有些人还以为是老铁壶呢。其实只是壶身上粘了一层烟灰而已,壶依然是壶,没有丝毫改变。
 
  喝茶用碗,很大很残缺的粗瓷碗。
 
  许多人第一次用这样的碗喝茶,也会诧异诧异,问:你们就这样喝茶?我答:是的。这些碗都是山民遗留下来的,虽然粗大,却也有一种质朴之美,很适宜山居生活。时间久了,大家喝茶都喜欢用碗。这也难怪,爬了十几里山路,流了不少汗,小壶小盏的可不解渴啊。
 
  据禅宗公案记载,唐时赵州和尚待客有三重标准:第一等人来,禅床上接。中等人来,下禅床接。末等人来,三门外接。
 
  如济居待客也有三等标准:第三等人用工夫茶具,第二等人用素瓷小碗,第一等人用粗瓷大碗。
 
  试问屋外山峰,你们是哪一等人呢?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