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觉群人生讲坛回顾|王雷泉:《摩诃止观》选读第三讲:发菩萨四弘誓愿

2023-05-01 浏览次数:259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2023428日晚7时,上海玉佛禅寺·觉群人间佛教研究中心邀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雷泉教授在上海玉佛禅寺·觉群楼为现场听众讲授<摩诃止观>选读》第之《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发菩萨四弘誓愿》。

上一讲中,王雷泉告诉我们修菩萨道的行者只有依据对圆教的无作四谛,体达法性和一切法无二无别才是真正的菩提心,才是对圆理的正确认识。同时,在这一基础上修菩萨道的行者,必须树立上求下化的四弘誓愿。

首先,发菩萨四弘誓愿,要理解四谛之理与四弘誓愿之间的关系,辨别他们之间的异同。王雷泉教授认为,从大小看,四谛通大小乘之理,而四弘则专指大乘,期冀未来而发愿,以慈悲心普济众生;从心境看,四谛偏重于理境,四弘则偏重主观的发心,依对真理的理解而发大乘悲愿;从时代看,四谛理境是明世间与出世间的因果之理,贯通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四弘则期冀未来而发愿,主要面向的是未来佛。从根缘上看,明四谛理境,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通身口意三业。四弘则专注意业,同时应俱足三境:心缘誓境,口宣誓言,身现敬相。

第二,发菩萨四弘誓愿,要依圆教。

这是因为:首先圆教阐明的是三谛圆融之理。三谛圆融之理,为发誓愿之理境。三谛是法界的异名,故圆教以法界为发愿理境。法界具有普遍性、活动性和具足性。从法界视野下又可辨析四谛之异名,即无作苦谛(法藏)、无作集谛(尘劳)、无作道谛、无作灭谛(波罗蜜),故圆教能消解一切色心、主客、境智、凡圣的分别。

接着王教授以四悉檀判摄,认为藏通别三教发心是,圆教发心是。在比较了四教之权实粗妙后,阐明了圆教是上上智所观,其发心,顿超直入,故深远直,为大中大、上中上、圆中圆、满中满、实中实。

最后,圆教是最胜的菩提心。在经过以上的七番比较之后,应当知道前三教为权,圆教为实。依圆教一实谛理发菩提心,能令佛种不断;开示法藏,能令法种不断;具足戒仪,能令僧种不断,能够真正实现了大乘初发心即等正觉的理想。在上求下化的菩提路上,能令三宝不断,具有生善灭罪之殊胜功能。

王雷泉教授《摩诃止观》选读系列讲座共有四讲,最后一讲是2023513日。2023年上海玉佛禅寺·觉群人间佛教研究中心将持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经典解读敬请关注!(文图/上海玉佛禅寺)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佛教新闻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