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念佛即禅观论 (明·蕅益)

2015-03-30 浏览次数:298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念佛即禅观论
明·蕅益大师著


  或问蕅益子曰: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同耶异耶?
  答曰:同异皆戏论也。即亦同亦异、非同非异,亦戏论也。以三种法门,无不离四句故。若知一切法,无非即心自性,仍可四句而诠显之。何者?梵语禅那,此云静虑。静即是定,虑即是慧;静即止,虑即观;静即寂,虑即照。是故定慧也、止观也、寂照也,皆一体而异名也。或谓寂照约性,余二约修;止观约因,定慧约果,不过一往语耳。
  夫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虽昏迷倒惑,灵知终不可灭;虽流转纷扰,本体终未尝动。此岂非寂照真源,止观血脉,定慧根据乎?究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参禅。达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止观。思惟忆持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念佛。盖念者始觉之智,佛者本觉之理也。
  就此念佛法门,有念自佛、他佛、自他佛之不同。若单念自佛,与参禅、止观全同。若单念他佛,与参禅、止观,亦异亦同。若双念自他佛,与参禅、止观,非异非同。
  夫念自佛者,是四念处观,所谓观身、观受、观心、观法。若一切法门,不为四念处所摄,即外道法。故知与禅观同也。
  夫念他佛者,或念相好、或法门、或实相,或不能作此三种念者,则但持名号。若念相好,一往似与禅观异。然必止息异缘,专观彼佛,则仍与止观同,亦仍与静虑同也。念法门者,例此可知。若念实相,虽托他果佛为异,然终无两种实相,究竟是同。若持名号,一往亦与禅观异。然无论解与不解,而所持之名,当体无非一境三谛;能持之心,当体无非一心三观。故曰:明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一。是则心无异缘,即是静是止;名号历历,即是虑是观,亦究竟同也。
  夫双念自他佛者,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乃托他佛,助显本性。由悟本性,故与禅观非异;由托他佛,故与禅观非同。是谓胜异方便,无上法门。《文殊般若经》、《般舟三昧经》、《观无量寿佛经》等皆明此圆顿了义,而《妙宗钞》申之为详。凡栖心净土之士,不可不熟究而力行之也。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