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佛教界要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道义

2016-12-20 浏览次数:1402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印顺大和尚日前在第六届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上表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智慧,佛教界要充分发挥佛家弟子特有的社会责任意识强的优势,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道义,努力构建人间净土和惠妙境!
 
  第六届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12月17日至18日在海口举行。印顺大和尚应邀出席本次年会,并在年会首次设立的传承弘扬·生态文化论坛上,就佛教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题为“荷担生态文明道义,建设美丽人间净土”的主旨演讲。
 
  印顺大和尚在演讲中指出,佛教文化包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和生态环境智慧。佛教主张“众生平等、依正不二” 的生态平等观,揭示了人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和统一性,在本质上也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关照。佛教还提出“极乐净土、心行俱净”的理想境界论,这对于启迪现代人的生态关怀理念具有深刻意义。所以佛教界首先要牢固树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努力倡导众生平等、无情有性的思想,亲近自然,尊重生命;努力打破“人类乃万物之灵长”的狭隘观念,反对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与世间万物和谐相处;努力摒弃人类“主宰”自然的癫狂行为,要当好“改造者”,更要当好“守护者”,促进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印顺大和尚强调,中国佛教界要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努力构建人间净土。佛教界要进一步深入贯彻《生态环境保护法》,认真落实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在创新当代佛教慈善实践上下工夫,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道义。
 
  同时,佛教界要秉持佛教缘起论和慈悲利他观、净土观,弘法利生。进一步推进佛教宣传、义工行动、居士资金捐助和项目开发、及佛教慈善基金等佛教慈善实践向生态环保事业拓展;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人类美好家园。大地万物是同体共生,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如能体悟佛陀提出的“依正不二”的道理,就会与大自然和谐共存。那么世间就会时时有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美好情境。
 
  在12月17日举行的传承弘扬·生态文化论坛上,印顺大和尚还应邀同清华大学教授,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卢风;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乔清举一道就“推进寺院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和路径”进行了对话交流。返回光明网首页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