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犍陀罗造像为重要代表

2016-03-25 浏览次数:1699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弥勒菩萨立像-犍陀罗风格  
 
    佛教刚兴起时,并没有任何造像,佛陀本身也不主张偶像崇拜,佛灭后100—200年间还没有佛像的出现。为了纪念佛陀,一般用佛的脚印或菩提树等做标记,佛陀的造像是佛教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造像本身是表达对佛陀的崇敬,而不是为艺术的,但有了造型就必定有艺术性和审美观。
 
  印度早期的艺术中并没有佛陀的造像,在蓝毗尼园发掘出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时代的石柱,石柱上有刻文意译如下:“天爱喜见王(即阿育王)即位二十年后,亲临此处礼拜。因此处为佛陀诞生圣地,命竖立一石柱,顶立马像,为纪念佛陀诞生于此,并敕令免除蓝毗尼村赋税;但出产品仅纳八分之一。”柱高约七尺,呈圆柱形,柱头上雕有精美的兽形图案,形态栩栩如生。其中最杰出的是在波罗奈城外鹿野苑出土的“四狮石柱”。其形状是柱头上端有四只背对背蹲踞的雄狮,中层则以浮雕狮、象、马、牛的图形为主,每只动物间隔着法轮。在阿育王后百余年(约公元前二世纪)所建的婆尔诃特桑怯塔的塔门及其栏杆的雕刻,雕有狮子,金刚力士,夜叉等。可见早期的雕刻中只有人物、动物等像的出现,而没有佛陀本身像的出现。但有用来代替佛陀的象征物,如宝塔,菩提树,法轮,衣钵等。一般以象来表示降生,马表示出家,宝座表示降魔,菩提树表示成道,法轮表示说法,塔表示涅盘,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用象征的方法来描绘佛陀的事迹。
 
  但据《增一阿含经》说,释尊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四部之众多有懈怠,皆不听法,亦不求方便。为使他们渴仰于法,世尊不告四部之家,也不带侍者,往至三十三天,为生母摩耶夫人说法三个月。人间四部之众不见如来,渴望忧愁。波斯匿王和优填王因思慕如来而致病。最后优填国的群臣共议,以牛头旃檀制作了五尺高的如来像。波斯匿王听说之后,也造了五尺金像,释迦沿着自在天子化作的金、银、水精三道宝阶,自天而降,来到僧伽尺大池水旁。诸王及人民云集池边,迎接释尊。时优填王执牛头旃檀像问作此佛像功德,佛作偈曰:“造佛形像福,余福不可计。其福不思议,名闻遍四远。眼根永不坏,后得天眼通。形体常完具,终不堕恶道。”这一传说可能是在佛像制作后再加入经典中的。类似这样的说法还可见于《大乘造像功德》,《观佛三昧经》,《作佛形像经》等。  
 
  初期佛像的出现是南印度特那地方的立像,约公元前一百年的作品,到了腻色迦王朝时代(约公元100—200年),印度西北受希腊人和月氐族的入侵,他们都崇拜神像,接受佛教信仰后,便有崇拜佛像的要求。因此,早期南印度的佛像是仿照夜叉像而造的,顶上没有肉髻以狮子为座,北印度的佛像则效仿希腊的神像而塑造,顶上有肉髻、有须发,以莲花为座。此期间在文化雕刻艺术上有新的成就,以犍陀罗地方的雕刻为代表,犍陀罗在今的阿富汗及印度西北省地区,此一地区所遗留下的许多雕刻,历史上称“犍陀罗艺术”,它吸收了古罗马、希腊的艺术精华。开拓了早期象征性的雕刻,直接把佛陀及菩萨的本像塑造出来,形成了二千年来世界各地佛教造像的开端。犍陀罗艺术以佛菩萨像为主,用希腊的艺术表达对佛陀的敬仰。对于佛像的形象而言,具有希腊人的特点,如高鼻梁,蓄有须发,以厚毛织品为衣饰。这些作品在精神和外形上与佛像的本身距离很远。后期逐渐改变了这种风格,如身体粗短,线条简练,具有印度人的特点,给人以沉重严肃的感觉,体现了刚健粗朴,浑厚之美。这些造像在艺术上对中国,中亚等地有深刻的影响,如云岗石窟二十洞的佛像,就是受到犍陀罗艺术的影响。
 
----------杭州灵隐寺----------
 
 
 
印度佛教-犍陀罗佛造像艺术
 
                印度佛教的发展史
一、原始佛教(佛陀正觉後至佛灭当年「第一次结集」;B.C.432~387)
佛陀生於公元前约466~463年,正觉於公元前约432~429年,佛灭於公元前387~384年。
二、根本佛教(「第一次结集」至佛灭後百年「第二次结集」;B.C.387~287)
三、初期部派佛教(佛灭後100年至佛灭後150年;B.C.261~237)
四、中期部派佛教(佛灭後150年至佛灭後350年;B.C.237~37)
五、後期部派佛教及初期大乘菩萨道(佛灭後350~600年;B.C.37~A.D.213)
六、末期部派佛教与中期大乘菩萨道 (佛灭後600~1000年;A.D.213~613)
七、後期秘密大乘菩萨道(佛灭後1000~1400年;A.D.613~1013)
八、印度佛教的灭没(佛灭後1400~1637年;A.D.1013~1250)
                      犍陀罗造像艺术发展
 
 
 最早开始出现的是菩萨像,后来才出现佛像。佛陀被神化,明显地发生在古代印度西北部,也就是现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交界的地方,叫犍陀罗。犍陀罗地区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十字路口。公元前426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的时候就侵入过犍陀罗地区。从亚历山大时期开始,就建立了一些希腊移民城市,而且把希腊化的艺术也带到了印度。所以一方面是佛教内部的变革,大乘佛教的兴起,再一个就是外来影响,特别是希腊的影响,包括希腊以后罗马的影响,它们共同促进了佛像的诞生。
 
 当时统治犍陀罗地区和北印度的是贵霜王朝(KushanEmpire,古国名。在其鼎盛时期公元105年-250年,疆域从今日的塔吉克斯坦绵延至里海、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被认为是当时欧亚四大强国之一,与汉朝、罗马、安息并列—编注),其第三代国王迦腻色迦信仰佛教。他最早是信奉波斯拜火教的,所以仿照希腊、罗马的神像塑造了最初的佛像,都是希腊风格的,也就是犍陀罗佛像。犍陀罗佛像的整个造型就是希腊罗马艺术的比较写实的人体,加上印度佛教的象征标志,也就是所谓三十二相:顶上肉髻、眉间白毫、长耳垂??顶上肉髻的鬈发,是希腊罗马雕刻那种波浪式的鬈发。整个犍陀罗佛像的造型是一个希腊人的面庞,眼窝比较深,鼻子高,鼻梁和额头成一条直线,这叫“希腊鼻子”,希腊雕刻都是这样的,嘴唇也比较薄。犍陀罗佛像穿的袈裟衣褶厚重,好像古罗马雕刻的长袍,所以有人也管犍陀罗佛像叫“阿波罗式的佛像”。犍陀罗地区还出土了一些菩萨像,这是释迦牟尼出家之后苦行但还未成佛的时候,整个人体的解剖结构受到希腊罗马雕刻的影响,但是造像又充满了一种内在的精神毅力。它是19世纪末出土的,刚出土的时候,英国考古学家就认为这个苦行的释迦雕像“toougly”,太丑陋了!但是到了20世纪中叶,东西方各国学者一致推崇这个苦行的释迦是犍陀罗艺术的最高杰作,审美观念已经转变了。
 
 犍陀罗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八百余里,东临信度河。国大都城号布路沙布逻。按健陀罗本梵语,其义为香,故或译为香遍国在西元前三世纪,到西元五世纪,前后七、八百年间,佛教曾盛行于此国;阿育王派遣布教师  犍陀罗到此布教,是佛教在犍陀罗的发端。
  
 健陀罗佛教艺术,也就是特指该段时间该地区形成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是印度佛教的内容与希腊、罗马的雕刻艺术结合而产生的门作品的特点表现为佛陀多着通肩式披衣,衣服褶纹起伏很大,立体感强,衣纹走向从右上往下倾斜,左手习惯性地抓握着大衣的一角,头发呈水波状或涡卷状,覆盖着肉暮,鼻梁与额头成一线,凹目高鼻,薄唇,蓄有两撇上翘的小胡须;菩萨穿裙,袒上身,上身往往搭裹一条布,从左肩搭于右手上,颈部饰有颈圈、项链、璎络等物,形体健壮,身材粗短,姿态有力,犹如年轻的男性武士,头发很浓,发型翻卷,为束扎头发,头发正中有方型饰物和大花卷,宝增在脑后结为四根,在两耳侧如蝴蝶般飞舞飘扬,耳朵上有耳饰。佛、菩萨像大多有同心圆形光背,下为四方形台座,台座四周刻供养人,左右为两个狮子,中间置水瓶花叶。犍陀罗艺术兼有希腊和印度的风格。
 
浅谈犍陀罗式雕刻艺术
犍陀罗艺术的由来
犍陀罗式雕刻艺术是产生并发展于印度西北的犍陀罗地方(相当于现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它是印度佛教艺术同希腊系艺术结合而成的一种希腊化的佛教艺术,亦即印度希腊式的艺术。
公元前六世纪末叶,这个地区就被侵略希腊的波斯大流士一世所占领。公元前327前(东周显王42年)希腊马其顿国亚历山大大王东征破波斯后,指挥大军侵入印度西北部,当时凡被亚历山大大王征服的重要地方,曾经开辟了不少希腊式的城市,迁希腊人到此地居住,并实行殖民统治。在这种情况下,使希腊文化源源不断地流入印度,经过相当时期的融会贯通,相互交流到大月氏(肉支)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时候(约公元二世纪初叶)便形成了世界着名的犍陀罗式雕刻。
 
在历史上大月氏人是从我国西部迁入中亚细亚,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灭了大夏(叶火罗----今阿富汗北部)打败安息(今伊朗高原东北部),入侵了印度西北部而逐渐强大起来。到迦腻色迦王时代,其疆土又不断扩大,最盛时其版图除印度西北部和大夏平原大部及波斯的西境外,还领有中印度西部恒河上流地区,南至今印度的马德拉斯(在阎牟河右岸),东越葱岑(帕米尔)直达于阗(和阗)及西藏北部边陲,致使吸收希腊文化而形成的犍陀罗式雕刻艺术的影响波及到印度全境和西藏并通过葱岑经天山南北二路进入玉门关、阳关而东渐中国内地,因而影响了这些地方修造了无数的石窟,刻造了众多的佛、菩萨的偶像,作为教徒们宣扬佛教教义的道场。原来印度的原始宗教,其教徒只是崇拜自然而不实行偶像崇拜,只是因为佛教在西北印度吸收希腊艺术之后才有了偶像崇拜。因此,可以说偶像崇拜是从希腊传到印度,又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
 
我们从印度古代时期的雕刻(小乘教派的艺术)中可以看出,他们在建筑物上所刻的礼佛图往往只作菩提树及供养人等,中央留着虚席(空着)不刻佛像。他们雕造佛菩萨的偶像是在公元一世纪左右,受犍陀罗艺术的影响才逐渐兴盛起来的。也可能说,这种佛、菩萨的偶像在大月氏迦腻色迦王以前是没有的。
 
犍陀罗式雕刻一般地可以分为浮雕和圆雕两种类型。浮雕多为佛传图与本生图;圆雕则以佛像为主。从佛、菩萨像来看,在造型上已相当注意到全身的比例匀称以及骨骼肌肉等结构组织的生理解剖和内在的表情与姿态的变化。在技术上有惊人的成就而又富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当时犍陀罗刻造像的用料大都是就地取材,开采当地生产的一种坚细的黑青色石料刻造(犍陀罗石)刻成后一般地都在表面上涂上一层胡粉再加以彩绘而成。可惜的是现存的遗物由于年代久远基本上都已脱落了。
 
从造像的品种和分类来看,犍陀罗式圆雕中菩萨像多于佛像。因为大乘教派没有僧俗界限,多以达到菩萨界(追求做未来的佛)为目标,而菩萨又多为立像,从装束来看多作豪华奢侈的王公贵族的模样。一般从左肩披下复腋衣(梵名脚歌迦)右肩袒露,下垂裙裾,(梵名泥散那)头戴宝冠或缠包巾,束高髻及其他首饰,身上佩戴华丽,如:颈悬璎珞,胸挂胸饰,足穿珠履,还饰有臂镯、腕轮、脚环、珥珰等。其左手叉腰或下垂,张掌施“愿心印”右手向前举施“无畏印”目睑张大、身躯伫立,神态威严。
佛像则造型朴素,不穿着俗服,也不佩戴装饰,天衣通肩缠着(也有袒露右肩者)头顶有肉髻,发作波浪形,跣足(光着脚)大多采取端坐姿式(结跏趺坐或半结跏趺坐)手作“禅定印”或其他印相,双眼半启下视,表情慈祥亲切或者沉郁严肃。
 
我们再仔细体察犍陀罗石雕造像,看那轻罗透体的衣着,连遮盖的部分也都显示出人体的美感来(也有些造像着比较厚重的类似毛质的衣着),那种波浪形的头发,在希腊雕刻中是经常见到的。再从面部的轮廓来看,宽阔的额际,高隆的鼻梁和前庭相连,侧看则成一直线,眼大唇薄,颐部突出,这是典型欧罗巴人的脸型,有的菩萨造像,形态宛如阿波罗像(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
 
这部分文化遗物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艺术遗产,它不仅在我国,在当今世界也是稀有的珍品。犍陀石雕艺术,不仅是研究佛教艺术的重要对象,而且是研究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珍贵资料,受到当今的艺术界和世界各国文史专家和学术界的重视。
 
                  
 
      5世纪时﹐犍陀罗本部因贵霜帝国的瓦解而衰微﹐但受犍陀罗艺术影响的阿富汗的佛教艺术却一直繁荣到7世纪﹐此即后期犍陀罗艺术或“印度——阿富汗流派”﹐亦称巴米扬艺术。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以犍陀罗风格为主的佛造像艺术也随之传入,成为中国佛造像的源头,最为代表性的就是云冈石窟。此外,丝绸之路上的犍陀罗遗迹比比皆是。比如,在尼雅古城发现了长着翅膀的天使、雅典娜头像;在米兰佛寺、在克孜尔石窟发现了希腊文化色彩浓烈的壁画,在楼兰遗址发现了葡萄纹佛门等与犍陀罗艺术有源流关系的艺术品;在于阗和喀什至今还能看到按照犍陀罗艺术原则创作的艺术品等等。
 
      犍陀罗佛像,这种随着亚历山大的铁蹄而来的西方艺术,经由古印度的加工,在中国种下了一颗神秘的艺术种子!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侵入古印度犍陀罗地区(相当于现在巴基斯坦北部白沙瓦区域),成为了希腊的殖民地。在马其顿统治时期,东西方雕塑艺术互相激荡和碰撞,最后融合在了犍陀罗地区,佛教及印度文化作为母体,希腊及地中海文化则是推动的力量,最终形成了犍陀罗风格。公元一世纪,犍陀罗又成为贵霜帝国中心地区,这时,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佛像崇拜也逐渐兴盛,因此,以佛造像为代表的犍陀罗艺术也正式形成。
 
 
 
     犍陀罗佛像艺术兼有印度和希腊风格﹐故又有“希腊式佛教艺术”之称。犍陀罗艺术形成后﹐对次大陆本土及周边地区的佛教艺术发展均有重大影响。犍陀罗佛像一般身穿希腊式的披袍,衣褶丰富,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人物身材高大,比例匀称,骨架分明,肌肉健硕。面部表情沉静肃穆,有明显的欧洲人特征:高鼻、大眼、薄唇,颐部丰满,额际宽阔,头发自然卷曲,通常有宽大而鲜明的顶髻。
 
 
 
      现存最早的犍陀罗艺术的佛像约作于1世纪中叶﹐是一块表现释迦牟尼接受商人捐赠花园的浮雕﹐其中佛和商人﹑信徒的形像皆用当地流行的希腊风格表现﹐仅佛头部雕有光轮以显示其神圣。
 
 
 
      5世纪时﹐犍陀罗本部因贵霜帝国的瓦解而衰微﹐但受犍陀罗艺术影响的阿富汗的佛教艺术却一直繁荣到7世纪﹐此即后期犍陀罗艺术或“印度——阿富汗流派”﹐亦称巴米扬艺术。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以犍陀罗风格为主的佛造像艺术也随之传入,成为中国佛造像的源头,最为代表性的就是云冈石窟。此外,丝绸之路上的犍陀罗遗迹比比皆是。比如,在尼雅古城发现了长着翅膀的天使、雅典娜头像;在米兰佛寺、在克孜尔石窟发现了希腊文化色彩浓烈的壁画,在楼兰遗址发现了葡萄纹佛门等与犍陀罗艺术有源流关系的艺术品;在于阗和喀什至今还能看到按照犍陀罗艺术原则创作的艺术品等等。
 
      犍陀罗佛像,这种随着亚历山大的铁蹄而来的西方艺术,经由古印度的加工,在中国种下了一颗神秘的艺术种子!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