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打造仁寿建筑精品弘扬佛山佛教文化

2015-12-29 浏览次数:2419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昨日,沿着祖庙路走进紧张热闹的仁寿寺改造提升工地,新大雄宝殿的地块上,已经竖起了六米高的大殿部分梁柱构件样本。抬头仰望,红木厚实,雕花精致,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从去年6月仁寿寺改造提升工程启动,至今主殿新大雄宝殿终于露出了真容一角。
  据史书记载,佛山佛教历史已经有1600多年,清代时最为鼎盛。而始建于1656年的仁寿寺是佛山清代佛教四大丛林之一。时光飞逝,古老的仁寿寺即将换新颜:崛起规模宏大的仿唐风格木结构建筑群,明年底,还将开光供奉佛山得名而来的“三尊佛像”。寻佛山之根,正佛山之名,扬佛山之善,传承佛山自东晋而始的千年佛文化。
 
  尊奉“三尊佛像”,追溯佛山佛文化之始
 
  很多人不知道,佛山之所以名为佛山,其实是有一段古。早前,佛山原名为“季华乡”。唐贞观二年,佛山塔坡岗上夜放亮光,人们由此挖掘到三尊佛像,并认为是东晋时期西域僧人昙摩耶舍尊者来佛山结庐讲经时留下的,佛山也因此改名。
  “三尊佛像”是佛山得名的原因,也从侧面印证了佛山佛教的起源。据佛学研究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徐文明考证,佛山众多资料与佛山方志相互印证,最早有记载的佛山寺院创始人就是昙摩耶舍,时间大约为公元398年。追溯中国佛教历史,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传法,大约是公元527年,他后来也被公认为中国禅宗初祖。相比之下,昙摩耶舍到佛山,比初祖传法还早一百多年。
  为此,在改造之初,仁寿寺就决定将尊奉“三尊佛像”。不仅新大雄宝殿将有三尊佛像,在灵鹫塔殿的殿顶还会安放铜制的宝箧塔,将三尊佛像每尊铸造超6米高,供奉于新建宝箧塔上。
  灵鹫塔加上宝箧塔,总高达72米,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将成为整个仁寿寺的至高点。经专家研讨,佛像按照佛祖修行、成道、传法三阶段,分别设计降魔、禅定、说法三种法相。佛像整体造型风格宁静祥和,衣理纹路清晰,完美体现了佛教慈悲与智慧的圆融结合。
  不久将来,市民在祖庙路即可看到三尊佛像高高耸立于闹市之中,游客更可在灵鹫塔殿内,感受佛山悠久的佛教文化。
 
  采用仿唐木建筑风格设计承造,艺术水准全国罕见
 
  不仅佛教文化追溯到东晋,改造提升的仁寿寺整体风格也定位为仿唐之风。现在国内寺庙大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红木则是早期最高贵的寺庙采用的,仁寿寺要打造精品,因此中轴线建筑都定位为木结构。以新大雄宝殿为例,整个大殿不用一颗钉子,固结全部采用木榫卯完成。
  这对建造方的木工艺要求非常高。据考证,当前全国已经没有保存完好唐代木结构寺庙,只有建国初期,两所尚留存在世,却被当地村委会私自拆掉改建办公场所。珍贵文物被毁,此事还受到周恩来总理严厉批评。现在各地后建的唐风木结构寺庙,工艺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些甚至虚有其表,榫卯还是用螺丝钉连接固定。
  为了寻找真正掌握这种古老传统技艺并具有古建资质的团队,指挥部去年开始就马不停蹄地到全国各地木结构寺院考察。先后到江西、江苏、山西、福建、广州等地,最后经考察已建、在建项目,暂定了一支制作工艺水平较高的团队,该团队除传承祖辈相传的工艺,且多年来不断研究与参与建造仿唐风格的建筑项目。最后,聘请了该团队预制作试安装部分木构件,以达到最理想的制作安装效果。
  今年,仁寿寺改造提升项目启动了新大雄宝殿的建设。大殿高25.8米,建筑面积达到1123m2,大殿木柱所采用的原木直径达到1.3米,树龄起码超千年。因目前已很难找到符合规格的木材加工,因此,无论是工艺还是规模,建成后的仁寿寺大雄宝殿,都将会是当代所罕有的。
  下月,新大雄宝殿就将进入构件拼装环节。建成后,与仁寿寺新中轴线的其他全木质结构建筑互相辉映,将成为规模宏大的唐风木结构建筑群。
 
  佛文化融合佛山传统文化,寻找佛山之“根”
 
  其实,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语言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佛教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清代佛教之风盛行之时,佛山寺庵林立,有着“家家如来佛、人人观世音”之喻,并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佛山佛教。佛山佛教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胸襟展示其爱国情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理规范其行为举止,以“慈悲为怀、乐善好施”的善行体现众生平等,以“众缘和合、崇尚和谐”的理念净化人心……
  如今,上千年的佛文化熏陶,这源头之水已润泽整个佛山大地。佛山佛教文化与佛山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其中的某些特质融入到佛山人的精神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佛山民俗民风、主流社会文化的形成,形成了佛山人包容、诚实、关爱、文明、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因此,仁寿寺住持释明生表示,仁寿寺的改造提升并不是寺庙的简单重建,它承载的是佛山佛文化的发展历程,仁寿寺的改造要与佛教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佛山历史文化结合。
  副市长麦洁华也提出,深入挖掘整理佛山佛文化资源,推进佛山仁寿寺改造提升,是弘扬佛山特色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开发和保护的具体体现。仁寿寺改造提升后,与祖庙、东华里、梁园等一起,组成佛山城市中心与地标,逐步打造成集文化、旅游、居住、休闲为一体的功能片区。
  仁寿寺的面积将从原来的19亩面扩展到45亩,设有礼佛核心区、礼佛辅助区、僧众生活区、弘法服务中心、接待中心区。除了寺内的如意宝塔、五方佛殿为文物保护建筑外,全部为新建建筑,包括大雄宝殿、灵鹫塔殿、文殊普贤殿、伽蓝殿、药王殿、山门钟鼓楼等等。仁寿寺也将在原有如意宝塔的南面,新建一座吉祥石塔。同时旧的大雄宝殿将被拆除,新殿的位置将移至未来仁寿寺中轴线中央。
  仁寿寺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张冠锋透露,建成后,仁寿寺还将“装入”佛山陶瓷、剪纸等特色传统文化。“未来,这里或将是许多佛山人心心念念的精神归宿和家园。”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