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天竺证悟法师悟道因缘

2015-01-16 浏览次数:8461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天竺证悟法师悟道因缘
  临安府(今杭州市)上竺圆智证悟法师,俗姓林,台州人,本习天台,依台莲仙法师修行。
  有一天,证悟法师向白莲法师问起具变(理具事变,体同用异。具是就体而言,变是就相、用而言)之道。白莲法师指着行灯(行夜路时所用之灯)道:“如此灯者,离性绝非,本自空寂,理则具矣。六凡四圣,所见不同,变则在焉(就好比这行灯,无有自性,远离是非二边,体自空寂,是为理具。虽是同一对象,然六凡四圣所见,各不相同,是为变在其中。理同而变异,个中关键取决于个人的业力)”。
  可是,证悟法师听了,迷迷糊糊,并不能体悟其中的妙旨。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证悟法师一边扫地一边诵《法华经》,当他诵到“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一语时,始悟其旨。
  于是他便把自己的所悟告诉了白莲法师。白莲法师当即印可了他。
  证悟法师悟道后,即前往临安上竺,住山示众。自从领众以来,他深感天台学者“囿于名相,胶于笔录”,以至天台这一重实修之法门,逐涟演变成为文字之学,遭到禅宗行人的鄙视。于是他便前往台州礼谒护国此庵景元禅师。
  夜间深谈的时候,证悟法师提到苏东坡居士宿东林寺时所作的一首偈子--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说道:“也不易到此田地。”
  此庵禅师道:“尚未见路径,何言到耶?”
  证悟法师道:“只如他道,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这个消息?”
  此庵禅师道:“是门外汉耳。”
  证悟法师听了非常纳闷,便道:“和尚不吝,可为说破?”
  此庵禅师道:“却只从这里猛著精彩,觑捕看。若觑捕得他破,则亦知本命元辰落著处。”
  听了此庵禅师的教导,证悟法师当即便用功参究,整个晚上都不睡觉,天快亮的时候,寺院的晨钟突然响起,他一惊,心中的疑团顿时消散,于是便步东坡居士之韵,另作一偈,云:
   “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
  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
  天亮以后,证悟法师特地把此偈呈给此庵禅师看。
  此庵禅师看了,故意说道:“向汝道是门外汉。”
  证悟法师一听,便起身礼谢。
  不久,有僧为建马祖殿前来化瓦,并求取法语,以便发扬宗风。证悟法师遂书偈语一首,道:
   “寄语江西老古锥,从教日炙与风吹。
  儿孙不是无料理,要见冰消瓦解时。”
  此庵禅师见了,知道他已经彻悟,笑道:“须是这阇黎始得!”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