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开瞋恚的好处。《正法念处经》卷60里面提到说:能舍瞋恚,众人所爱,众人乐见,人所信受,颜色清净,其心寂静,心不躁动,... 
2017-03-27
      
来源:      
关注次数:516
  
假如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观察思惟之下,还没有办法浇息瞋火的话,还有一种观行可以作参考用来除去瞋恚,那也许可以称为叫作... 
2017-03-27
      
来源:      
关注次数:495
  
瞋恚的法有四个过程,叫作瞋、恨、怨、恼;瞋,是说在心中生起了不悦的念头;恨,是说心中进一步起了记恨的念头,譬如说,有... 
2017-03-27
      
来源:      
关注次数:557
  
我们可能产生瞋恚的情况。古来大德有提到三种情况:一种是叫作非理瞋,他不来恼,而自生瞋;这个情况是说,也许你正无事而闲... 
2017-03-27
      
来源:      
关注次数:570
  
说明瞋恚之法的意涵之前,因为瞋与贪往往是相随而行的,所以就先略说贪的这个法;这是说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这五尘,... 
2017-03-27
      
来源:      
关注次数:487
  
首先我们来探讨,故事中三十三天为什么会起瞋恨心呢?一定很多人会觉得说,那就是因为夜叉坐在释提桓因的宝座上,所以才让三... 
2017-03-27
      
来源:      
关注次数:825
  
这个故事也给我们几个启示和问题:  第一个,不是只有人间有佛法。从故事中释提桓因知道三十三天的天众们,因为看见夜叉鬼... 
2017-03-27
      
来源:      
关注次数:553
  
  《佛典故事》今天我们要来介绍瞋恚对治鬼。这则佛典故事是出自于《杂阿含经》卷40。这则经文的大意是:如同我阿难亲自听... 
2017-03-27
      
来源:      
关注次数:745
  
今天要跟大家介绍有关忍辱的故事,这是《六度集经》卷5的记载。从前有一位菩萨示现为猕猴,不但孔武有力胜过所有的猕猴,聪明... 
2017-01-03
      
来源:      
关注次数:590
  
野人献曝,说些自己观行的事情。如果是因为对这些世界上的人事地物很不耐烦,这俗话称之为看不惯,没有办法接受这些人为什么... 
2015-07-28
      
来源:      
关注次数:1602 |   
 图文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