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课 佛教与神通  神通是修习禅定与智慧而得的一种超乎常识、体能的不可思议的力量。佛教言神通有六种:一、天眼通;... 
2014-12-22 20:06
      
来源:      
关注次数:22372
  
  第四课 佛教与法律  法谚云:「有社会,斯有法律。」法律是伴随社会的需要而产生,是人类用以规范行为的共同准则。在原... 
2014-12-22 20:06
      
来源:      
关注次数:90300
  
  第五课 佛教与哲学  哲学是人类思惟的呈现,「哲学」在西方称为「爱智」之学,意谓对智慧真理的追求。佛教的教理也是体... 
2014-12-22 20:06
      
来源:      
关注次数:85471
  
  第六课 佛教与教育  教育是人类传递和开展文明的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席狄洛曾说:「教育,是人类共同的成长基础,... 
2014-12-22 20:06
      
来源:      
关注次数:11171
  
  第七课 佛教与管理  「管理学」是因应时代进步而产生的一门学问,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有组织、有系统的运作方式。一个企... 
2014-12-22 20:06
      
来源:      
关注次数:16983
  
  第八课 佛教与科学  科学原意为「知识」,是一门利用仪器与学理,专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进行研究与探讨的学问。科学虽然... 
2014-12-22 20:06
      
来源:      
关注次数:70202
  
  第九课 佛教与医学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在缘起缘灭的世间,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众生的病苦,除了来自... 
2014-12-22 20:06
      
来源:      
关注次数:12915
  
  第十课 佛教与会议  孙中山先生在《民权初步》中,对会议的定义为:「凡研究事理而为之解决,一人谓之独思,二人谓之对... 
2014-12-22 20:06
      
来源:      
关注次数:91092
  
  第十一课 佛教与观光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到世间上来,除了要把握时间、争取时间、利用时间,多做有益... 
2014-12-22 20:05
      
来源:      
关注次数:97819
  
  第十二课 佛教与环保  二十一世纪是环保的世纪。全球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危机,已经开始威胁人类的健康。一九... 
2014-12-22 20:05
      
来源:      
关注次数:76206 | 
 图文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