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中说:所言觉义者,谓心体(如来藏)离念。离念相者(法离见闻觉知),等虚空界,无所不遍(遍一切... 
2017-09-14
      
来源:      
关注次数:24355
  
五、再引《楞严经》如下:卷一「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不证不悟也)常住真心性... 
2017-09-14
      
来源:      
关注次数:16589
  
禅宗自从天竺流传下来时,本来就是实证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第八识如来藏,传入中国以后仍然如此、法同一味,都是实证经中所说... 
2017-09-14
      
来源:      
关注次数:19296
  
大乘的入道见道就是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而成佛也是依止着阿赖耶识。世尊所说的佛法,从解脱道到佛菩提道,由头至尾就是以真... 
2017-09-14
      
来源:      
关注次数:24193
  
今天谈的子题是:长生不老药如来藏。世间人都知道,有生必有死,生与死是很自然的一件事,犹如花开花落一样,没有差别;所以... 
2017-09-14
      
来源:      
关注次数:20172
  
布施一定都需要有财物吗?其实 佛陀有教我们很多布施的方法,甚至有不损失财物的布施方法,仍然可以获得大果报的。《杂宝藏经... 
2017-05-03
      
来源:      
关注次数:8501
  
今天我们要为大家宣讲的是出自《杂宝藏经》卷4,名为舍一得万报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说很久以前在干陀卫国,有一位画师名叫... 
2017-05-03
      
来源:      
关注次数:1880
  
  您知道福德要怎么累积才会比较快吗?如果自己的力量很小,布施的财物或能力又有限,那要怎么样用少善根而得到无量的果报... 
2017-05-03
      
来源:      
关注次数:2280
  
  布施的种类可分为财施、法施及无畏施三种。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4〈杂品 第19〉开示说:  善男子!复有三施︰一以... 
2017-05-03
      
来源:      
关注次数:14638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布施也是如此,各种不同的布施可以让我们得到不同的果报。  在上一节举出《优婆塞戒经》... 
2017-05-03
      
来源:      
关注次数:2129 |   
 图文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