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活得有质量 死得有尊严 生命关怀到底如何实践?

2018-11-095540

  自今年4月,“生命关怀”项目实践基地正式揭牌以来,许多学者、法师、医疗从业人员进行了系列讲座、沙龙、实践培训,扎扎实实地向社会大众推广生命关怀、生命教育。

  11月3日和4日,“生死学与生命关怀”国际学术论坛在上海玉佛禅寺隆重举行。这正是“生命关怀”项目的一项重要活动。

  他回顾了玉佛禅寺在生死学与生命关怀领域的规划与探索,觉群人间佛教研究中心正大力开展生死学的研究,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开展的生命关怀项目也进入了实践阶段。

  本次论坛是上海玉佛禅寺生命关怀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将进行七场发表,主题涵盖临终关怀、生命教育、灵性陪伴、乐龄关怀、舒缓医疗及生死学学科建设等当下研究领域的诸多重要议题。

  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专题发表与思想交锋,必定会引起社会大众对“生命”的全新认知,并推动生死学学科建设和生命关怀实务操作,探索总结富有本土特色、易操作、规范化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教育新模式。

  或许,禅风君在这次论坛中采访玉佛禅寺监院、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秘书长慧觉法师的一段小故事,可以给你解答。

  为了这个项目,我去过上海一些社区医院。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有一次我走进一家医院,看到一个老人非常安详,好像比其他病患都轻松很多。我跟他聊了一下才知道他是个佛。

  慧觉法师谈到这位老人住在临终病房,平时看看佛经、听听讲经的光盘。尽管生命快要走到尽头,却能够很平静、乐观地面对。

  看到老人保持这样的生命状态,慧觉法师很感慨,“虽然我们讲临终病房是‘死亡病房’,但是他给我的感觉没有悲悲戚戚,没有恐惧。”

  大量普通老百姓的医疗资源、资金,有80%是用于临终前一个月左右的。这些毫无意义的抢救叫“无效抢救”。而真正用于老百姓的健康保健医疗的费用只占极少数。

  王雷泉教授感叹说:“中国社会在发展,老百姓已经从原来的解决温饱问题,上升到追求生活质量、生命尊严了。中国人有句话叫’好死不如赖活’,但问题是我们现在都是’赖活着’,同时也是’赖死’。”

  因此,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如何让人们的生命品质得到提升、从容面对生死,便成为一个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佛法的智慧可以引领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慧觉法师表示,佛教本来就是关注人生的宗教,帮助人们自在的生活,烦恼少一点,在精神层面获得幸福感。如今,玉佛禅寺启动“生命关怀”公益项目,也是在践行人间佛教思想。

  从佛教角度而言,解脱的生死是超越生死,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坏事,以缘起的观念来理解和面对死亡,那么可以无畏亦无惧。

  正是秉持着“文化建寺、教育兴寺、觉悟群生、奉献社会”的寺院建设理念,上海玉佛禅寺在不断推进都市佛教发展的过程中,正着力构建本土化佛教生命关怀体系:

  在这样的行动框架下,玉佛禅寺将佛法的智慧融于临终关怀的理论,逐步推进生命教育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此外,禅风君在采访王雷泉教授时,也了解了他作为一个佛教研究学者,对生命关怀的看法。他从体、相、用三个方面,与我们分享了他对生死学目前建设的理解。

  “体”就是根本的原理。从这个方面来讲,佛法就是最好的生死学、最深刻的生死学。因为,佛法本身就是让我们了脱生死,安宁自在。

  从“体”到“相”,就要做好学科建设。生死学要吸收大量的哲学、宗教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一些理工类科学、医学等知识。

  作为“生命关怀”公益项目的实际参与者和推动者,慧觉法师则谈到:“我们推动这个项目,首先要破解一些固有的思维,比如许多人比较忌讳谈论死亡的话题。因此,首先要从理念上进行一些宣传。”

  目前,“生命关怀”的实践必须探索出一条本土化的道路。对此,慧觉法师希望通过这两天的高峰论坛,与专家学者一起探讨和研究,希望一些好的经验能在上海落地生根。

  另一方面,慧觉法师也表示“生命关怀”项目需要进行理论性课件的开发、培训实践体系的构建,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个可复制的标准。

  禅风君相信,在佛门寺院众多大德法师、高校专家学者,以及许多深入生命关怀第一线的医疗从业人员的积极参与下,“生命关怀”公益项目,乃至面向全社会的生命教育必定可以扎实地推进下去,让更多人了解生命的意义,过上有品质的生活。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第一届“辽海讲道”倓虚法师与东北佛教的中国化学术研讨会主旨演讲圆满
主旨演讲在楞严禅寺举行2025年6月25日,农历乙巳年六月初一,适逢现当代佛教高僧倓虚法师诞辰150周年,由辽宁省佛教协会主办,营

评论2025-06-26284

第一届“辽海讲道”倓虚法师与东北佛教的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开幕
视频制作:大菩文化2025年6月25日,农历乙巳年六月初一,适逢现当代佛教高僧倓虚法师诞辰150周年,由辽宁省佛教协会主办,营口市

评论2025-06-26564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封笔之作《六祖坛经五本汇编》
《六祖坛经五本汇编》杨曾文 编校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1月出版编辑推荐1. 重点工程 权威规划本书为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

评论2025-06-26203

江苏尼众佛学院举行2023级“南朝佛教”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
2025年6月20日下午,江苏尼众佛学院举行2023级南朝佛教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汇报开题报告邀请学洪修平教授、孙亦平教授,

评论2025-06-26150

普门讲堂 界崇法师讲授《浅谈汉传佛教梵呗历史演变及梵唱方法》
界崇法师于宝陀讲寺作《浅谈汉传佛教梵呗历史演变及梵唱方法》佛学专题讲座宝陀讲寺讲经迎请引礼班遵循佛教丛林开大座传统迎请界

评论2025-06-26237

普陀山佛教协会乙巳年夏传授三皈五戒法会圆满
(点击视频查看活动现场)普陀山佛教协会乙巳年夏传授三皈五戒法会圆满2025年6月22日(乙巳年五月廿七),诸佛生欢喜,龙天降吉

评论2025-06-26399

今天再谈“玄奘法师”,我们谈什么?
玄奘法师是中国历史上独步千古的佛门大师,也是古都西安最具标识性的文化名人之一。其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了中国人学习域外

评论2025-06-26115

上海明因寺乙巳年华严胜会圆满举办
(视频制作:大菩文化)上海明因寺乙巳年法界圣凡华严胜会自2025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六)净坛启会,经二十一昼夜精勤修持,于20

评论2025-06-26125

道慈大和尚在普陀山佛教协会乙巳年夏传授三皈五戒法会上的开示
各位善信:恭喜大家,在这个殊胜吉祥的日子,同聚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受三皈依,正式地成为佛弟子。这是一件大事,一件喜事,是学

评论2025-06-26211

慈恩论道 薪火相传|“玄奘与文明交流互鉴”研讨会圆满落幕
(视频制作:大菩文化)6月16日上午,首届玄奘与文明交流互鉴学术研讨会于陕西省西安市顺利闭幕。闭幕式现场为期两天的分组讨论

评论2025-06-1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