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香道首页 频道列表

枸杞、桔梗、五味子等香药的食用方法

2016-02-1524180
 
食用方式:
1.有好些人喜欢喝茶的时候,放点儿枸杞,可是不是任何茶都适合与枸杞一起喝的。最不宜一起喝的就是绿茶,两者同时喝的话,会在体内形成一种人体无法吸收的物质,长期存留,对身体有很严重的损伤的。
2.泡茶的时候,记得,枸杞也不能直接倒入开水,因为枸杞水温太高的话,会破坏枸杞的营养,所以,最好的就是水温一下的时候,再放入枸杞,再喝,会有更好的效果。但实际上,枸杞,泡水其实是没有多大的作用的,最好的是入粥或者是炒菜用。
3.枸杞因为皮薄肉厚,而且易于煮烂,所以,建议你们在做粥的时候,或者是做汤的时候,在最后的时间,也就是粥快熟了的时候,或者是汤快收尾的时候,再把枸杞加进去,这样才不会破坏枸杞的医用价值。
4.吃枸杞的时候,记得,枸杞是不适合大量吃的,因为枸杞吃多了,易上火,容易导致流鼻血等。所以,一天的量不建议多,最多就建议只有三十克的量。而且特殊疾病的患者不要吃枸杞,例如有炎症或者是腹泻患者不宜吃。
5.枸杞最好的当然也是与冬瓜来一起炖汤吃是不错的,而且再与排骨一起,效果就更好了。对于男性女性来讲,都是十分赞的一种吃法。当然,要记得,在汤好熟的时候,再放枸杞,才会有效的。
 
注意事项:
1.枸杞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
2.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
 
黄花菜
 
黄花菜,又名岐女、忘忧、宜男、疗愁花、真筋菜、金菜、条参、绿葱根,学名叫萱草,中国古代常用“萱庭”、“萱堂”来代言母亲,因而民间称黄花为“母亲花”。因其颜色金黄,形状细长,所以又叫“金针花”。古代又称其为“忘忧草”,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忙,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
黄花菜为百合科植物,是一种多年的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栽培史,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食。黄花菜花蕾呈细长条状,呈黄色,有芳香气味。因其花瓣肥厚,色泽金黄,香味浓郁,食之清香,爽滑,嫩糯,常与木耳齐名,均为“席上珍品”。黄花菜被人们誉为“名菜、美花、良药”,黄花菜作为名菜,又被列为“四大素山珍”(香菇、木耳、冬笋、黄花菜)之一。宋代诗人苏轼有“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之说。
黄花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干黄花菜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比西红柿和大白菜高10倍。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所含的热量与大米相似,黄花菜的维生素含量比卷心菜高10倍,矿物质含量比卷心菜高3倍以上。特别是胡萝卜素的含量最为丰富,在蔬菜中名列前茅。当今长寿之邦的日本,把黄花菜列为“植物性食品中最有代表性的健脑食物”之一。黄花菜、木耳、香菇和玉兰片称为干菜的“四大金刚”。对人体健康,特别是胎儿发育,甚为有益,因此,可作为孕妇、产妇的必备食品。
黄花菜性平、味甘、微苦,归肝、脾、肾经;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止血除烦,宽胸膈,养血平肝,利水通乳,利咽宽胸,清利湿热,发奶、解酒毒等功效;其花、茎、叶、根都可入药。
 
主要功效:
1.解忧
它能够防治失眠、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抑郁情绪。
2.健脑、抗衰
黄花菜具有较佳的健脑、抗衰功能。日本饭野节夫教授在其专著中列举了八种健脑副食,居首位者便是忘忧草(黄花菜)。他说:“金针菜具有获得营养平衡的健脑效果,因此,也可以把它叫作健脑菜……对于神经过度疲劳的现代人类说来,应该大量食用”。金针菜对预防老年人智力衰退,无疑也是一种良药。
3.清热解毒,明目
黄花菜为清热解毒利湿之品,还有抗菌免疫功能,具有中轻度的消炎解毒功效,并在防止传染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4.有益产妇
产褥期容易发生腹部疼痛、小便不利、面色苍白、睡眠不安,多吃黄花菜可消除以上症状。黄花菜还具有调治乳汁不下的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
5.降低血清胆固醇
研究表明,黄花菜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含量,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康复,可作为高血压患者的保健蔬菜。
6.降肝火
定期吃些黄花菜,以达到降肝火的目的。肝火旺的人,平时都可以多吃黄花菜。
比如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经常会出现口干咽燥、面红眼赤、无名火频发、急躁易怒等肝火上炎的情况,这时经常食用黄花菜能够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中医认为,小孩肝常有余,表现为爱发脾气、不听话、容易上火等症状,这种情况也可以定期吃些黄花菜,以达到降肝火的作用。
7.抗癌
黄花菜中还含有效成分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8.防治贫血
用其根端膨大体炖肉或炖鸡,对治疗贫血、老年性头晕等,具有较好的效果。
 
注意事项:
黄花菜常与黑木耳等斋菜配搭同烹,也可与蛋、鸡、肉等做汤吃或炒食,营养丰富。
但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秋水仙碱”的物质,它本身虽无毒,但经过肠胃道的吸收,在体内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则具有较大的毒性,而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腹胀等症状,严重者可有血便、血尿或无尿。食用3-20毫克就可致死。所以在食用鲜品时,每次不要多吃,有毒的在花粉上。
由于鲜黄花菜的有毒成份在高温60℃时可减弱或消除,因此食用时,应先将鲜黄花菜用开水焯过,再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以上(中间需换水一次),捞出用水洗净后再进行炒食,炒食时火力要大,加热要彻底,这样秋水仙碱就能破坏掉,食用鲜黄花菜就安全了。还有炒之前要先将黄花菜下端的小尾巴掐掉最好连中间的子房一起拔出,过一下水即可。
 
五味子
 
五味子是一种较常见的普通中药材,是很多人喜爱的日常补益食材,很多人用来泡水、煲汤、煮粥等。
五味子做为药材,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古人曾这样        评价五味子“五味子皮肉甘酸、核甲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俱也。”它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五味子的叶片可以烹制成各种美食,长期食用,能起到温补、益气、生津的作用,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机能。
 
食用方式:
可取5-10克五味子,加入适量的冰糖,用开水冲破,即可当做茶来饮用。味道酸中有甜,口感极好。可起到降压的作用。
熬粥时,加入5克的五味子,可以起到养肝、补肾的功效。
也可以用五味子进行泡酒,取20克五味子加入到500ml的白酒中,密封浸泡两周即可饮用,期间每日摇晃一次。具有镇静、安神功效。
 
注意事项:
       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期,均不宜用。
 
桔梗
 
       桔梗,又名白桔梗、苦桔梗、秋桔梗,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根。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辛、平。归肺经。有宣肺祛痰、排脓消痈之功,适用于咳嗽痰多,胸膈满闷、咽痛嘶哑及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等。
       桔梗也是药食两用食材,其地上茎叶和地下肉质报均可食用,其营养十分丰富,鲜脆爽口。朝鲜人常用桔梗腌制,制成美味菜肴。
 
食用方式:
桔梗粥:桔梗10克,大米100克。将桔梗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即成,每日1剂。可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或干咳难咯等。
桔梗茶:桔梗10克,蜂蜜适量。将桔梗择净,放入茶杯中,纳入蜂蜜,冲入沸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饮服,每日1剂。可化痰利咽,适用于慢性咽炎、咽痒不适、干咳等。
桔梗汤:桔梗10克,甘草克。将二者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服,每日1剂。可清热化痰。适用于肺痈。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学会用香,优雅应对流感肆虐
北京市进入季节性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身边的人纷纷中招,有人甚至连中两元,刚刚好了,又被感染。这次流感放佛来势汹

评论2018-01-111848

香道、茶道的禅意生活
品茶,品香,只为寻一片清静地,静中求安宁,静中理乾坤,找出一种适合自己的禅意。 燃香,表达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品位。通过

评论2017-12-212395

古树茶到底是什么茶
什么是古树普洱茶?古树茶的叶子相对台地茶壮硕,叶面革质感明显,叶脉清晰,叶边齿状无规律状,叶背毛少。这是百度对古树普洱茶

评论2017-12-211608

宋词中女性的香生活
香似乎自古以来就是女性的专属,《全宋词》中提及的很多的涉及到香的词作,其描摹的对象主要是女性,虽然是从男性的视角来写,但

评论2017-12-122346

我们需要中式香道雅致生活
沉香,看似朽木,却秉天地之精华,化人间之污秽,心坚而质美,外拙而内秀!海南棋楠香婉而清、甘而醇、宽而明、和而正、寂而静,

评论2017-12-061582

炎龙香道| 晕车朋友的福利,一次让你开开心心坐车!
这天你好心把某位朋友送回家,一上车,朋友说:你车里怎么这么难闻?你:......开车的朋友都知道,不管是夏季还是冬季,车内都会

评论2017-12-051615

香道用香之香品选择
燃一柱清香,灵通感应,妙不可言。喝一泡香茶,醍醐灌顶,一气通达。茶与香的邂逅,静与思的融合。一炉香,一杯茶,既可静思,又

评论2017-12-041657

如何以香养性?
自古以来,香就与文人雅士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香与文人的各种关系中,其中就有以香养性。文人士大夫不仅视用香为雅事,更将香与香

评论2017-10-182355

香道 寻一份心灵的纯净
香道,是汉族的一种传统艺术,人们通过对名贵香料的鉴赏与感悟,来到达颐养身心、净化心灵的目的。香道的意义远远超越了芳香养鼻

评论2017-10-181597

在香道中修炼自己
人生是一段不断修炼自己的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修炼之法,在长沙的初秋里,我们的香道学员开始了中级香道班的学习,在学习香道

评论2017-10-17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