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韭菜发展史:汉代开始食用 佛教称它“五辛”

2018-03-07880500

韭菜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被列入“五辛”之一,佛门弟子要避免食用。

[原标题]韭菜发展史:汉代开始食用佛教称它“五辛”
我在意大利、西班牙见当地人吃一种叫韭葱(学名:Allium porrum)的调味蔬菜。它的叶子略如韭菜那样是扁形的,而不是大葱、细香葱那样的圆筒状,味道近似大葱但是比较温和。4000年前韭葱就出现在古埃及人的食谱中,古希腊作家泰奥弗拉斯就曾提到它是来自今天以色列阿什凯隆的植物,古罗马暴君尼禄也喜欢用韭葱做的汤,觉得这种调味品有益于他的嗓子发声。今天南欧、西亚一些地方做菜、汤,会切碎它的叶子用于调味,如土耳其人常在各种焖饭、腌菜、烤肉中用它调味。
在中国,和韭葱发挥类似作用的蔬菜是石蒜科葱属植物韭菜(学名:Allium tuberosum)。葱属的植物有数百种,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仅有少数集中分布在热带地区和南北半球,包括洋葱、大葱、大蒜、韭、薤、虾夷葱等著名的蔬菜调味品。其中,韭菜是中国古人特别看重的一种,周代人用韭菜配肉蒸煮或腌制后,食用或者供奉祖先,《诗经?豳风?七月》就有“献羔祭韭”这一祭祀祖先神灵的说法。古人似乎对这类味道鲜明的蔬果吃食极为敏感,因此常常用在祭祀意识中进献给神灵和祖先。而当代都市中人对韭菜却不太一样,人们要出门去上班、社交,吃韭菜后那种集结了泥土、辛辣的味道颇为不雅,就不太待见了。
韭菜原产地是喜马拉雅山脉两侧的印度、尼泊尔、不丹和中国,似乎很早就传入中亚、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这种植物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很强,近代传入美洲、澳大利亚后成为常见的野草,在澳大利亚甚至被列为“入侵植物”,因为它们会在农田、野外快速蔓延,常常影响其他作物、植物的生存。
中国人栽培韭菜的历史悠久,《尚书?夏小正》中“正月囿(菜园)有韭”的记述,说明至少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人栽培韭菜了。汉代已经出现了权贵冬天时让人在室内种韭菜、葱、菇,生火维持温度吃新鲜菜的记述(《汉书?召信臣传》)。韭菜属于汉代人所称的“五菜”——葵、藿、薤、葱、韭——之一,迄今它和葱还是常见的蔬菜,而前三样已经不常见。
《说文》解释韭菜的名字有两说,“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说的是它可以长久生长,割了一茬还会长出新一茬,还有一种说是象形字,像长在地上的苗木模样。
韭菜因为早春就能长成,鲜嫩淡雅,翠绿挺秀,而且可以长期采摘食用,一直是南北皆宜的大众蔬菜,也入了文人的法眼,一生飘零的杜甫有“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名句,苏轼也喜欢在早春吃新长出的韭菜,所谓“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就是证明,他吃的是刚从土里长出来的韭黄。五代时候的高官、书法家杨凝式也有感谢朋友馈赠韭菜花的法书名作“韭花帖”传世:“昼寝乍兴,輖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馐。充腹之余,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维鉴察,谨状。”
清代还出现了韭菜盒子的做法,袁牧的《随园食单》记述:“韭白拌肉,加作料,面皮包之,入油灼之,面内加酥更妙”。不过长老或者过熟的韭菜往往吃了有较为严重的味道,有些人对此极为讨厌,如韭菜盒子、韭菜饺子之类现在在社交活动中似乎已成为避忌之菜。有意思的是,有段时间韭菜竟然被当成“壮阳草”在一些地方流行,虽然《本草拾遗》中就称韭菜可以“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腑脏,令人能食,益阳,止泄臼脓、腹冷痛,并煮食之”,但这种大而化之的说法并没有经验和科学上的可靠证明,我猜这仅仅是因为韭菜可以长久生长、割而复生的特性,让人们有了“相似律”的联想而已。
有趣的是,韭菜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被列入“五辛”之一,佛门弟子要避免食用。这本是印度婆罗门教的禁忌,认为吃了葱、蒜之类有臭味,无法讨神灵喜欢,后来大乘佛教也教导信众不食“五荤”,怕引起冲动,妨碍修定,在宗教盛行的城池中谁吃了荤菜就会被赶出城郭。受佛教影响,约南北朝时的道教文献《正一法文修真旨要》也把“大蒜、小蒜、韭菜、芸苔、胡荽”当作“五辛”。
韭菜在东亚、南亚、中亚地区都是长期食用的蔬菜,比如韩国有韭菜泡菜、韭菜饼,越南人也常用韭菜炒菜或者调味。印度、尼泊尔人也种植当地产的野韭(学名:Allium odorum)作为调汤、沙拉的调味品,这也是可以食用的蔬菜,尤其是印度东北部一些地区的菜市场上常见。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202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落下帷幕“金莲花”奖各绽其华
海右慈云,岱宗巍峨;讲席再启,法音畅和。9月24日下午,为期4天的202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山东青州广福寺闭幕。金莲花奖获奖名

评论2025-09-2598

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迈出新步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5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

评论2025-09-08149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2025年6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第一

评论2025-09-08148

《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 担任住持须具备这些条件
(2024年10月13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一条 为了规范汉传佛教教务管理,维护汉传佛教寺院主要教职人

评论2025-09-08198

印广教核心理论“一心三藏”是邪见邪说
一心三藏一词是明朝交光法师和近代圆瑛法师对楞严经科判时的总结整理,彰显楞严一真法界圣义,而印广法师标新立异,以偏概全,倡

评论2025-08-13295

印广法师弟子对《楞严经》的严重误解整理汇总
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印广法师弟子号称代佛传法,处处以大法自居,独尊《楞严经》《法华经》两部经典,以一心三藏一念

评论2025-08-13424

《楞严经》对印广邪师的惊人预破!
1. 破斥印广及弟子宣扬无情成佛,《楞严经》的惊人预破: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

评论2025-08-13427

云居山真如禅寺第二届“真如禅·禅林笔鉴”书法抄经班报名中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为秉佛陀慈悲济世本怀,承祖师护国利生遗风,云居山真如禅寺国际禅修

评论2025-08-05235

中国佛学院举办赵朴初研究学术研讨会,共探佛教中国化发展路径
为深入研讨赵朴初居士的思想与实践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深远影响,2025年7月19日,中国佛学院在凤凰岭校区成功举办赵朴

评论2025-08-05223

第二届观音文化节七大亮点抢先看,诚邀共赴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
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动宗教中国化的政策指引下,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积极践行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佛教的要求,

评论2025-07-09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