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谁有资格说:“与佛经相比,儒道经典如糠秕”

2016-02-15770690

“与佛教经典相比,儒道经典不过是糠秕而已。”是慧远大师说的。但有人认为,如果修行功夫不深的佛教徒是没资格这样说的。


开经偈,一诚长老手书
谁有资格这么说?
中国佛教界目前流行一种错误的观点,将修行功夫与见地混在一起谈论,殊不知如果见地错误,那功夫再深厚,也只是外道的功夫,与解脱无关,与圣道无关。蕅益大师也曾说过:“只贵子见地,不贵子行履。”
比如说:“与佛教经典相比,儒道经典不过是糠秕而已。”这是佛教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曾经说过的话。但有人认为,如果是一位修行功夫不深的佛教徒是没有资格这样说的。在笔者看来,无论慧远大师当年说这句话时的功夫境界如何,都不影响后人从抉择佛法与外道的角度说这句话。不管这位佛子修行功夫多么浅薄,只要他有三皈依的信心,就已经走在正路上了。即使我们看起来此人缺乏修行,许多地方做得很差。但是,他与那些从未听闻过佛法的人相比,前世不知多积了多少福报,才有机会听闻佛法,并且生起了正信。而一个看起来很有修养的外道,由于过去世缺乏善根福报,今生才没有机会听闻佛法,或者虽然听闻佛法却不信。所以,有人说什么无论是佛教还是外道,都是教人行善的,信什么无所谓,关键是有无行善,这种说法不懂三皈依的极端重要性,是不懂佛法与善法区别的错误观念。
有意思的是,笔者的这种观点在多个佛教群里都曾遭到批评,认为不该说这样的话。但是理由截然相反:有的人说佛菩萨不会说这样的话,有的人说除非你是大菩萨,否则,你没有资格说这句话。显然,有些人把严格区分佛法与外道看成是自赞毁他,有些人则是赤裸裸提倡依人不依法。
功夫与知见,孰轻孰重?
把见地与功夫混为一谈还会产生一个恶劣的影响,就是许多佛子会以踏实修行为借口来打压关于教理知见的讨论。就以上述问题的讨论来说,就有师兄表示:“我觉得此是彼非这种评论无异口头禅,能做到不随境转再做评判,在此之前持戒修福就好。”最后他反对就此问题展开辩论,因为“是非以不辩为解脱”!这样的反应在佛教徒中其实是很典型很常见的,也彰显出中国广大佛教徒普遍存在知见问题。
努力持戒修福的确令人赞叹,能做到不随境转,更是非常了得。但是,认为有关儒佛比较这种涉及到三皈依的如此重要的知见问题,不过是此是彼非的评论,认为这种评论是无益于修行的口头禅,这在知见上就错得太离谱了。因为这样的问题不做仔细的厘清,一不小心会破失三皈依,那还如何持戒修福?持的是哪家的戒?
再者,要等到“不随境转”之后再来讨论教理问题,再来讨论知见问题,这标准是不是太高了?不知道有何经典依据?有哪位祖师提出过这样的要求,真的不晓得。如果是这样,在此之前的修行,如何保证方向正确?我自己当然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我认为这样的标准其实基本上是禁止佛子探讨教理问题,这种风气可能要对汉地佛教衰败负责。许多人因此知见混乱,盲修瞎练,甚至沦为外道,非常可惜。
许多佛子甚至认为有知见本身是错误的,妨碍修行的。这显然是没有道理的。佛教修行中有正见是非常重要的,而所谓正见就是正确的知见。我们总是有知见,区别在于或者是错误的,或者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选择正确的知见。
正确理解“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许多佛子认为争论本身是要不得的,是妨碍修行的,是斗诤坚固的表现。他们不知道佛教在印度传播时有辩经的传统,直至今天,西藏佛教界还把辩经作为修学佛法非常重要的手段。为了追求真理,为了澄清知见,如理如法地辩论佛教义理问题,辩论是有功德的,功德甚至不见得比诵经、念佛、打坐、放生小。
当然,许多人没有理性争论问题,探讨教义的习惯,在争论时很容易陷入意气之争,容易对人不对事,容易引发嗔恨心,就妨碍修行了。但是,这不是讨论教理的问题,而恰恰是平时人们缺乏锻炼,不懂合理辩论的规则,没有养成理性辩论的习惯。解决的办法是要制定、学习理性辩论的规则,然后彼此提醒监督遵循辩论规则,在辩论中反省自己的起心动念,通过辩论来修心,这本身也是很好的修行方式。
当然,上述对于“是非以不辩为解脱”这句话的理解完全错误。原文是唐朝百丈禅师的二十条丛林要则之一,意思是说,修行人应超脱于世俗的事务纠纷,应将个人毁誉置之度外,超越于世俗角度的是非对错,对于这类是非纠纷不必辩白;但不是说在佛法大义上不去追求真理,不关心知见教理,不去讨论澄清教理上的疑惑。
从以上关于的讨论及其反应上可以看出汉地许多佛子的知见真成问题啊!由此更觉得今天中国佛教界正知正见的普及是何等重要,更觉得大众阅藏很有必要!
附录:
释慧远。本姓贾氏。雁门娄烦人也。弱而好书圭璋秀发。年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故少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庄老。性度弘博风鉴朗拔。虽宿儒英达莫不服其深致。年二十一欲渡江东就范宣子共契嘉遁。值石虎已死中原寇乱南路阻塞。志不获从。时沙门释道安立寺于太行恒山弘赞像法。声甚著闻。远遂往归之。一面尽敬。以为真吾师也。后闻安讲波若经。豁然而悟。乃叹曰。儒道九流皆糠秕耳。(《神僧传》)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2025厦门国际佛事用品春季展盛大启幕
当鹭岛春风邂逅千年古韵,这座海上会客厅再次向世界敞开怀抱。2025年4月18-21日,2025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春季)展览会在厦门国

评论2025-04-1995

江西黄龙禅寺举行黄龙宗始祖慧南禅师圆寂956周年纪念活动
2025年4月14日(农历三月十七),是黄龙宗始祖慧南禅师圆寂956周年的纪念日。作为黄龙宗祖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的黄龙禅寺

评论2025-04-1988

浙江温州天护讲寺发布天台学研习所2025年居士班招生简章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佛教中国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浙江温州大罗山佛学文化研究院第十六届中华传统文化天台学研习所开

评论2025-04-07137

东方山第十二届开茶节圆满举办
2025年3月30日,东方山佛教协会在法藏寺圆满举办第十二届开茶节。此次活动坚持佛学为体,世学为用,以药师琉璃心,东风启香茗为

评论2025-04-07410

2025博鳌论坛宗教分论坛引领全球佛典数字化热潮
从福建泉州港到如今海南自贸港的量子通信,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到今日的数字丝路,数字时代互联互通已成为拉紧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新

评论2025-04-07622

中国佛学院举行护持佛牙舍利赴泰国供奉分享表彰会
2025年3月17日,护持佛牙舍利赴泰国供奉分享表彰会在中国佛学院凤凰岭校区举行。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明海法师、副院长清远法师

评论2025-03-24122

苏州重元寺、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观世音菩萨圣诞活动圆满举行
重元寺观世音菩萨圣诞活动馥郁香台辉慧日庄严宝界拥祥云2025年3月18日(农历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殊胜日苏州重元寺庄严启

评论2025-03-24177

农历二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圣诞暨大乘妙法莲华经胜会庄严启建
视频制作:大菩文化2025年3月18日-22日(乙巳年二月十九至廿三),上虞区通泽寺庄严举行观世音菩萨圣诞大乘妙法莲华经胜会。3月18

评论2025-03-24178

普陀山普济禅寺乙巳年二月十九观音香会期祈福活动安全有序
普陀山普济禅寺乙巳年二月十九观音香会期祈福活动安全有序二月十九早课道慈大和尚拈香祈福早课祈福法会现场早课祈福法会现场早课

评论2025-03-24462

道慈大和尚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宗教界小组讨论中的发言
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回顾过去一年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对今年工作作出了部署,令人振奋,体

评论2025-03-2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