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千灯互照,光光交彻”——复旦禅学会举办“中国文化复兴中的书院和新媒体”文化沙龙

2016-02-07838050


发言

丁雁讲述“行走中的亲子成长”

徐达发言

主持人晨曦和张镭

王雷泉教授总结

传灯仪式
佛宝网上海讯 2016年2月1日晚,残雪未消,呵气成霜。然而,位于上海浦东碧云社区的南山书房却是春意融融,由复旦禅学会主办、南山书房协办的“中国文化复兴中的书院和新媒体”文化沙龙在此举行。来自沪上民间书院和新媒体的代表,以及复旦禅学会的会员和南山书房的学员等30余人参加了沙龙。出席的嘉宾有复旦大学王雷泉教授和“佛宝网”总干事等。
正如活动的策划书中所说,十余年前,在中国大陆被冷落近百年的国学开始走出“故纸堆”,在如星星之火的民间书院中,开始被重新发现,重新学习。众多志同道合的文化人,守望理想,甘于寂寞,默默耕耘,热心传承。早在1999年,王雷泉教授就富有前瞻性地提出了“从因特网到因陀罗网,从知识经济到善知识经济”的口号。十多年后的今天,终于,政府和民间开始齐谈传统文化,“国学热”、“佛学热”方兴未艾,各种致力于此的民间学习机构、自媒体、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浮现,并借着移动互联网之东风迅速进入大众的视野。
当晚的首位发言嘉宾、佛宝网的总干事早年毕业于北大数学系,早在20年前,就开始“触网”,1995年开始参与佛教典籍的电子化,1999年创办“佛宝网”,一路亲力亲为,埋头编织“因陀罗网”。在王雷泉教授看来,能够坚持做网络佛教二十年的,不是疯子就是天才。八年前,又在首都的旅游热门地带王府井开设了以经营素食为主的“福慧慈缘文化会馆”,说,此举好比“心脏搭桥术”,王府井地区原本没有佛教寺院,教堂倒是有好几家。八年来,会馆逐渐发展成一个以传播佛教文化为宗旨的多元化经营的空间,素食、佛教用品、讲座、表演,在“佛学教育普及化、佛教信仰生活化”的理念指导下,逐步吸引着大众的注意力。从2015年开始,转变经营理念,将公益和商业化经营进行分离,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二五”的经营理念,即商业经营的利润各有25%分别用于佛教公益事业、员工奖励、投资人回报,以及经营再投入。希望能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建立一个既不同于寺院经营,又不同与纯商业运作的运营模式,吸引志同道合、资源互补的各方力量,共建一种基于商业、兼具公益,并且可复制可推广的模板。
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弘扬佛法,而南山书房则将传统文化教育从三尺书桌带向了广阔的户外。当晚的另一名发言嘉宾,南山书房的创始人、“非典型”中学语文老师丁雁与大家分享了“行走中的亲子成长”。长幼有序、人伦之道是传统文化的基石,从达蓬山的10公里,到徽杭古道20公里,再到敦煌戈壁的两天50公里虐心暴走,丁雁带领爸爸妈妈和孩子们不断挑战新的极限。在行走中修行,让亲子关系直面大自然的挑战。在大漠露营时,遭遇铺天盖地的沙暴,在窄小的帐篷里相拥相对度过的一晚,让父母和孩子们的心灵达到前所未有的默契和交融。在丁雁看来,娇柔幼小但心无挂碍的孩子们常常比父母们更能适应户外的各种挑战。父母从幼小的孩子身上获得触动和激励,而孩子们也为大人难得一见的“本来面目”而感动。在行走中,传统的“父父、子子”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行动胜过言语,身教重于言教。
复旦大学宗教学系的博士生徐达当晚为大家带来的深具学术内涵的发言“会通与融合——从历史上的三教合一到当今佛教对国学的宏扬”,探讨了自魏晋南北朝以降的历朝历代,三教合一的特点和潮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释道三教的会通和融合贯穿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史,对中国社会的变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乃至当代国学的发展都产生巨大影响。而当今佛教的一个特点,是逐渐把传统佛教注重“佛本”转换成注重“人本”。儒,以修齐治平为目标;佛,以解脱生死为目的,二者不可偏废,且可互相补益。时下国学正热,以儒释道三教为背景的书院和佛教文化场所兴起,正在成为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主体。
在两位主持人——复旦禅学会会员晨曦和张镭的充满幽默和智慧的调动下,分享和提问环节高潮迭起。来自新媒体的两位代表——“看看新闻网”总经理方佶敏和喜马拉雅电台的主编许丽与听众分享了媒体人的视角和观点。在方佶敏看来,95后、00后以及任何新锐一代最终都将回归中庸的修齐之道,传统文化对他们来说不是老皇历,而是及时雨。许丽带来一串数字,在喜马拉雅电台上,心灵和佛学类频道的收听量一年之内翻了一番,许多佛学频道的收听量都在百万级以上。她还说,借助网络自媒体的便利,类似的沙龙完全可以做成直播,并触及成千上万倍的听众。问答环节更是完全停不下来,听众从寺院建筑、素食文化、佛学与企业管理培训等各个角度,阐述心得,寻求解惑,欲罢不能。
在当晚的总结发言中,王雷泉教授说,互联网的特点是扁平化,去中心化,没有“网中央”。借助互联网,每一个人都可以和佛陀直接“对话”。互联网也去掉了佛教传播中的食利阶层,给佛教的弘扬带来重大变革。今天,“因陀罗网”和“善知识经济”这两个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进一步为国学复兴推波助澜,佛教的弘扬也藉助“互联网+”的“用”,转入网络佛教的“体”上的变化。借用《华严经》中的典故,可以形容为“千灯互照,光光交彻”。志同道合的人们能够借助网络迅速走到一起,线上神交,线下携手,互相加持,个体的能量被成千上万倍地放大,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发达的互联网也具有自净功能,信息的高度对称、无远弗届,使得垃圾和泡沫能够被迅速地荡涤。王雷泉教授同时提到了太虚大师的《文化人与阿赖耶识》,文化乃由众生的阿赖耶识的共业所造就。作为佛教文化人,应该适应但不屈从于此共业,要以自己特立独行的不共业去转此共业。一方面要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佛法,但也不能一味迎合世俗的趣味。王雷泉教授引用《论语》中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重申佛教文化人化世导俗的重任。并引证《法华经》中的“佛与诸佛皆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令使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从文化本体论上确立了佛教出现于世及传播于世的根本理由。王雷泉教授说,这在“因陀罗网”时代和“善知识经济”时代依然是不容忽视的根本原则。
在沙龙上还举行了传灯仪式,大家手持蜡烛,火苗和光芒渐次扩散,直至将书房的小小空间充满智慧和温暖的光辉。千灯互照,光光交彻,在手上,更在心里。王雷泉教授总结说,今天的佛教要走出困境,需要有“佛跳墙”的精神,“佛教是以改变人心而改变世道的。要让力量者更有智慧,有智慧者更有力量。”(文:竺晨 图:周晔)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宁波市龙华讲堂新楼上梁圆顶活动圆满举行
(视频制作:大菩文化)天龙八部降龙华金龙作梁散天花云天宝刹开法筵宗门道场代代传2025年5月7日(农历四月初十),宁波市龙华讲

评论2025-05-1080

“素心观止 枝间悟道”岭南盆景拙政园特展成功举办
广东省盆景协会向拙政园赠送盆景揭牌仪式2025年4月30日,素心观止 枝间悟道岭南盆景拙政园特展在世界文化遗产苏州拙政园启幕,并

评论2025-05-10102

合肥宝佛寺改扩建奠基仪式圆满举行
5月3日,安徽省合肥市宝佛寺改扩建奠基典礼庄严举行。合肥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以及诸山长老、大德法师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到会祝

评论2025-05-1092

普陀山观音法界举行乙巳年佛诞浴佛法会
乙巳年四月初八普陀山观音法界举行浴佛法会迎请太子像法师拈香主法四众弟子随喜参加法会2025年5月5日(乙巳年四月初八),适逢本

评论2025-05-10125

“首届云林寺丁香诗会”在山西大同阳高云林寺举办
首届云林寺丁香诗会现场修福金、杭侃、李嘉存、淳一,贺伟国等艺术名家出席活动原全国民革中央驻会副主席修福金向云林寺赠送书法

评论2025-05-10305

西林禅寺第十八届崇恩文化节创新开幕
(视频制作:大菩文化)古刹立云间,禅风入西林。上海松江西林禅寺是上海佛教寺院十大丛林之一。2025年5月3日至5日,这座千年沪

评论2025-05-10342

香港西方寺举行永惺老和尚圆寂九周年纪念追思报恩传供法会
永惺老和尚圆寂九周年纪念追思报恩传供法会2025年4月27日(农历乙巳年三月三十日)为天台宗四十五代教观总持、香港佛教联合会荣

评论2025-05-1080

普陀山佛教协会普门讲堂讲经法会 信光法师讲授
信光法师应邀于宝陀讲寺作《如何修学观音菩萨法门》佛学专题讲座宝陀讲寺讲经迎请引礼班遵循佛教丛林开大座传统迎请信光法师信光

评论2025-05-1083

普陀山佛教协会召开七届三十二次会长办公会议
普陀山佛教协会召开七届三十二次会长办公会议2025年4月27日,普陀山佛教协会七届三十二次会长办公会议在普济禅寺内坛会议室召开

评论2025-05-1087

2025厦门国际佛事用品春季展盛大启幕
当鹭岛春风邂逅千年古韵,这座海上会客厅再次向世界敞开怀抱。2025年4月18-21日,2025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春季)展览会在厦门国

评论2025-04-1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