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天水麦积山石窟:见证丝绸之路佛教东传的足迹

2016-01-06301510

原标题:麦积山石窟:见证丝绸之路佛教东传的足迹 翟新颖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30公里的秦岭山脉中,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因其山形奇特,远观似农家麦垛而
原标题:麦积山石窟:见证丝绸之路佛教东传的足迹
翟新颖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30公里的秦岭山脉中,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因其山形奇特,远观似农家麦垛而得名。不久前,笔者跟随“一带一路看甘肃”全国百家网络媒体丝路行活动走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水,来到了闻名中外的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东崖的一佛二菩萨石胎泥塑像 冯登宁 摄
千崖万象
我们去的那天赶上阴天。虽然天公不作美,但还未到山脚下,崖面上的三尊隋代大佛已用温柔的目光远远地迎接我们了。移步向上,陡峭山崖上“凌空飞架”的栈道立林,踩上去,实在令人胆战心惊。
麦积山石窟从十六国后秦时期开始开凿,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历代扩建和重修,成为丝绸之路上著名石窟。现存窟龛194个,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7800余尊,以精美绝伦的泥塑艺术闻名于世,被称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跟随讲解员一路前行。走进第78窟,可以看到三面高坛基上各塑一佛,是为三世佛。正壁主佛水波纹高肉髻,鼻梁高挺,耳大垂肩,身躯强壮,身着偏袒式袈裟。仔细看,原应袒露的右肩上还有一片衣角。
据专家考证,第78窟是麦积山早期石窟,开凿于距今1500多年的后秦时期。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夏朗云介绍说,窟中袒露右肩的造型正是印度佛像东渐的特征,而加了衣角于右肩则是佛教中国化的表现。这种半偏袒袈裟佛装,后秦时就应在麦积山石窟中出现了,见证了中原固有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相互交流,初步形成本土化佛装的开始。
一路看过去,洞窟“密如蜂房”,大家被精美绝伦的雕塑深深吸引,早已忘记了脚下的艰险。在一个个或大或小的佛龛中,各式各样的佛像映入眼帘。这些佛像朝代不同,服饰各异,连面孔也不全然是中原人的模样。
夏朗云说,中亚、西亚、北非人特色的面容都能在麦积山的塑像中找到,有的还有欧洲人的痕迹。他认为,在麦积山石窟中不仅能看到佛教自西向东的传播痕迹,也能看到佛教中国化的历程。
麦积山石窟佛像有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早期佛像高鼻宽肩,身躯健壮,具有明显的印度风格余韵。西魏时期,佛像清俊秀美,面容和蔼,宽衣薄带,服饰风格上已显汉化。至隋唐时期,佛像丰满富丽,圆润庄严,已明显趋于中原文化。
从早期的古朴雄健到后来的清秀俊美,细致婉丽,这些变化的痕迹被麦积山石窟全貌保留下来,佛教中国化进程也从中得以初步呈现。
佛教东渐
除了78窟的三世佛以外,在74窟、165窟等早期石窟中也能看到这种三壁三佛的造型。
三世佛是麦积山石窟早期常见的造像题材,来自于大乘佛教。大乘佛教认为,“三世十方”均有无数佛存在,简称“三世佛”。有史实表明:麦积
山石窟的三世佛造像,后秦时期开始盛行,与后秦皇帝姚兴接受了鸠摩罗什的大乘思想有关。
鸠摩罗什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高僧,与义净、玄奘并称为佛教三大翻译家。公元401年,鸠摩罗什被后秦皇帝姚兴迎请到长安。在这里,他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经场,先后翻译佛经74部、384卷,系统介绍大乘佛教思想,为佛教中国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北大教授陈浩武认为,在鸠摩罗什到达长安之前,中国人没有明确的大乘小乘的佛教概念。鸠摩罗什进入长安是中国佛教翻译传播以及经文整理的重要转折点,从此以后佛教在中国开始发扬光大。
而麦积山石窟的开凿正与这位声名显赫的高僧有关。
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记载:“麦积山在天水县东南百里,状如麦积,为秦地林泉之冠。……后秦姚兴凿山而修,千崖万象,转崖为阁,乃秦川胜境。”
随着鸠摩罗什的到来,在后秦皇帝姚兴的支持下,长安佛教文化圈形成并繁荣发展,逐渐成为北方佛教中心。麦积山石窟的开凿正是在这一时期,反过来说,麦积山石窟中的后秦洞窟也是见证后秦长安佛教繁荣的具体体现。
作为佛教东传的一处重要驿站,麦积山开出了璀璨的佛教艺术之花。然而,传播的脚步未曾在这里停止,而是继续向东,并在沿途播撒佛教文明的种子。
驼铃声声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战战兢兢登上麦积山最大的石窟上七佛阁。这里又名“散花楼”,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宫殿式洞窟。站在距地约70米高的狭窄通道上向下望,更觉栈道陡峭惊险,简直不敢想象古代僧侣和香客是如何历尽艰难险阻登临礼佛的。
麦积山所在的天水,地处丝绸之路南线与中线交汇地带,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古丝绸之路重镇。沿着这条路,往来长安与西域之间的,不仅有丝绸商人,还有佛教僧侣。在悠长的驼铃声中,法显、鸠摩罗什、玄奘等高僧西去或东来,跋涉在这条漫长的文明通道上。
一般认为,佛教传入中国是自西向东传播的。历史上,佛教正是沿着丝绸之路走向东方的。在漫长的东渐过程中,佛教石窟艺术也开始了东传的足迹。
古丝绸之路重镇天水境内,自后秦以来,从武山到麦积区绵延100多公里的渭河两岸便形成了石窟林立、数量密集的百里石窟走廊。“像点缀在丝绸之路上的一颗颗明珠一样”(夏朗云语),麦积山石窟、大象山石窟、水帘洞石窟等至今保存完好,成为丝绸之路佛教文明的重要见证。
研究麦积山石窟长达近30年的学者夏朗云认为,麦积山石窟在古丝绸之路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唯一性,特别是其见证价值。比如开凿于后秦的无量寿西方三圣摩崖大像,不仅见证了沿丝绸之路佛教东传西渐的相互交流过程,而且见证了西域制作大型佛像的传统沿丝绸之路向东传入中原的开始。
夏朗云说,麦积山石窟不仅是中国皇家石窟的初祖,而且还保留了净土宗之前更早期源流阶段的特色遗迹,“这个在全国其他地方目前都找不到更早的,只有麦积山还保留最早的此类遗迹”。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佛教文明传播地,2014年6月,包括麦积山石窟在内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文化遗产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公元759年,唐代大诗人杜甫游览麦积山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如今,这里早已游人如织。那些洞窟中微笑的众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里,去探究她千百年来隐藏在微笑背后的秘密。
参观结束,我们在赞叹声中走下山。回头望,麦积山依然矗立在巍巍群山之中,历尽千年风雨的三尊大佛面容更加清晰可见。
(作者系中国西藏网记者)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2025厦门国际佛事用品春季展盛大启幕
当鹭岛春风邂逅千年古韵,这座海上会客厅再次向世界敞开怀抱。2025年4月18-21日,2025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春季)展览会在厦门国

评论2025-04-1995

江西黄龙禅寺举行黄龙宗始祖慧南禅师圆寂956周年纪念活动
2025年4月14日(农历三月十七),是黄龙宗始祖慧南禅师圆寂956周年的纪念日。作为黄龙宗祖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的黄龙禅寺

评论2025-04-1989

浙江温州天护讲寺发布天台学研习所2025年居士班招生简章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佛教中国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浙江温州大罗山佛学文化研究院第十六届中华传统文化天台学研习所开

评论2025-04-07139

东方山第十二届开茶节圆满举办
2025年3月30日,东方山佛教协会在法藏寺圆满举办第十二届开茶节。此次活动坚持佛学为体,世学为用,以药师琉璃心,东风启香茗为

评论2025-04-07411

2025博鳌论坛宗教分论坛引领全球佛典数字化热潮
从福建泉州港到如今海南自贸港的量子通信,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到今日的数字丝路,数字时代互联互通已成为拉紧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新

评论2025-04-07622

中国佛学院举行护持佛牙舍利赴泰国供奉分享表彰会
2025年3月17日,护持佛牙舍利赴泰国供奉分享表彰会在中国佛学院凤凰岭校区举行。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明海法师、副院长清远法师

评论2025-03-24122

苏州重元寺、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观世音菩萨圣诞活动圆满举行
重元寺观世音菩萨圣诞活动馥郁香台辉慧日庄严宝界拥祥云2025年3月18日(农历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殊胜日苏州重元寺庄严启

评论2025-03-24177

农历二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圣诞暨大乘妙法莲华经胜会庄严启建
视频制作:大菩文化2025年3月18日-22日(乙巳年二月十九至廿三),上虞区通泽寺庄严举行观世音菩萨圣诞大乘妙法莲华经胜会。3月18

评论2025-03-24178

普陀山普济禅寺乙巳年二月十九观音香会期祈福活动安全有序
普陀山普济禅寺乙巳年二月十九观音香会期祈福活动安全有序二月十九早课道慈大和尚拈香祈福早课祈福法会现场早课祈福法会现场早课

评论2025-03-24462

道慈大和尚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宗教界小组讨论中的发言
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回顾过去一年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对今年工作作出了部署,令人振奋,体

评论2025-03-2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