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课本
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佛法搜索 佛法分类 佛法首页
六下 六、三类佛教徒的代表
  六下 六 三类佛教徒的代表  佛陀召集弟子们,举行检讨会,根据戒律,来检讨各人的功过得失。  有个弟子名叫须陀的,站出

评论2014-12-229494

六下 七、实行菩萨乘法
  六下 七 实行菩萨乘法  印度毗耶离城里,有位实行菩萨乘法的在家居士,名叫维摩诘,天资颖悟,通达佛法,常用佛法,去做救

评论2014-12-2275519

六下 八、最伟大的同情心
  六下 八 最伟大的同情心  文殊菩萨接受了佛陀的命令,去探问维摩诘居士的病,两个人谈论了一番之后,文殊又问:  “居士

评论2014-12-2244863

六下 九、小沙弥发大心
  六下 九 小沙弥发大心  从前有个小沙弥,跟一位得了阿罗汉道的师父,住在一起修行。  有一天,两师徒下山,小沙弥替师父

评论2014-12-2217462

六下 十、合群的修养
  六下 十 合群的修养  人类是合群生活的,所以个人与大众之间,必须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社会才会进步。但是,社会是个人的

评论2014-12-2233481

六下 十一、修福与修慧
  六下 十一 修福与修慧  从前,有一对同门的师兄弟,虽然住在一起,但是修行却各不相同:  师兄只修福德,虽也布施助人,

评论2014-12-2276252

六下 十二、修习六度
  六下 十二 修习六度  修习菩萨乘法,主要是修习六度:  一、布施-一布施是种福田:拿财物去供养父母、师长、出家修行的

评论2014-12-2293323

第一课、太子诞生
  第一课 太子诞生  二千六百多年前,在喜马拉雅山南麓,有一城邦,名叫迦毗罗卫国,统法者净饭王,英明仁慈。王后摩耶夫人,

评论2014-12-2221748

第二课、青少年时代
  第二课 青少年时代  太子七岁时,净饭王便请了许多名师进宫来教太子语文、工艺、医药、论理和宗教等各种学问。聪明的太子到

评论2014-12-2260223

第三课、出家
  第三课 出家  悉达多虽然是个王子,但他看见当时印度四阶级的不平等待遇,很不满意。他常想:“首陀罗为什么做奴隶?难道他

评论2014-12-2279035

第四课、修道
  第四课 修道  当净饭王看见车匿回来,悲痛万分,立刻派遣大臣去追太子回来。但太子出家的意志非常坚决,对来追的大臣说 :

评论2014-12-2251143

第五课、太子成道
  第五课 太子成道  太子自己一个人,渡过尼连禅河,走到迦耶山附近的菩提迦耶。牧童苏谛耶在一棵菩提树下,用草铺了一个座位

评论2014-12-2226352

第六课、宏法利生的事业(一)
  第六课 宏法利生的事业(一)  佛陀成道后,便准备他应做的事情,他要以伟大的慈悲心和深邃的智慧,宣扬真理,帮助众生离苦得

评论2014-12-2249666

第七课、宏法利生的事业(二)
  第七课 宏法利生的事业(二)  须达多长者皈依佛陀,在乔萨罗国舍卫城建筑祗园精舍,供养佛陀。这寺院的规模比竹林精舍更宏大

评论2014-12-226672

第八课、佛陀进入涅槃
  第八课 佛陀进入涅槃  佛陀自从成道后,就席不暇暧地四处弘扬正法,足迹踏遍恒河两岸。直到八十岁那年,从摩竭陀国到毗舍离

评论2014-12-226174

第九课、皈依三宝
  第九课 皈依三宝  佛是先知先觉,开创佛教的〈教主〉;佛所觉悟而说出来的真理——法,是佛教的〈教义〉;僧是专为继承佛陀

评论2014-12-2235933

第十课、学佛与做人
  第十课 学佛与做人  〈信佛〉,应该叫做〈学佛〉。这是说 :我们对释迦佛,不但是信仰崇拜 ,而且要以他为模范,跟着去学习

评论2014-12-2250842

第十一课、止恶行善
  第十一课 止恶行善  白居易是中国唐朝的大诗人,他对佛法,有真诚的信仰。他在杭州当刺史时,有一天,到秦望山去,和鸟巢禅

评论2014-12-2292106

第十二课、五戒
  第十二课 五戒  佛陀说 :做一个良善的人,起码要实行五戒。即:  (1)不杀生  (2)不偷盗  (3)不邪淫  (4)

评论2014-12-2283958

第十三课、十善
  第十三课 十善  佛陀说了五戒,又说十善;十善是比五戒更进步而更完善的行为规律。  十善是:一、不杀 生;二、不偷盗;

评论2014-12-2256621

« 上一页 7/3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