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课本
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佛法搜索 佛法分类 佛法首页
第十五课、释尊五时说法与十二部经
  第十五课 释尊五时说法与十二部经  五时说法 释尊成佛后,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其间因适应种种根机,说种种法。最

评论2014-12-2155294

第十三、十四、十五课 综合指要
  第十三、十四、十五课 综合指要  1.修小乘道,成阿罗汉,也是好的,好处是在已断见思,已出三界,所事已办,不受后有。若就

评论2014-12-212347

第十六课、四次结集
  第十六课 四次结集  佛灭后,诸弟子为恐异说邪见,渗入佛法故,为恐三藏教义,日久散失故,乃有结集之举。其仪式略如今时之

评论2014-12-219385

第十七课、大天五事与上座大众两部的分裂
  第十七课 大天五事与上座大众两部的分裂  当释尊遗教,第一次结集时,虽有上座大众二部的名称,然在教义上,仍能统一信仰,

评论2014-12-2159605

第十六、十七、十八课、综合指要
  第十六、十七、十八课 综合指要  1.每一事或一势力的兴起,必由小渐渐扩大,待到范围相当广阔,时间相当悠久时,它的内部,

评论2014-12-2145632

第十九课、上座部的一再分派
  第十九课 上座部的一再分派  上座部自佛灭后,一向皆传承迦叶之教,并无违诤。在三藏中,以经为主要,其次才及于律论。直至

评论2014-12-2154620

第二十课、印度佛法的三个时期
  第二十课 印度佛法的三个时期  佛灭度后,印度的佛法,可以分作三期来观察,每一期为时约五百年,过此一千五百年后,佛教也

评论2014-12-2151285

第二十一课、佛法初入中国及释道的比试
  第二十一课 佛法初入中国及释道的比试  佛法传入中国,据史书所载,系始自后汉,其实后汉以前,中国已有佛法。列子 (1) 曾

评论2014-12-2198908

第十九、二十、二十一课、综合指要
  第十九、二十、二十一课 综合指要  1.释尊说小乘教十二年,说大乘教三十七年,共四十九年。中间由浅及深,由末及本,由权及

评论2014-12-2137241

第二十二课、佛经的传译(一)
  第二十二课 佛经的传译(一)  释迦牟尼佛出于印度,其弟子结集三藏时,皆是梵本 (1),所以后来佛法传到中国时,必须经过翻译

评论2014-12-2146103

第二十三课、佛经的传译(二)
  第二十三课 佛经的传译(二)  北凉 (1) 昙无谶 (2),传译经典十九部,一百三十一卷,其中以大般涅槃经四十卷,为最有名。以

评论2014-12-2122856

第二十四课、佛经的传译(三)
  第二十四课 佛经的传译(三)  时至开元 (1),显教的经典,大都译就,此后所译者,皆尚密乘,是为密教 (2) 极盛时代,译师以

评论2014-12-2195523

第廿二、廿三、廿四课、综合指要
  第廿二、廿三、廿四课 综合指要  1.佛生于印度,其经教流传中国,必须经过一运一译,方成国文本,呈现于东方人士的眼廉,说

评论2014-12-2172951

第二十五课、读经录要(一)
  第二十五课 读经录要(一)  大宝积经  一、  佛告迦叶菩萨:求无上正觉时,有所得者,则为著想。若著想者,于佛法外,起

评论2014-12-2140596

第二十六课、读经录要(二)
  第二十六课 读经录要(二)  大宝积经  九、  佛告无垢宝月王光菩萨言:我愍众生,作如是说:言我背痛 (1),令诸病者,知

评论2014-12-2181281

第二十七课、诸家的判教(一)
  第二十七课 诸家的判教(一)  释尊应种种机,说种种法,所以在四十九年中,前中后各期,所说皆截然不同。佛教传入中国后,经

评论2014-12-2156380

第廿五、廿六、廿七课、综合指要
  第廿五、廿六、廿七课 综合指要  1.所谓得者:是本来没有而现在有之谓,若本来即有,则不名为得。无上正觉,为佛及一切众生

评论2014-12-2111449

第二十八课、诸家的判教(二)
  第二十八课 诸家的判教(二)  净土宗所判教相  昙鸶大师判为难行与易行二道,以全凭自力,求不退让,为难行道,譬陆路步行

评论2014-12-2134398

第二十九课、三武一宗的灭佛(一)
  第二十九课 三武一宗的灭佛(一)  世人只知世法,对出世法,绝不了解,所以见佛寺庄严,僧众不耕而食,每加以抨击。韩愈在的

评论2014-12-2117932

« 上一页 19/3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