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的腊八典故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是由中国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风俗。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北
评论2015-01-28618
腊八粥与佛教传说
汉朝时,每年农历十二月必定要举行年终腊祭,因此农历的十二月又叫腊月或者蜡月。在腊月初八日所煮的粥,就取名叫腊八粥。
评论2015-01-28583
关于未到地定和初禅的摘录
关于未到地定和初禅的摘录 (《楞伽经详解》萧平实第二辑34-38页)禅定正受者先受欲界定;欲界定善根发时,心得粗住,色身似有薄
评论2015-01-163102
“不破本参不住山,不破重关不闭关”闲谈
前几天,突然收到正在闭关的莲花寺住持释光信和尚的一条手机短信,说四川年龙寺来了一位活佛,让有时间去会会。 可惜等有了时间
评论2015-01-104241
第一课、十劝(南朝梁.善慧)
第一课 十劝(南朝梁.善慧) 劝君一:专心常念波罗蜜,勤修六度向菩提,五浊三涂自然出。 劝君二:夫人出世莫求利,纵然
评论2014-12-2255878
第二课、四相诗(南朝梁.善慧)
第二课 四相诗(南朝梁.善慧) 一、生相 识托浮泡起,生从爱欲来, 昔时曾长大,今日复婴孩。 星眼随人转,朱唇向
评论2014-12-2226908
第四课、大乘起信论义记序(唐.法藏)
第四课 大乘起信论义记序(唐.法藏) 夫真心寥廓,绝言象于筌蹄;冲漠希夷,亡境智于能所。非生非灭,四相之所不迁;无去无
评论2014-12-2248850
第五课、三藏圣教序(唐.李世民)
第五课 三藏圣教序(唐.李世民) 盖闻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
评论2014-12-2277546
第六课、无相颂(唐.六祖惠能)
第六课 无相颂(唐.六祖惠能)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諠
评论2014-12-226296
第七课、永嘉证道歌(唐.永嘉玄觉)
第七课 永嘉证道歌(唐.永嘉玄觉) 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
评论2014-12-2222506
第八课、辞北堂书(唐.洞山良价)
第八课 辞北堂书(唐.洞山良价) 伏闻诸佛出世,皆从父母而受身;万汇兴生,尽假天地而覆载。故非父母而不生,无天地而不长
评论2014-12-2245132
第九课、是非歌(宋.汾阳无德)
第九课 是非歌(宋.汾阳无德) 出家学道总须知,在众丛林切莫亏。尊幼古今诠有德,勿同愚辈是兼非。 闻说好,心便喜;闻
评论2014-12-2210656
第十课、十牛图颂(宋.廓庵师远)
第十课 十牛图颂(宋.廓庵师远) 一、寻牛 忙忙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 力尽神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评论2014-12-2216401
第十二课、七笔勾(明.袾宏)
第十二课 七笔勾(明.袾宏) 一、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
评论2014-12-2297724
第十四课、示厨(明.紫柏)
第十四课 示厨(明.紫柏) 佛言:凡三宝之地,办造饮食供养佛、法、僧之所,谓之香积厨。故办造饮食者,三德不解,六味不辨
评论2014-12-2255494
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第十五课 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
评论2014-12-2269236
第十六课、四愿齐说(明.憨山德清)
第十六课 四愿齐说(明.憨山德清) 四愿者,「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之四者
评论2014-12-2260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