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18:什么是“五毒心”?
  18:什么是“五毒心”?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肯

评论2014-12-2065903

17:从“不二法门”说起
  17:从“不二法门”说起  不二法门是指一切法门从根本上讲,无有高下、优劣,性相一如。“不二”就是无差别和平等的意思,

评论2014-12-2012145

19:该不该吃素?
  19:该不该吃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佛门有许多弟子常年吃素身体非常好,而且还长寿。吃素确实易培植一个人

评论2014-12-2054681

20:正信才是真佛教
  20:正信才是真佛教  现在有一些修行人非常执迷于纳吉祈福,要不就仅是追求治病健身或神异功夫,这些都是违背佛陀的教诲的

评论2014-12-20430

22:什么才叫“去执著”?
  22:什么才叫“去执著”?  佛学语义中的执著,是指任何不合于修行法度的身、口、意之虚妄的折腾,比如不努力却终日梦想成

评论2014-12-2036924

21:谁才算是佛门弟子?
  21:谁才算是佛门弟子?  “佛”的本义既然是智慧与觉悟,那么,佛门就应该是智慧与觉悟之门,所谓佛门弟子即应是真正发心

评论2014-12-2047906

23:简述“八正道”
  23:简述“八正道”  八正道的解释有两种含义:一是世间的八正道,即是正确生活的一种标准。二是出世间的八正道,是修习智

评论2014-12-2024821

25:佛弟子对现实生活的态度
  25:佛弟子对现实生活的态度  圆融一切是佛教的一大特色。真正的佛弟子首先会是一个奉公守法者,因为如果我们连世法也要毁

评论2014-12-2050595

24:从供奉佛像说起
  24:从供奉佛像说起  正信的佛教中从不搞个人崇拜和迷信。佛弟子供奉佛像是为了纪念、恭敬那些因如法修行而成为了大觉悟者

评论2014-12-2035830

27:如何才有正确的佛学知见?
  27:如何才有正确的佛学知见?  我曾经在著名的人文类杂志《读书》上读到过关于一篇讲禅宗六祖慧能的文章,具体的叙述文字

评论2014-12-2083968

26:有为和无为
  26:有为和无为  客观地讲,有为与无为之辨证关系并不是靠理解来了知的。我们只要不识空性,未能明心见性,首先就无法真正

评论2014-12-2092048

29:“开悟”仅是一个起点?
  29:“开悟”仅是一个起点?  按佛学的义理,明了本性开了悟就是见“道” ,见到了“道”我们才能修“道” ,才能有的放矢

评论2014-12-2063165

28:虚怀若谷方是真修行
  28:虚怀若谷方是真修行  如果一个人自以为什么佛理都懂,也坚持过一段时间的修行。可身心依旧,总是没什么进步,这只能说

评论2014-12-2056606

30:谁是“善知识”?
  30:谁是“善知识”?  寻访到大善知识,相遇到根本上师和大德,是每一个佛弟子都向往的美事。那么,一个修行人该是什么样

评论2014-12-2029419

31:谁该是“外道”?
  31:谁该是“外道”?  在现实生活当中,由于种种的原由,有一些人对佛门的修行观并不十分了解,虽有心于修行,往往却又不

评论2014-12-2026721

32:从佛门的戒律说起
  32:从佛门的戒律说起  一般人一听说佛门的戒律,就觉得不可思议,且颇有微辞。认为人应该顺其自然,痛快淋漓,尽情地生活

评论2014-12-208543

34:关于“在家人”
  34:关于“在家人”  世俗生活中,有些在家人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这本是好事,但也有一些不好的苗头,比如有些人费了很大

评论2014-12-2071767

33:佛弟子应该博学多闻
  33:佛弟子应该博学多闻  皈依佛法僧三宝,不皈依邪魔外道,是佛弟子必须恪守的信条。但有一些佛门弟子入佛修行后,并不能

评论2014-12-2021150

36:如此而已话“神通”
  36:如此而已话“神通”  神通有六种: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只有证得“漏尽通”的人六种

评论2014-12-2028358

35:从大乘“六度法”说起
  35:从大乘“六度法”说起  大乘菩萨道的主要法门为六度法(即六种波罗蜜,第六种为其根本):  1、布施:即财布施、法布

评论2014-12-2065137

« 上一页 137/17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