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初级课题(十三) 卫塞节或佛陀日的意义
  初级课题(十三) 卫塞节或佛陀日的意义  卫塞 WESAK是古代印度五月的一个名叫「卫塞迦」VAISAKHA节日的单称。佛教徒指「卫塞

评论2014-12-2183139

初级课题(十七) 五戒
  初级课题(十七) 五戒  佛教分为五乘教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但佛法是以人天乘,趣于大乘直达佛乘为基础

评论2014-12-2115349

初级课题(十六) 教团生活的准则
  初级课题(十六) 教团生活的准则  佛教徒虽有七众弟子的分别,但在团体生活的原则上,是有一个共同标准,这个标准叫做「六和

评论2014-12-21100839

初级课题(十九) 八关斋戒
  初级课题(十九) 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又名八斋戒。十善戒经说:「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可知

评论2014-12-218557

初级课题(十八) 十善业道
  初级课题(十八) 十善业道  由五戒扩大,即十善业道,谓之天乘,能修十善到达上品的,来生可享受天福。只是五戒侧重在身的修

评论2014-12-2111933

初级课题(二十二) 声闻乘简释
  初级课题(二十二) 声闻乘简释  佛陀在鹿野苑说四谛法,因为乔陈如等五人,由听佛说四谛法的声音而悟道的,叫做「声闻」。凡

评论2014-12-2134564

初级课题(二十一) 十一善心所
  初级课题(二十一) 十一善心所  善的定义,是对自己思想行为有益的,对他人也是有益的,现今是好的,将来也是好的,才能算是

评论2014-12-2121048

初级课题(二十) 六根本烦恼
  初级课题(二十) 六根本烦恼  烦恼即迷惑,人类因迷惑而造诸恶业,受种种的痛苦。这痛苦的来源,乃由六根本烦恼而起的。现略

评论2014-12-2175995

中级课题(二十五) 三十七道品(中)
  中级课题(二十五) 三十七道品(中)  四正勤:又称四正胜,策励身口意之中,以此为最胜,即一.已生的恶心恶行,急令断除;二

评论2014-12-2126116

中级课题(二十四) 三十七道品(上)
  中级课题(二十四) 三十七道品(上)  释迦牟尼佛临入涅槃时,告诉阿难陀及众弟子说:「我入灭后,你等比丘,应依四念处安住。

评论2014-12-2132701

中级课题(二十七) 业力的因果律
  中级课题(二十七) 业力的因果律  「业」这个字,巴利文叫迦马 (KAMMA),就是行为或造作的意思。凡是有意向的任何行为,出自

评论2014-12-2144822

中级课题(二十六) 三十七道品(下)
  中级课题(二十六) 三十七道品(下)  三十七道品的最后道品是八正道。八正道首为正见,正见即是行正道的眼目,有了正见,就不

评论2014-12-2175538

中级课题(二十九) 缘起的人生宇宙
  中级课题(二十九) 缘起的人生宇宙  万有都是从因缘所生起的,没有一件事能够例外,佛就叫这定律为「缘起」。缘起的人生宇宙

评论2014-12-2133442

中级课题(二十八) 因缘与果报
  中级课题(二十八) 因缘与果报  因缘生万法,是佛法中重要的理论,由于因缘,而说果报。「因」是事物的本源,「缘」是一种助

评论2014-12-2117445

中级课题(三十一) 乐的追求
  中级课题(三十一) 乐的追求  乐和苦,是相对的两面。乐的一面是天堂,苦的一面是地狱。人人都想追求上天堂,谁愿意走入地狱

评论2014-12-219494

中级课题(三十) 十二因缘
  中级课题(三十)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这十二缘起是说明人生的经过。一切众生界,乃至自然界,都是缘起互相依存

评论2014-12-2146660

中级课题(三十四) 学佛的目的任务
  中级课题(三十四) 学佛的目的任务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不但浪费时间,徒耗精力,而且结

评论2014-12-218651

中级课题(三十三) 佛教青年的精神
  中级课题(三十三) 佛教青年的精神  青年典型的人生!中国的老子,赞美过婴儿;孟子也说:「不失赤子之人。」佛教不但赞美童

评论2014-12-2145898

中级课题(三十二) 菩萨与六度
  中级课题(三十二) 菩萨与六度  菩萨,印度话原来称菩提萨陀 BODHISATTA,菩提是觉悟义,萨陀是有情,即众生,简译觉有情,

评论2014-12-2170878

« 上一页 131/17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