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故事首页 频道列表

感恩

2014-12-26828080

  感恩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这时,是一味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成功时,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许多;失败时,不感恩的借口却只需一个。殊不知,失败或不幸时更应该感恩生活。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告诉我们,破坏人学佛,障碍人学佛,这个罪过有多重!经一开端,佛举一个例子,有两个比丘讲经说法,有些人因为嫉妒来破坏,造谣生事,使听众对法师失去信心,结果讲经道场被破坏了。造作这个罪业的人,我们在经上看到,堕地狱一千八百万年,这是讲我们人间的时间。地狱跟人间有时差,人间一千八百万年,在地狱里感受是无量劫,所谓“度日如年”。
  因此,何必要造这个罪业?念头一转,随喜功德,福报就无量无边。随喜是决定没有嫉妒、没有破坏,欢喜赞叹,劝导人好好的学,这个功德跟讲经说法的功德一样,殊胜的果报不可思议。
  “祸”、“福”,常言说得好,都在一念之间。一念觉,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修无量无边的福报;一念迷,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佛菩萨对我们有多大的恩德,诸位从这里可以体会得,这是佛真正救度我们,我们要感恩。用什么方法感恩?依教奉行,真正听懂了、相信了,就认真努力去做,这是感恩佛。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到“衔环结草,以谢恩泽”,再到“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我们有着深厚的感恩文化积淀,并以此深深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已成为一种相互关爱、一种社会责任。妹妹王琴背着残疾的姐姐一同上学六年,洪战辉带着“弃婴妹妹”上大学,王东义身患癌症还为乡亲们传授大棚蔬菜技术,华益慰以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彰显济世良医的仁慈胸怀;汶川特大地震后,那些从废墟中被救出来的幸存者,千里跋涉寻找救命恩人,登门诚表谢意。他们的善行壮举,都源于一颗感恩的心,升华为对社会、对人民、对祖国的感恩之情。
  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离不开父母的养育,离不开师长的教诲,离不开他人的关爱,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社会的支持。各方施以雨露阳光,他才能象小树苗一样长成参天大树。知恩报恩,感恩祖国,鞠躬尽瘁报效以忠;感恩父母,敬重于心常奉以孝;感恩社会,洁身谨慎行止于廉;感恩师长,恭敬于礼明知于耻;感恩一生,社会就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今天,我们应当怎样感恩?有则历史故事给我们以启示。明朝海瑞在身陷牢狱之灾时,老国相徐阶不顾个人安危,冒险救了海瑞一命。海瑞出狱后,徐阶又保荐他做了应天府尹。海瑞见了徐阶,都尊称他一声:“恩公!”但是,当海瑞得知除阶纵容家人强占民田、强夺民女之时,大义凛然地要求徐阶辞去官职,并将其两个儿子治罪。在海瑞心中的天平上,一面是对自己恩重如山的“老恩公”,一面是备受压迫的黎民百姓,孰轻孰重?最终,感恩的砝码还是倒向百姓的一边,民恩、国恩,大于个人的知遇之恩。
  感恩既是一种智慧品德,更是一种思想境界。感恩应该不同于一般的“投桃报李”,而是跳出狭隘的视野,追求人生大爱,把“知恩图报”变为开放的、传承的感恩,把报答个人变成“回报社会”,这才是最好的感恩方式。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世尊接受众生的供养,都是事出有因
世尊接受众生的供养,依然是事出有因。假如观察众生的因缘是不成熟的,或者是根本还没有发菩提心,只是知道供养 世尊的福德是无量

评论2017-03-309314

贫人须摩持缕施佛缘
三藏十二部流传下来的内容中,有一大段记载是被归属在《本生经》的部分,说的是或说己身、或说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

评论2017-03-3012623

诸经巡礼--阿含藏 一
《诸经巡礼--阿含藏》 v 目 录 w-------------------------------------------1.增一阿含经卷二十 声闻品〔一位具异能者皈佛记

评论2017-03-299320

诸经巡礼--阿含藏 二
6.增一阿含经卷十八 四意断品〔佛会衰老吗?〕 有一天,阿难尊者来向世尊礼足后,又双手捧摸如来足,并以口抚触如来足上而说道

评论2017-03-299197

诸经巡礼--阿含藏 三
11.中阿含经卷十三 说本经〔施一饭予辟支佛所得的果报〕佛在波罗奈的鹿野苑时,诸比丘集坐于讲堂,共相谈论:在家居士天天获利百

评论2017-03-299095

诸经巡礼--阿含藏 四
16.中阿含经卷三十 怨家经〔心生怨恨的后果〕 世尊告诉诸比丘:有七怨家法,而作怨家,谓男女辈,瞋恚时来。意思是说:不论男女

评论2017-03-298916

诸经巡礼--阿含藏 五
21.增一阿含经卷十九 四意断品〔比丘因病厌世的一则特殊个案〕世尊在祇园精舍时,婆迦梨尊者身得重病,须卧着大小便,想拿刀自杀

评论2017-03-296266

佛经中讲述修梵天道的例子-----长阿含经----典尊经
长阿含经----典尊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执乐天般遮翼子。于夜静寂无人之时。

评论2017-03-2568097

佛经版“愚公移山”
佛说末罗王经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有国王。号曰末罗。土地丰沃。士民壮

评论2017-03-25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