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沉香首页 频道列表

海南因盛产沉香古时被称为香洲 野生沉香贵重难求

2016-03-2814410
 中国香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神堂到庙堂,从书房到橱窗,袅袅青烟的每次华丽转身都浸润了炎黄子孙的精神追求,一缕香火也传承了永不断绝的华夏文明。
 
  香有百种,沉香为尊,香洲琼脂更是冠绝天下。海南因盛产沉香古时被称为香洲,沉香古称琼脂,琼即海南,以地正名,以香扬名,足见海南沉香品质之高,出产之正宗。海南沉香作为天赐之神物,乃香品与药用之极品,从唐朝开始就成为朝廷的贡品。
 
  采香之艰:敲根谛听水沉存
 
  海南出产沉香已有千年的历史。野生沉香贵重难求,今已稀绝,古人采香之法也已不传,只能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管窥一二,幸有海南省博物馆藏清代《琼黎风俗图》册页传世,还能让我们直观地一睹古人采香之法,领略黎人采香之艰辛。
 
  《琼黎风俗图》册页,单幅纵33厘米、横30.5厘米,均为右图左题,共15幅,绘制于清中晚期,分别描绘了海南岛黎族的生产、生活场景。其中,《采香图》图绘四名黎族哈方言男子赤身盘发,穿着“犊鼻裤”,领头人端坐石上抽烟指挥,其他三名采香人,或以斧敲树听香,或攀树砍香,或双手支撑坐地歇息。
 
  《采香图》左题文字,为真书小楷,正文为八行196字,内容为:“沉水香,孕结古树腹中,生深山之内,或隐或现,其灵异不可测,似不欲为人知者。识香者名为香仔,数十为群,构巢于山谷间,相率祈祷山神,分行采购,犯虎豹,触蛇虺,殆所不免。及获香树,其在根在干在枝,外不能见,香仔以斧敲其根而听之,即知其结于何处,破树而取焉。其诀不可得而传,又若天生此种,不使香之终于埋没也。然树必百年而始结,又百年而始成,虽天地不爱其宝,而取之无尽,亦生之不易穷。香之难得有由然也。”落款题诗一首,诗曰:“百岁深岩老树根,敲根谛听水沉存;太平神岳怀久,敬出名香贡九阍”,落款人单名一个“柔”字。
 
  该册页书法隽秀,线条遒劲,结体自然,章法疏密相宜,气韵流畅。画面兼工带写,人物形象生动,山石草木古意盎然,画风古朴,构图美观,书画合璧,皆为精品。彩图配诗文详细记录了明清时期黎人进山采香时祈神、识香、采香的全过程,为我们还原了清代海南香客以“敲根谛听水沉存”的玄妙方法采香的经过。
 
  《广东新语》中也有记载:“凡采香者必于深山丛翳之中。群数十人以往。或一二日即得,或半月徒手而归。”山高林密,热浪袭人,虎豹盘踞,蛇虫横行,采香人工作环境之恶劣可见一斑。懂得识香辨香的香客们用斧头敲击树干,凭声音就可辨别出香结在何处,“其诀不可得而传”,足见其神秘。运气好的话一两日就能得意而归,背运之时也有可能在密林中寻觅半月而空手而回,其艰辛程度比东北采野山参有过之而无不及。由此可见,采香这一神秘而艰辛的职业既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苦差事,真可谓为嗅一缕香,苦煞采香人。
 
  宋代球形香薰:冻玉凝脂中国白
 
  采香是件苦差,品香可是人间美事。焚香作为古代文人“四艺”之一,极尽风雅之能事。一把古琴一杯茗,黑白对弈夜读经,笔走龙蛇丹青舞,一炷清香助神通。袅袅轻烟中,淡泊而宁静,闲适以自得。要品香就少不得香具,香具造型各异,质地丰富,品香之余兼有赏玩之逸趣,鼻嗅、目赏、手抚、意会,超然物外,神游天际。
 
  在众多的香具形制中,制作精细、质地坚密、晶莹如玉的德化白瓷可谓独树一帜,品格超然。特别是处于创烧时期的宋代德化窑外销瓷器更是难得一见,海南藏家魏希望先生收藏的出土于南海的宋代德化白瓷香薰便能让我们领略宋瓷香具之美。
 
  这尊宋代德化窑白瓷香薰是典型的宋代球形香薰,内径6厘米,通高7厘米。薰炉炉体呈球形,炉盖孔洞为水滴纹样,呈几何状排列,炉身无花纹,造型挺拔,圈足底座,器形完整,造型小巧,仅施素釉,釉色白腻,精致典雅。
 
  德化窑位于今福建德化,故名。作为著名的古外销瓷,德化窑始于宋代,明代后得到巨大发展。由于质地洁白如玉、精巧雅致,被誉为中国白瓷的代表,称之为 “中国白”。德化窑自宋元时起,就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瓷为媒,漂洋过海,远销海外。海南作为南海明珠,海运古道,这些精美绝伦的海捞瓷在海底沉睡千年后浮现香洲,不仅佐证了昔日南海海路贸易之发达,也为沉香故地增添了一抹耀眼的光华。
 
  盘式香插:一线孤烟半世幽
 
  与焚烧香粉、香饼,操作繁杂的香薰相比,专门用于焚烧线香的香插,方便而更易于携带。此外,香插还兼有计时功能。据载,清代文人中盛行一种“诗钟”的文字游戏,即燃一炷香于香插上,参与游戏之人须在一炷香的时限内对出对联,氤氲飘香里抚琴吟诗,燃香静思中一决高下。香插的造型设计多样,既有人物造型,亦有动物题材,也有摹仿实物形态,是历代民间流传最广的焚香用器。
 
  魏希望先生收藏的宋代德化窑白瓷香插,也是出水于南海,其外形为双盘型,外盘撇沿,直径为13.5厘米,沿口呈波浪状,内盘直沿,直径为7厘米,内心为下大上小空心柱状插座,柱高2.5厘米,圈足底座,周身无花纹,器形典雅,仅施素釉,釉色白腻,光彩照人。
 
  雅致的香具,曼妙的香味,不仅为现实生活增色添香,更是文学作品中的“常客”。《西厢记》中就有张生夜读,莺莺红袖添香的美好意境。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目谁家院,高雅生活怎少得了几钱琼脂相伴。夜深人静,月光如水,一方斗室,烛火烁烁,男子品茗夜读,女子淡妆秀颜,玉指纤纤,薄袖轻捋,古琴幽兰,线香孤烟,回眸一笑,暗香盈盈,一缕沉香将千年香道定格在诗情画意的瞬间,使人回味无穷,心向往之。
 
  香道博大,贯穿古今,无论是采香、薰香,还是香料、香具,无不都是以香为媒介,以文化为传承。而海南作为顶级沉香的产地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源远流长的香文化便拥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茂名2024茂商品牌展·红荔伽楠沉香音乐会5月25日正式开幕
茂名2024茂商品牌展红荔伽楠沉香音乐会5月25日正式开幕,历时9天的企业品牌展示及精彩节目即将呈现给各位。届时,将有100多家来

评论2024-05-2970

东莞人为何钟爱莞香?弘扬莞香文化
莞香,是东莞的亮丽名片,也是东莞的重要产业。莞香是以东莞命名的沉香珍品。据历史记载,早在东汉年间,东莞便开始种植莞香树。

评论2024-05-2736

当莞香遇到电商直播,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5月14日,首届抖音好物市集莞香文化节在东莞寮步正式启动,全面开启一场电商浪潮中的文化盛宴。传统与潮流交融,为东莞莞香产业

评论2024-05-20100

华中斗香大会 | 正式启募
华中斗香大会 | 正式启募《梦梁录》中载:焚香、点茶、插花、挂画,四般闲事,不宜累家。作为中华雅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香文化

评论2024-05-1745

打造“中国好沉香” 抖音电商联袂非遗匠人 共绘东莞智造文创蓝图
打造中国好沉香 抖音电商联袂非遗匠人 共绘东莞智造文创蓝图5月14日,抖音电商好物市集中国好沉香活动暨莞香文化节启动仪式在香

评论2024-05-1554

“品味”沉香
  7月11日,北京潘家园沉香艺术生活展开幕。此次展出的展品包含国家级工艺师创作的收藏级艺术品、名家铜炉及老款铜炉、沉水级

评论2024-04-29107

沉香文化将古老与现代融合
  京华时报讯(记者杨菁)8月9日至8月11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沉香文化博览会(以下简称香博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国展)举

评论2024-04-29115

沉香市场“虚火”旺暴露行业标准缺失
  近年来,申城形成了一股小众文化潮流:许多年轻人在闲暇之时,常在家中点一支线香,或者是精油熏香,泡上一壶好茶。在这个圈子里,

评论2024-04-29123

第二十七期“沉香山大讲堂”伽楠香(又称奇楠)能否入药典及食品
第二十七期沉香山大讲堂伽楠香(又称奇楠)能否入药典及食品一直以来,电白素有中国沉香之乡的美誉,而且其沉香历史文化悠久,一

评论2024-04-2963

首届“三月三”茂名伽楠沉香中医药文化交流活动在沙琅镇举行
4月10日至12日,由电白区沉香联合会-沉香协会、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医药卫生大健康委员会沉香产业联合基地主办的首届2024 “

评论2024-04-2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