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佛的一生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创始人,公元前五百余年释迦牟尼出生于北印度迦毗罗卫国,是国主净饭王的太子。成道后,被世
评论2015-09-242438
为什么必须尊重僧人?
僧人以释迦为姓氏,以如来为归宿,以如来的教法为资养色身,以佛慧为生命,以修禅定所得到的快乐为精神食粮。所以不仰仗世俗之人
评论2015-09-232373
何谓“戒疤”,为什么现在又没有了呢?
修行菩萨道者为求受净戒,于戒坛内至诚忏摩后,以香燃烧身体之某部分以供养诸佛、菩萨,此为求受清净戒体而于身上遗留之燃烧痕迹
评论2015-09-232444
工作很忙没时间修行怎么办?
这里存在一个关键的问题:什么是修行?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学佛修行、解脱成佛,不是
评论2015-09-232190
《梁皇宝忏》的缘起及功德利益
《梁皇宝忏》就是《梁皇忏法》亦即是《慈悲道场忏法》,为笃信佛教的梁武帝请宝志禅师与高僧等十人所集,故俗称《梁皇宝忏》。梁
评论2015-09-212757
佛教知识 | 抄经功德
弘一法师说抄经十大利益抄经的殊胜功德抄经不仅赞法、亲近如来,且能摄取福德,受天神庇佑,亦能消灾灭罪。在《占察善恶业报经》
评论2015-09-212384
礼佛有哪些种类?
一,我慢骄心礼自认为自己了不起,身虽然礼拜,心里没有恭敬,表面看来很恭敬,实际内怀我慢;二,唱和求名礼但求名利,诈现威仪
评论2015-09-212310
佛教符号卐卍的区别
卐字来源于古印度梵文,在梵文中读作Srivatsalaksana(音译:室利靺蹉洛刹那),意为胸部的吉祥标志。古时传入中国后,先人将之
评论2015-09-212443
佛教出家年龄
问:佛教出家有年龄限制吗?答:出家就是脱离世俗的身份,进入僧团的组织。僧团是一个以出离生活为基本特征并承担佛法传承使命的
评论2015-09-212306
什么是住持
就是寺院的最高负责人,也叫方丈。事繁莫惧、无事莫寻、是非莫辩,能做好这三点,才是合格的住持。另外说明一点,住持经过升座的
评论2015-09-182294
佛教双手合十背后含藏的宇宙万法
合掌的礼仪,我们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示敬,与人见面也合掌示礼。合掌看似简单,实表深广的佛法。正如佛经之语深
评论2015-09-182262
佛教日常的修持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教的修持应不离生活,生活亦不离修持,所谓:「即生活即修持。」修持的
评论2015-09-182261
教的“五明”
佛教五明(即五大类学问)内容包括五大方面:一是内明:阐述生死涅槃因果,内含人生规律(古人称之为道者);二是因明:辩证法与
评论2015-09-182212
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由释迦牟尼佛所开创的一种宗教,佛教分为佛、法、僧三个基本层次。佛教是教育,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教育。什么是
评论2015-09-182294
佛前供灯照无明
ChaoYinTemple灯是智慧、光明的表征;燃灯供佛始以佛说,是佛门中重要的供养具之一。祈望透过燃灯的说明和意义,能点燃您心中的自
评论2015-09-172324
卍 佛教对神秘感应的现象看法如何
▶具体而言,感应的性质有四种:一、显感显应。 二、显感冥应。三、冥感冥应。四、冥感显应。 一般民俗的静坐也会产生感
评论2015-09-172459
礼拜要注意哪些问题?
1,礼拜时不能站在大殿的中央,因为这是方丈或住持的位置;2,有人礼佛菩萨,不能从其头前经过;3,凡是合掌,不能十指参差、不
评论2015-09-172322
佛教知识| 佛的三身
佛可以住于三种不同的境界之中,起不同的妙用。这三种不同的境界,就是佛的三身。 1.法身 佛通过长期的修行,身心已得到了
评论2015-09-172459
在斋堂吃饭要注意哪些问题?
1,不能呵斥食物的好坏;2,不能私自拿常住食物过乞丐或者喂养其它动物;3,加菜加饭要用手势,不能讲话(斋堂有很多规矩,以后再
评论2015-09-172231
玉雕中为何佛教主题那么多?
云南省瑞丽市祥源翡翠有限公司真正货源地批发,诚招网络微商代理共同发展。本公司承诺不需要代理囤货,无需投资,零风险轻松做事
评论2015-09-17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