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菩萨坐骑及象征意义
福报由供养布施而来,【普贤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如果您读此文受益,请您随手转发,分享法喜,布施法益。同时修行随
评论2015-09-282450
楞严经简介
《楞严经》,佛教经典。又称《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全称《大佛顶如来
评论2015-09-282235
菩萨十地
菩萨十地 行者发菩提心,作度他事业,即是菩萨,然此菩萨,虽发大心,而德学的修养皆不够,不过具名而已。所以菩萨从初发心,虽经
评论2015-09-273023
众生轮回六道的生死根本是什么?
一切众生,所以轮回六道,都是由于淫欲未除,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生死根本,欲为第一,不动淫欲,就没有投胎的事情,所以淫欲是
评论2015-09-271940
中秋节一定要礼拜月光遍照菩萨!
福报由供养布施而来,【普贤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如果您读此文受益,请您随手转发,分享法喜,布施法益。同时修行随
评论2015-09-273084
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略称水陆会,又称水陆道场,悲济会等,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这种法事是由梁武帝的《六道慈忏》(《即梁
评论2015-09-273060
诵经为何敲木鱼
诵经为何敲木鱼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中,木鱼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法器之一,不管是诵经礼忏,还是念佛上殿,都要用到木鱼。很
评论2015-09-261947
为什么说做人难?
难在天资、学问、见识、气度涵养。有天资然后有学问,有学问然后有见识,有了见识然后才有气度涵养。天资不高,学问不广博,见识
评论2015-09-261782
敕修百丈清规
在唐玄宗到宪宗的时候,百丈怀海(720~814)禅师制定了清规。很多人以为禅宗是特别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它标举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评论2015-09-261947
佛教中的吉祥花,你知道吗?
莲花 莲花与佛教的渊源极深,可以说有佛教的地方就会有莲花。我们常看到,佛菩萨或坐或站于莲花台之上,有的掌托莲花,有的手
评论2015-09-261811
双手合十背后的佛学
合掌的礼仪,我们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示敬,与人见面也合掌示礼。合掌看似简单,实表深广的佛法。正如佛经之语深
评论2015-09-262169
诵持《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可罪灭前世业障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是宋朝的不动法师定出来的。不动法师是梵僧,修行密宗的金刚部,功夫很深,所以也称金刚法师。礼:礼拜,顶
评论2015-09-253727
在家人如何修行?
修行人应该把生死二字贴在额头上,每天十二时辰,讨求生死大事才好。如果只是随群逐队,哄哄闹闹过日子,一日忽然死了,阎王老子
评论2015-09-252287
佛前“三炷香,磕三个头”的含义
逢年过节,无论是否皈依三宝,总会有很多人前往寺院烧香拜佛。一般人可能不清楚,在佛菩萨像前,究竟烧几柱香、磕几次头合适,是
评论2015-09-252258
绿度母心咒的功德利益
绿度母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度母,梵名Tara,全称圣救度佛母,我国古代称多罗菩萨、多罗观音,共有二十一尊,皆为观世音菩萨之
评论2015-09-252386
什么是修行人八件大事?
一,拜佛敬佛的德行;二,念佛感佛的恩情;三,持戒履行佛的行为;四,看经明白佛所说的道理;五,坐禅达到佛的境界;六,参禅与
评论2015-09-242229
会错意的“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空在哪四个大呢?不懂佛法的人,会脱口而出:酒、色、财、气,就是四大皆空嘛!其实,这与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根本是
评论2015-09-242151
进入大殿的礼仪
潮音 按照佛门的礼仪,进入大殿应从大门的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
评论2015-09-242318
越追求物质享受,心就越散漫
现在高科技,电脑,尤其是手机,可以上网。我看到许多人,有事没事就拿着手机看微信。可见,这个心不容易调伏。心很散漫,无法安
评论2015-09-24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