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计时
一炷香的时间概念起缘于僧人打坐。 古时,僧人以一炷檀香的燃烧为计时方法,那时标准的一柱檀香燃尽需要半个时辰,即一个小时。虽
评论2016-01-282846
人生充满痛苦和不安的根源是什么
佛陀早就告诉过我们:诸受是苦。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他不禁慨叹:所有众生都有一颗本自具足的菩提心
评论2016-01-281539
般若的妙用
我们在世间上为人处事,都要讲求效能、功用。正如赚钱有什么用?读书有什么用?赚钱不但能解决生活许多问题,而且可以造福社
评论2016-01-281669
佛陀揭秘你此生能遇到善知识的前世因果
【经典原文】若善男子、善女人,种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识,其善知识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王当知!善知
评论2016-01-251496
般若的妙用
我们在世间上为人处事,都要讲求效能、功用。正如赚钱有什么用?读书有什么用?赚钱不但能解决生活许多问题,而且可以造福社
评论2016-01-252803
“六道轮回”背后的惊人真相
我国现存唯一的六道轮回完整雕塑大足石刻六道轮回图每个宗教对人的身后,各有独特的见解;有些宗教认为身后求生天堂是永生之处;
评论2016-01-252574
为何僧人出家要剃度,却又没有戒疤
相信很多朋友在电视剧里都有看到过这样的情节:每次僧人出家,寺院的师父都会给他剃发,然后再用香火在他们的头顶上烧出戒疤,如
评论2016-01-252926
每天学一点佛教知识;什么是礼拜?
一、.什么是礼拜?对着佛像、或心想佛前,五体投地,顶礼稽首。二、什么是赞叹?以偈颂或诗句,赞扬三宝功德,叹美三宝利益。三、
评论2016-01-251673
佛陀留给一切众生的遗嘱
1 《地藏经》是佛门的一部孝经 佛门有三部孝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盂兰盆经》、《地藏经》。孝道是佛法的基础,
评论2016-01-253457
居士礼仪五十条
居士礼仪五十条1、寺庙内的一针一线不得取用。2、不得盗取寺庙的水果。3、入佛堂不得吸烟、穿拖鞋、皮鞋、嚼槟榔或口香糖。4、进
评论2016-01-2111755
佛说这样做就能远离各种人生痛苦
行八正道远离诸苦 【佛经介绍】《杂阿含经》,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为论述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此中的很多名相,为佛教基础,
评论2016-01-214650
佛学知识之“佛教七宝”
佛教七宝指人间最宝贵的七种宝物,不同佛经对其内容说法不同。其中金、银、琉璃、砗磲、玛瑙是公认的,其他二宝有说是琥珀、珊瑚
评论2016-01-214686
双手合十
合掌的礼仪,我们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示敬,与人见面也合掌示礼。合掌看似简单,实表深广的佛法。正如佛经之语深
评论2016-01-2110136
每天学一点佛教知识;横山寺法堂
法堂禅宗门庭,称法堂,他宗称讲堂。法堂者;演说大法之堂也。百丈禅师制禅师之规绳,特重取法堂不立佛殿,而唯树法堂,以此表佛
评论2016-01-215279
了解唐卡需要图像学和深厚的藏传佛教知识
国内专家大师齐聚兰州 共话唐卡艺术如何了解唐卡了解唐卡需要图像学和深厚的藏传佛教知识首都博物馆研究员黄春和首都博物馆研究
评论2016-01-192680
佛教为何反对自杀 都有哪些理由
佛教反对自杀理由,是基于贪嗔痴三毒。如果张国荣懂佛法,他还会选择自杀吗?张国荣自杀了,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生命如此无法承
评论2016-01-192642
东方三圣
药师琉璃光佛也叫饮光如来,据佛教传说,药师佛行菩萨道时,发了十二个大愿,每愿都为了满众生愿,拔众生苦,医众生病.成佛后,他
评论2016-01-191894
关于佛教果位的知识
一般学佛的行人,从努力修行,至因缘成熟时,就可觉悟证果。在佛教的证悟中,可分为小乘的果位与大乘的佛果。小乘的果位有四果;
评论2016-01-192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