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禅院首页 频道列表

石家庄 开元寺

2015-02-03348960

河北石家庄开元寺寺门
  地理位置
  正定开元寺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奉沼改今名。现存的建筑却是显著的唐代风格。与其他寺院的布局不同,开元寺并非采用的对称布局,而是塔和钟楼并列而立,反映了佛教寺院建筑从早期以塔为中心向晚期以殿为中心的过渡情况。至清后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仅存钟楼和须弥塔。
  寺院简介
  钟楼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上布青瓦,通高14米。其大木结构、柱网、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甚至上层木构件还有相当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钟楼是一座两层楼阁,可以登上去,但台阶实在陡峭得很。在二楼可以看到屋顶的木结构和那口大钟。钟楼的屋檐四角也悬有风铃,和正定的其他几座寺庙一样,这里的风铃的铃舌也是四瓣心形的,非常漂亮。
  寺院格局
  这是河北省现存年代最早的一座木结构钟楼,也是北方时代较早的一座。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落架重修。钟楼上挂铜钟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厚15厘米,造型古朴,为唐代遗物。

  须弥塔,又称雁塔,坐落于钟楼西侧。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塔平面为正方形,密檐九级,举高39.5米,塔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像。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宇。每层砖砌迭涩檐,四角悬挂风锋。塔身宽度自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颇似西安唐代小雁塔,是叠涩出檐塔的典型作品。塔内第二层上部原作木斗八藻井,惜已毁坏。今塔内呈空筒式,内壁垂直,上下贯通。第二层以上的八层,虽然各设一方形小窗,但无台阶攀登。
  刹座、仰莲、覆钵均系砖砌,四周置铜境,光亮夺目。其上,系金属质刹杆、宝殊。宝珠多达四枚,显得格外挺拔关于须弥塔建造时代,地方志记载不详,未足凭信。根据现存实物并结合历史记载推断,此塔可能始建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唐乾宁五年(公元898年)重建。后虽经历代维修但依然保持唐代建筑特点。
  须弥塔是正定古城“四塔”之一,是我国建筑宝库的珍贵遗产。1956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文物

  2000年6月在正定城内府前街出土了一巨大赑屃(bìxì)残碑基座,长8.4米,宽3.2米,高2.6米,重107吨。赑屃为龙生九子之长,貌似龟,有齿,力大,好负重。因此其形象经常出现在石碑之下。安置在开元寺里的这座赑屃据说是国内最大的一只,鼻孔象猪,昂着脑袋,形象笨拙而可爱。
  有关专家初步考证,为后唐遗物,距今约1200余年,是研究我国后唐至五代时期历史的重大发现,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是国内罕见的艺术珍品,堪称天下第一。现已移至开元寺内,供游客观瞻。
  赑屃旁边还有几块五代的残碑,碑文还非常清晰,字迹飘逸清秀。
  开元寺的草坪里全是三叶草。
  开元寺古朴雅致,处处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1980年,开元寺进行大规模重修,千年古刹又重放光彩。每天,前来朝拜旅游的海内外人士络绎不绝,不胜其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石家庄 开寿寺
  寺院简介  开寿寺至晚清及战乱年间寺院逐渐消损,后将三尊石像埋在地下,到了九十年代,蒙党中央国务院宗教条例政策的落实

评论2015-02-0361848

石家庄 蟠龙寺
  地理位置  蟠龙寺,位于元氏县蟠龙山上,蟠龙山因山势起伏,蜿蜒曲折,势若龙蟠而得名,蟠龙寺因出而得名。  寺院历史 

评论2015-02-0330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