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与佛有关—张友宪佛教人物艺术展

2014-09-235010
       学术主持:王鲁湘
  策展人: 贾廷峰
  展览时间:2014年9月20日—2014年10月20日
       开幕酒会:2014年9月20日(星期六)下午三点半 展览地点:太和艺术空间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2号院B-10 邮编:100015
  邮箱:taiheyishu@163.com
 
  9月20日下午,“与佛有关—张友宪佛教人物艺术展”在798太和艺术空间隆重开幕。展览展出艺术家张友宪数十幅精心创作的佛教题材绘画作品。

 
  学术主持王鲁湘表示,“与佛有关,与罗汉有关的题材是中国人对自由精神的向往。张友宪作为‘现实罗汉’,用这么多年时间潜心于佛教题材、特别是罗汉题材的创作,他的笔墨本身就是一种‘罗汉道’。在798这样当代艺术氛围浓厚的地方进来罗汉,是一件好事。显然,这‘十八罗汉’已经准备好在这里闹事了,每一个线条都在酝酿这一股‘骚动’。”
 
  张友宪在开幕现场感谢了参与展览的各方人士,“尽管这是我自己的展览,我仍然说这是一个好的展览,这不是王婆卖瓜,一个展览画家只是一部分,只是尽了他的本分,而为这个展览付出的人,他们的工作有时候超越了画家。王鲁湘先生提到佛的传承,佛与中国绘画的关系,讲到我画中笔墨与罗汉的关系,说实话,这是作为画家的我没有想到的东西。
 
  策展人贾廷峰表示,这次展览其实也是他的艺术追求,“现代人的脚步太匆忙了,我们拼命的往前跑,不知道要干什么。我们没有关照我们的内心。在这个时候,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修炼,修炼这颗狂躁的心。通过这次我给张老师做这个与佛有关的展览,也是给我自己上了一课。什么是‘与佛有关’呢?其实就是与你有关,与我有关,与众生有关。这是我展览的初衷。”
 
  佛教来华,是中外文化发展交流史上的大事。历代高僧大德和贤哲的创造性开拓以及朝廷的提倡、民间的播迁,将佛教文化提升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并峙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三大主导文化,传承、引导中华文明向更高的境地迈进,在宗教、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曹仲达、张僧繇、吴道子的出现,在艺术领域将中国佛教绘画艺术的创作不断向高峰推进,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衍至五代、两宋,终臻道释人物画的迅速崛起,持续鼎盛达千年之久,成为佛教艺术至为辉煌的经典时代。
 
  佛教艺术中的罗汉题材在六朝时期已经出现,以五代贯休最为特出,创造出了“罗汉”画的新式样,当时就已有“应真罗汉”的典故。贯休以后,迭经拓展,诞生了相当数量以罗汉题材著称的中国画名家,现代尤以吕凤子所作罗汉最为著名,接续吕凤子,当代以张友宪所作罗汉最为典型,接通了佛教艺术的千古脉气。
张友宪展览作品欣赏
 
 
  张友宪是当代极具创造性才华的中国画家,上世纪80年代后,不断致力于佛教题材、神话题材的绘画创作,尤其是罗汉题材,用功尤剧。他在罗汉中融入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觉解,对人生、世界的深刻感悟和体验,意象幽邃深密,成为画家内在心象的真实表达。由于对罗汉的如此入迷,以致于张友宪出现自己与众菩萨行走于空中的梦境,绘画创作中也不时出现神奇的现象。也许是存在的不同世界引发的感应,才使张友宪出现同步进行、自我实现的幻觉、幻象,使画面呈现出极为难得的“仙气”、“禅气”和“灵气”,作为成为自家心性、秘密藏、如来藏的揭显,接通了海洋般汹涌澎湃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原初本相。
 
  画性关乎神明,关乎文明的变化与自家心性本体的内在澄明,张友宪通过自我心性的不断觉解,通过对内在精神意象和文化的不断领会,在佛教绘画、罗汉题材中努力拓展新领域,为现代人物画带来了深刻的观念内容和精神内容,从画性、笔性、心性中祛除当下的浮躁、虚妄、遮蔽与无明,构建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时空、心性与本体、过去与未来浑融一体的整体性存在。
 
 
  张友宪由黄宾虹、吕凤子、刘海粟、亚明、董欣宾而上溯石涛、陈洪绶、吴镇、倪瓒、李公麟、贯休、顾恺之,越明清而宋元、隋唐、六朝,强力完成了对传统笔墨语汇的继承和变革,形成了独特的笔墨语汇,长线大皴,创建出阴柔灵秀、沉雄劲健的笔墨风格特色。通过赋予笔墨以灵性,赋予佛教人物画以现代强劲的视觉冲力,为中国画笔墨形式注入了新的生命和灵魂,无疑为当代中国画带来了新的绘画因素,具有提振当下的文化新感触。
 
  张友宪以觉醒的笔墨、觉醒的文化、觉醒的中国人文精神,将21世纪的中国画推进到新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视野之中,呈现出传统文化辉光的苏醒和复活。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迈出新步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5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

评论2025-09-0853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2025年6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第一

评论2025-09-0860

《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 担任住持须具备这些条件
(2024年10月13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一条 为了规范汉传佛教教务管理,维护汉传佛教寺院主要教职人

评论2025-09-08112

印广教核心理论“一心三藏”是邪见邪说
一心三藏一词是明朝交光法师和近代圆瑛法师对楞严经科判时的总结整理,彰显楞严一真法界圣义,而印广法师标新立异,以偏概全,倡

评论2025-08-13193

印广法师弟子对《楞严经》的严重误解整理汇总
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印广法师弟子号称代佛传法,处处以大法自居,独尊《楞严经》《法华经》两部经典,以一心三藏一念

评论2025-08-13346

《楞严经》对印广邪师的惊人预破!
1. 破斥印广及弟子宣扬无情成佛,《楞严经》的惊人预破: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

评论2025-08-13364

云居山真如禅寺第二届“真如禅·禅林笔鉴”书法抄经班报名中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为秉佛陀慈悲济世本怀,承祖师护国利生遗风,云居山真如禅寺国际禅修

评论2025-08-05197

中国佛学院举办赵朴初研究学术研讨会,共探佛教中国化发展路径
为深入研讨赵朴初居士的思想与实践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深远影响,2025年7月19日,中国佛学院在凤凰岭校区成功举办赵朴

评论2025-08-05196

第二届观音文化节七大亮点抢先看,诚邀共赴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
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动宗教中国化的政策指引下,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积极践行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佛教的要求,

评论2025-07-09404

昌鉴法师爱国诗偈书法巡回展启幕
2025年6月29日,连云港市花果山海宁禅寺昌鉴法师爱国诗词书法作品巡回展,在海州区民主路老街大华文化交流中心拉开帷幕。连云港

评论2025-07-0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