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经是用铁笔在贝多罗树叶或棉纸上所刻写的佛教经文,世界现存贝叶经总量不过千部,素有“佛教熊猫”之称,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西藏存量约占到六至八成左右。西藏迄今保存有梵文、藏文和巴利文等贝叶经古写本,多属孤本、善本、珍本类品,是研究古代西藏文化、语言文字、佛教、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原始资料。流传在中国的《贝叶经》少之又少,仅在镇平菩提寺、西安大雁塔、峨眉山、普陀山、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处存有少量版本,如今贝叶经收藏属于极高端人群,其价格始终处于上升状态。近年来,贝叶经现身民间只有两次,除了2008年3月,香港汉荣书局有限公司董事长石汉基先生与母亲刘紫英女士手捧《贝叶经》亲自送到西樵山宝峰寺,让宝峰寺从此拥有了镇寺之宝,再就是2010年10月,此珍贵的佛教文化遗产现身首届南海民俗文化节。
清代贝叶经 115cm*67cm(图片由商家提供)
贝多罗树形状很像棕榈树,贝叶是承载历史文化走向光明的一片片神灵圣物。特别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因为自古以来,傣族社会所有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全靠用一片片贝叶作记录世代相传,因此傣族人民把贝叶经视为全民族的宝贵财富加以保护。历史上每座佛寺里都有一个藏经阁,所有的贝叶经都要统一保管在这里,由佛爷、和尚严格看管。未经寺主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这里带走经书。对贝叶经的管理也很严格,凡佛教经典内容的贝叶经是不允许个人带出佛寺藏入私人家中的。所以,很少出现贝叶经在佛寺里流失的现象。这件清代贝叶经年代久远,保存良好,品相完美,书写精湛,是现今发现的贝叶经中极富代表意义的精品,这样的宝贝本身难以估算她升值空间,加上宝贝书刻精美,意义非凡,确实值得倾情收藏。

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迈出新步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5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
评论2025-09-08304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2025年6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第一
评论2025-09-08307
印广教核心理论“一心三藏”是邪见邪说
一心三藏一词是明朝交光法师和近代圆瑛法师对楞严经科判时的总结整理,彰显楞严一真法界圣义,而印广法师标新立异,以偏概全,倡
评论2025-08-13411
《楞严经》对印广邪师的惊人预破!
1. 破斥印广及弟子宣扬无情成佛,《楞严经》的惊人预破: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
评论2025-08-1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