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线河北讯 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遗址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考古发现,出土的大量佛教造像拥有中亚人样貌特征,呈现出“胡化”的倾向,印证了在开放的北齐时期,邺城佛教文化国际交流往来十分频繁。
河北省临漳县境内邺城曾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6个朝代都城,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誉。据史料记载,东魏、北齐时期,统治者尊崇佛教,邺城作为全国佛教中心,当时有寺院900所、僧尼8万余人,为中国佛都。
2012年3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成的邺城考古队在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遗址抢救发掘一处佛教造像埋藏坑遗迹,出土佛教造像及残片2895件(块)。专家称,此次发现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年代之久,是新中国考古史上出土佛教造像数量最多的一次。
这批造像时代跨越北魏、东魏、北齐和唐代。大多数是汉白玉造像,少数为青石造像。多数为背屏式造像,另有部分单体圆雕的佛像和菩萨像。绝多数造像保存有较好的彩绘和贴金痕迹,艺术价值很高。为研究我国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佐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何利群博士介绍,经研究,这批出土的大量佛教造像拥有中亚人样貌特征,呈现出“胡化”的倾向。从一个侧面透露出在开放的北齐时期,邺城佛教文化国际交流往来十分频繁。
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迈出新步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5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
评论2025-09-08151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2025年6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第一
评论2025-09-08149
印广教核心理论“一心三藏”是邪见邪说
一心三藏一词是明朝交光法师和近代圆瑛法师对楞严经科判时的总结整理,彰显楞严一真法界圣义,而印广法师标新立异,以偏概全,倡
评论2025-08-13297
《楞严经》对印广邪师的惊人预破!
1. 破斥印广及弟子宣扬无情成佛,《楞严经》的惊人预破: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
评论2025-08-1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