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条件比较稳定、信徒需求层次多重、僧团文化素养较高、社会交往更加复杂,是都市佛教的最大特点。
都市佛教贴近社会,能最大程度地接近民众,从而在社会上中产生更大的影响,直接发挥宗教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作用,这符合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宗旨。但另一方面,生活于都市中的佛教僧团,比较容易受到社会风气薰染而产生世俗化倾向,过度受社会物质欲望的影响便会不利于僧众的自身修行。因此都市佛教的发展要求对僧众的自律更加严格,如若不然反而会对佛教的自身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都市佛教尤其应该积极继承“以戒为师”的优良传统,要坚持“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方针,在积极入世弘化的过程中,在方式、方法上要随顺众生的时代之缘、根机之缘、环境之缘;但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作为佛教徒的修学宗旨不能有丝毫改变。在保持终极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度化众生、引领社会的形式可以千姿百态、千变万化。本着这一原则,方可避免都市佛教在商业化大潮中出现的世俗化、庸俗化倾向,保持佛教寺院和僧团的纯正性。
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迈出新步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5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
评论2025-09-08153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2025年6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第一
评论2025-09-08150
印广教核心理论“一心三藏”是邪见邪说
一心三藏一词是明朝交光法师和近代圆瑛法师对楞严经科判时的总结整理,彰显楞严一真法界圣义,而印广法师标新立异,以偏概全,倡
评论2025-08-13300
《楞严经》对印广邪师的惊人预破!
1. 破斥印广及弟子宣扬无情成佛,《楞严经》的惊人预破: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
评论2025-08-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