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台湾藏家慷慨捐赠 唐代古佛塔漂泊多年将回家

2013-11-256130


刘氏等造石佛塔

  多年前,它流失海外,居无定所。20多年前,它被台湾知名企业家叶景成先生从海外买下,安身宝岛。近日,由台湾知名人士捐赠大陆的一座唐代“刘氏等造石佛塔”经过两岸专家合作鉴定,被确定出自我省蒙城县。历尽磨难,这件流失海外多年的千年佛塔将于近期回归家乡。

  专家为千年佛塔寻根

  11月18日,安徽博物院院长朱良剑率队赴天津武清区参加一场特殊的文物鉴赏会。鉴赏会上,一尊唐代“刘氏等造石佛塔”被确定为安徽流失海外多年的珍贵文物。这意味着,经历漫长岁月的等待,这件珍贵文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

  我省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安徽博物院副院长李治益介绍,这座“刘氏等造石佛塔”是今年年初,由台湾知名人士叶景成捐赠回大陆的。当时叶景成共捐赠了32尊收藏多年的佛首、佛像等,并提出希望让这些佛首等文物尽快“身首合璧”的愿望。这些文物临时存放地天津市武清区随即启动了为佛首、佛塔寻根的工作。不过,这32尊佛教文物全部是多年前流失出境,很多缺少“身份信息”,为它们寻根相当不易。

  今年8月,在我省举办的一次皖台文化交流期间,叶景成向我省有关方面透露,他认为这座“刘氏等造石佛塔”可能出自安徽,这引起了我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省文化厅的组织下,安徽博物院组成专家组启动了对这尊佛塔的“寻根”工作。

  铭文透露家在何方

  李治益告诉记者,为“刘氏等造石佛塔”寻根最重要的线索来自佛塔本身。

  “在佛塔塔身的侧面,刻有数行的铭文,其中最关键的一句,提到了‘亳州山桒(sāng,即‘桑’)县’这个地名。根据铭文记录,出席佛塔落成仪式的一个重要人物是亳州山桒县丞。”李治益解释,县丞也就是县令的副手。而在唐中期之前,今天的亳州蒙城县就叫“亳州山桒县”。这段铭文记录了佛塔建造的“出资人”和建造经过,为确定佛塔的“出身地”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经过文物专家研究,这座佛塔的形制、造像风格也非常符合唐代佛塔的特征。而佛塔究竟出自什么年代,专家还是从铭文中找到了答案。“在铭文中,我们发现了非常标志性的‘武周新字’,这对确定佛塔的年代非常有帮助。”安徽博物院策划交流部副主任卞坚解释,“武周新字”也就是武则天时期造的字,一直沿用到唐文宗开成二年被正式废止。铭文中出现“武周新字”意味着这座佛塔年代的上限不可能早于武则天时期。而“亳州山桒县”经过专家考证,在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正式改名为“蒙城县”,这也就意味着这座佛塔的年代不可能晚于唐玄宗天宝元年。最终专家判断,这座佛塔的年代应该在武则天当朝之后的载初元年(公元690年)到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之间。也就是说,这尊佛塔至少有1200多岁。

  珍贵佛塔我省罕见

  最终这尊佛塔究竟家在何方,还要经过两岸专家共同鉴定。在11月18日召开的佛塔鉴赏会上,天津方面邀请了金申、周学文、林保尧、陈奕恺等海峡两岸多位佛教文物鉴定专家对“刘氏等造石佛塔”进行鉴定。安徽博物院则向专家提供了经过多方考证的佐证材料。经过仔细鉴定,两岸专家一致得出结论,认为这尊“刘氏等造石佛塔”应出自蒙城。

  按照叶景成先生的意愿,只要能够确定文物出处,就能接文物回家。今年7月,32件文物中,一座明代石造佛坐像已经被河南驻马店第一个接回了“家”。而一旦这尊佛塔“回家”,它将成为我省近年来迎回的最具重量级的珍贵文物。

  与今天留存下来的佛塔不同,这座“刘氏等造石佛塔”身高1.01米,宽67.5厘米,全身石灰岩打造。李治益解释,唐代佛塔有底座、有塔顶,这件文物应该是唐代石塔的塔身部位。佛塔上有蹲狮和力士护法像,造型优美流畅。佛塔中间应该是一个佛龛,不过由于年代久远,龛中佛像已经遗失。

  李治益告诉记者,经过考证,在唐代皖北地区佛教非常盛行,寺庙佛塔很多,这座佛塔应该是私人建造祈求平安。但由于我省古时多战乱和自然灾害,保存到今天的唐代佛塔非常稀有,“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蒙城地区已经没有发现唐代的地面文物了”。

  明年春节后有望回家

  在18日的“两岸专家佛塔鉴赏会”后,天津市武清区向安徽博物院转送了《专家意见书》。而根据捐赠人叶景成先生的意愿,这尊“刘氏等造石佛塔”将尽快回归故乡。

  李治益告诉记者,这尊“刘氏等造石佛塔”最快将在春节后“回家”,并安放在安徽博物院,向市民公开展出。(实习生韩佳佳 记者刘媛媛)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202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落下帷幕“金莲花”奖各绽其华
海右慈云,岱宗巍峨;讲席再启,法音畅和。9月24日下午,为期4天的202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山东青州广福寺闭幕。金莲花奖获奖名

评论2025-09-25240

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迈出新步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5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

评论2025-09-08298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2025年6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第一

评论2025-09-08299

《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 担任住持须具备这些条件
(2024年10月13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一条 为了规范汉传佛教教务管理,维护汉传佛教寺院主要教职人

评论2025-09-08326

印广教核心理论“一心三藏”是邪见邪说
一心三藏一词是明朝交光法师和近代圆瑛法师对楞严经科判时的总结整理,彰显楞严一真法界圣义,而印广法师标新立异,以偏概全,倡

评论2025-08-13410

印广法师弟子对《楞严经》的严重误解整理汇总
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印广法师弟子号称代佛传法,处处以大法自居,独尊《楞严经》《法华经》两部经典,以一心三藏一念

评论2025-08-13540

《楞严经》对印广邪师的惊人预破!
1. 破斥印广及弟子宣扬无情成佛,《楞严经》的惊人预破: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

评论2025-08-13502

云居山真如禅寺第二届“真如禅·禅林笔鉴”书法抄经班报名中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为秉佛陀慈悲济世本怀,承祖师护国利生遗风,云居山真如禅寺国际禅修

评论2025-08-05278

中国佛学院举办赵朴初研究学术研讨会,共探佛教中国化发展路径
为深入研讨赵朴初居士的思想与实践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深远影响,2025年7月19日,中国佛学院在凤凰岭校区成功举办赵朴

评论2025-08-05264

第二届观音文化节七大亮点抢先看,诚邀共赴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
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动宗教中国化的政策指引下,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积极践行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佛教的要求,

评论2025-07-0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