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招生|北大佛教文化艺术考古班,顶级学者授课!

2024-06-131950
 和顶级学者、考古学家,开启探寻两千年东方智慧的沉思之旅,从可感可知的佛教遗存中,探寻佛教艺术之美,体悟佛教思想文化,领会佛法的真谛!
佛教传入中国,历经千年兴灭演进,留下大量的石窟寺、佛寺遗迹,创造出为数众多的精美造像、壁画等佛教艺术珍宝。这些佛教遗存是中国两千年佛教文化最真实的载体,通过丰富多元的艺术手法去建立人和佛之间的关系,传达不同时期的佛教思想和观念,记录下人对宗教的思考。
从不同的佛教文化艺术形态中,可以反观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与多种文化元素的交流融合,改变了佛教的原初面貌,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信仰形式,丰富了中国人的文化体系、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
佛教考古,通过对佛教遗存的发掘与研究,并结合历史文献,重建和恢复了佛教历史文化原貌,更新了世人对佛教历史和思想的认识,构建起更为全面、系统、清晰的佛教文化世界。
从佛教考古的视野看佛教艺术,对于我们理解佛教思想文化,认识中国文化,理解人文艺术,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北京大学佛教文化艺术考古研修班,依托北大在考古学、宗教学、哲学、艺术学、语言学、历史学等领域的深厚积淀和领先优势,汇聚权威专家、知名学者,带大家深掘梵迹,从石窟、造像、壁画、建筑、典籍等佛教遗存中,探寻佛教艺术之美,体悟佛教思想文化,领会佛法的真谛,从中拓宽思维、汲取智慧、激发灵感。
本期课程将是一次突破现有学科体系的创新式、沉浸式学习体验,也将是一次高质量的、成体系的知识交付。田野教学作为北大考古育人体系的核心环节,课程也继承了北大考古田野教学的这一传统,采用“课堂+田野”的教学模式,对佛教文化艺术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探讨和剖析,相信大家通过本次学习,将会收获系统的认知与思考方法,让碎片知识找到根脉。
2024年11月,北大考古邀您一起踏上探寻两千年东方智慧的沉思之旅,沉浸式体悟佛教文化艺术之美!
 
主办单位
批准单位:北京大学
承办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审批编号:北大培训20231911号
官微查证:“北大考古学堂”微信公众号
 
招生对象
✔  希望正确理解佛教思想文化、佛教艺术、佛教中国化发展脉络的社会在职人士;
✔  对石窟、造像、壁画、寺院建筑有浓厚兴趣,并有意深造的各行业各领域人士;
✔  寺院管理者及相关从业者,文化、艺术、创意等领域相关从业者;
✔  希望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以提升自身精神境界和综合素养的社会在职人士;
✔  想在佛教文化艺术里获得力量、疗愈内心、安顿自我的人,渴望突破自我、保持思维更新、认知升级的终身学习者,限额30人。
 
课程体系
第一模块丨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
印度佛教思想
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
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中国佛教哲学
人文宗教与佛教中国化历程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格局
第二模块丨古代寺院建筑
佛教思想与建筑空间
印度佛塔
中国汉地佛塔
龟兹佛教寺院与寺院生活
古代丛林寺院的演进过程
佛教园林
第三模块丨佛教石窟
石窟艺术中的佛教思想
佛教石窟与古代寺院生活
印度佛教石窟
神秘独特:西域石窟
鲜艳动人:敦煌石窟
石窟走廊:河西石窟
气势宏伟:云冈石窟
极致之美:中原石窟
融合之美:南方石窟
第四模块丨中国古代佛造像
佛教造像的思想世界
佛像起源与印度佛像
犍陀罗佛教艺术
异彩缤纷:南北朝佛教造像艺术
盛世气象:隋唐佛教造像艺术
写实自然:宋元佛教造像艺术
汉藏交融:明清佛教造像艺术
第五模块丨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西域石窟壁画
北朝至盛唐的佛教美术
敦煌壁画里的漫天神佛
绘画里的禅宗世界
寺庙壁画里的佛国世界
第六模块丨佛教艺术经典细读
敦煌艺术经典细读
云冈艺术精讲
经典佛寺壁画细读
第七模块丨佛教艺术观看之道
佛教考古与年代判断
石窟记录与阅读方法
佛教绘画观赏之道
第八模块丨田野教学:佛教艺术踏查
佛教艺术圣地探幽
敦煌艺术踏查
云冈艺术踏查
经典寺院建筑踏查
寺院壁画踏查
注:以上为招生介绍,实际执行课表以开课通知为准
 
导师团队
研修班由北京大学、敦煌研究院、云冈研究院等权威专家、知名学者联袂授课,多学科、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解读佛教文化艺术源流与演变历程,及众多佛教艺术精品。
因篇幅有限,不在此对授课导师一一罗列,详情欢迎来电或微信咨询。
王邦维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
李四龙
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佛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宗教局宗教工作特聘专家
李 凇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杭 侃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冈研究院院长,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委会主任
赵声良
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合作主任主任
王 颂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李静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罗文华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
魏正中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韦 正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边疆考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王 云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史系副主任
彭明浩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宗教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委会委员、考古年代学专委会委员
 
研修安排
学      制:1年(5次课)
开学时间:2024年11月
结业时间:2025年8月
课程安排:每2个月授课1次,每次4天左右(含周六日)
授课地点:北大燕园
踏查地点:敦煌、大同
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重视“田野教学”是北大考古自1957年以来一直坚守的传统。在教学方式上,除了北大燕园的学者讲堂,我们还将走进佛教考古现场。
本期课程选定了敦煌、大同,作为重要的教学基地和研究对象。采用“课堂+田野”的教学模式,完成探寻两千年东方智慧的沉思之旅,沉浸式体悟佛教艺术的美!
如遇特殊原因,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课程调整安排将提前通知。
 
结业证书
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并考核通过者,北京大学将颁发结业证书,证书统一编号,该证书纳入北京大学非学历教学学籍管理系统,北京大学官网查询验证。
入学申请
报名申请丨填写《报名表》提交报名
邮箱:kaoguxuetang@pku.edu.cn;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领取《报名表》
审核缴费丨报名材料提交学院,审核通过后,发放《缴费通知书》;学员收到《缴费通知书》,按期缴费至北京大学账户;
录取入学丨缴费完毕后,发放《录取通知书》;凭《录取通知书》,按规定日期报到入学。
 
研修缴费
北京大学缴费汇款账户信息:
户   名:北京大学
账   号:0200 0045 0908 9131 151
开户行:工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
 
咨询方式
报名咨询丨
马老师 18201165777(同微信)
报名邮箱丨kaoguxuetang@pku.edu.cn
教学咨询丨
苗老师 010-62750531
学院网址丨archaeology.pku.edu.cn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2025厦门国际佛事用品春季展盛大启幕
当鹭岛春风邂逅千年古韵,这座海上会客厅再次向世界敞开怀抱。2025年4月18-21日,2025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春季)展览会在厦门国

评论2025-04-1961

江西黄龙禅寺举行黄龙宗始祖慧南禅师圆寂956周年纪念活动
2025年4月14日(农历三月十七),是黄龙宗始祖慧南禅师圆寂956周年的纪念日。作为黄龙宗祖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的黄龙禅寺

评论2025-04-1958

浙江温州天护讲寺发布天台学研习所2025年居士班招生简章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佛教中国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浙江温州大罗山佛学文化研究院第十六届中华传统文化天台学研习所开

评论2025-04-07105

东方山第十二届开茶节圆满举办
2025年3月30日,东方山佛教协会在法藏寺圆满举办第十二届开茶节。此次活动坚持佛学为体,世学为用,以药师琉璃心,东风启香茗为

评论2025-04-07383

2025博鳌论坛宗教分论坛引领全球佛典数字化热潮
从福建泉州港到如今海南自贸港的量子通信,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到今日的数字丝路,数字时代互联互通已成为拉紧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新

评论2025-04-07594

中国佛学院举行护持佛牙舍利赴泰国供奉分享表彰会
2025年3月17日,护持佛牙舍利赴泰国供奉分享表彰会在中国佛学院凤凰岭校区举行。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明海法师、副院长清远法师

评论2025-03-24116

苏州重元寺、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观世音菩萨圣诞活动圆满举行
重元寺观世音菩萨圣诞活动馥郁香台辉慧日庄严宝界拥祥云2025年3月18日(农历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殊胜日苏州重元寺庄严启

评论2025-03-24169

农历二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圣诞暨大乘妙法莲华经胜会庄严启建
视频制作:大菩文化2025年3月18日-22日(乙巳年二月十九至廿三),上虞区通泽寺庄严举行观世音菩萨圣诞大乘妙法莲华经胜会。3月18

评论2025-03-24172

普陀山普济禅寺乙巳年二月十九观音香会期祈福活动安全有序
普陀山普济禅寺乙巳年二月十九观音香会期祈福活动安全有序二月十九早课道慈大和尚拈香祈福早课祈福法会现场早课祈福法会现场早课

评论2025-03-24454

道慈大和尚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宗教界小组讨论中的发言
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回顾过去一年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对今年工作作出了部署,令人振奋,体

评论2025-03-2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