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帕松列龙庄勐: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03-156400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4日下午3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帕松列龙庄勐,提交了关于传承历史和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案。

 
帕松列龙庄勐在提案中指出,在传承傣族民族语言文字方面,南传佛教僧团可以“辅助双语教学”、“辅助做好宣传资料双语互译的工作”、“配合做好傣族传统、风俗保护的工作”。

 
帕松列龙庄勐关于传承历史和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案

 
云南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西双版纳、德宏、临沧、普洱、保山的傣族、布朗族,和部分佤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不仅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而且有与民族文化紧密交融的南传佛教信仰,使南传佛教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发挥积极影响力。

 
一、云南省的傣族、傣文历史渊源

 
西双版纳南传佛教信教群众以傣族、布朗族,和部分佤族、德昂族、阿昌族居多,德宏、临沧、普洱、保山以傣族,和部分佤族、德昂族、阿昌族居多。南传佛教经文传入云南后,用巴利语音念诵佛经,用傣文记录佛经。傣语是傣族使用的语言,傣文是傣族、布朗族共同使用的文字,南传佛教在上千年与傣族文化融合发展中,寺院曾长期被百姓当做学校,形成年满十一二岁的傣族男童需出家为僧到寺院学习文化,即“佛寺即学校,法师即老师”的傣族习俗,直到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后,适龄儿童开始接受国民教育,因此根植于傣族文化土壤中的南传佛教,应积极探索如何传承和保护傣族文化,延续傣族语言文字的教学。

 
2017年1月2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经典文献的保护和传播,做好少数民族经典文献和汉族经典文献互译出版工作。”只有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少数民族文化才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融;只有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才能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发挥少数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用。

 
二、傣语、傣文在傣族地区现实情况

 
傣族语言文字是傣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傣族佛经、历史、文学等均用傣文记载、传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激发傣族年轻人对傣族语言文字的重视,西双版纳曾在学校中开展过傣汉双语教学,南传佛教界也利用假期在寺院开展傣文公益培训班。

 
国家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让民族地域文化与中华多元文化紧密融合,这原本是很好的文化发展方式,却也出现令人堪忧的问题:第一,年轻一代对傣语学习无热情,很多年轻傣族不会傣语傣文。第二,在用傣族语言文字做双语宣传展示时,出现语言文字使用不正确的情况。如,路标、宣传标语中的傣语使用不规范导致词不达意。不学本民族语言文字,不了解本民族文化,会阻碍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傣族语言文字如何在年轻一代中传承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南传佛教僧团传承傣族民族语言文字的对策建议

 
(一)、辅助双语教学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期,适龄儿童开始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南传佛教界培养出一批穿着袈裟接受国民教育的僧才,最高教育水平已有博士生,他们系统掌握了通用语言、规范文字,也通过在寺院学习傣语傣文,提升双语能力。

 
南传佛教界希望以“不传播南传佛教信仰,仅为传承傣族语言文字为目标”,向社会各界开设傣语傣文,辅助做好双语教学,帮助百姓提升双语能力。

 
(二)、辅助做好宣传资料双语互译的工作

 
南传佛教僧团可以辅助当地的宣传部门,做好双语资料的编译工作,翻译为百姓能听得懂、看得懂的语言文字,如政策法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译为傣语版等。

 
(三)、配合做好傣族传统、风俗保护的工作

 
傣族书籍记载了上千年的傣族文化,保护典籍也是传承傣族文化的一种方式,南传佛教界可以配合有关机构做好傣族典籍译为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傣族文化。同时,也会对尚有少部分边接受义务教育,边按傣族习俗出家的男孩做好引导,教导少年儿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严格遵守学校管理,以佛教规范自身行为,在保障学业的前提下,在寺院学习傣语傣文,为保护和传承傣族文化打下基础。

 
作为既是少数民族又是宗教人士的南传佛教僧团,希望能深入挖掘和传承傣族文化,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提升自身素养,提升对整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认知,发挥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的积极作用!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迈出新步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5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

评论2025-09-0852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2025年6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第一

评论2025-09-0858

《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 担任住持须具备这些条件
(2024年10月13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一条 为了规范汉传佛教教务管理,维护汉传佛教寺院主要教职人

评论2025-09-08112

印广教核心理论“一心三藏”是邪见邪说
一心三藏一词是明朝交光法师和近代圆瑛法师对楞严经科判时的总结整理,彰显楞严一真法界圣义,而印广法师标新立异,以偏概全,倡

评论2025-08-13192

印广法师弟子对《楞严经》的严重误解整理汇总
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印广法师弟子号称代佛传法,处处以大法自居,独尊《楞严经》《法华经》两部经典,以一心三藏一念

评论2025-08-13344

《楞严经》对印广邪师的惊人预破!
1. 破斥印广及弟子宣扬无情成佛,《楞严经》的惊人预破: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

评论2025-08-13363

云居山真如禅寺第二届“真如禅·禅林笔鉴”书法抄经班报名中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为秉佛陀慈悲济世本怀,承祖师护国利生遗风,云居山真如禅寺国际禅修

评论2025-08-05196

中国佛学院举办赵朴初研究学术研讨会,共探佛教中国化发展路径
为深入研讨赵朴初居士的思想与实践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深远影响,2025年7月19日,中国佛学院在凤凰岭校区成功举办赵朴

评论2025-08-05196

第二届观音文化节七大亮点抢先看,诚邀共赴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
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动宗教中国化的政策指引下,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积极践行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佛教的要求,

评论2025-07-09404

昌鉴法师爱国诗偈书法巡回展启幕
2025年6月29日,连云港市花果山海宁禅寺昌鉴法师爱国诗词书法作品巡回展,在海州区民主路老街大华文化交流中心拉开帷幕。连云港

评论2025-07-0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