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金庸遗体在香港宝莲寺火化 一缕青烟带不去他留下的佛学启迪

2018-11-157730

  金庸先生的去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沉痛追思。不少名人都参加了金庸先生的丧礼。13日,宝莲寺上空飘起的一缕青烟,似乎带走了这位文坛宗匠留给人间的最后一丝念想。

  作为一位在佛学上颇有造诣的文学家,金庸先生带给我们的可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那么关于这一丝悲情,我们能不能用他带给我们的智慧,去理解甚至转化呢?禅风君尝试解读一下。

  金庸先生本名查良镛,1955年以金庸笔名发表《书剑恩仇录》之后,开始以笔名为世人所周知。香港文评家林以亮曾这样评价金庸小说的影响力:“凡有华人的地方,便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近日,由金庸先生生前创办的明河社出版有限公司,亦即合法代理金庸先生所有作品版权的香港注册公司透露,金庸先生的丧礼依照他本人的遗愿,以私人形式举行。

  因其这一遗愿,11月13日出殡时,只有部分人士应邀参加丧礼。更多人则赠花圈挽联以纪念金庸先生。无论是否出席参加丧礼,对于金庸先生的去世,人们都充满了悲痛。

  追思金庸先生,不少朋友开始回味他的著作。在金庸先生的这些著作中,不少地方都透露出金庸先生深厚的佛学修养。而这里,也蕴藏着他对人生诸苦的看法。

  小弟勉力脱此八苦,说来惭愧,勉能渡己,不能渡人。这“怨憎会”的苦,原是人生必有之境,宿因种种,该当有此业报,众位师兄、师弟见我偿此宿业,该当为我欢喜才是。

  而人们最为感怀良多的,其实是《神雕侠侣》里,程英对陆无双所言:“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这番话也写在了金庸馆发放给前来吊唁的市民们的纪念册扉页上。这本纪念册最后一页的结束语,同样是来自《神雕侠侣》中的台词:“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

  厚积才能薄发,金庸先生在小说里,道尽了人生八苦,以至于人们在品味这些话语时,都难说究竟是在缅怀悼念,还是借这些话来劝慰自己。而在那些话背后,是金庸先生深厚的佛学功底。

  金庸先生学佛,不仅仅把心得表现在小说里,更是在封笔不写武侠小说之后,将其学佛心得写成了一篇《谈色蕴》,深刻阐明其佛学理解。

  人为何会痛苦?为何在看到宝莲禅寺上空那一缕青烟时,我们会怅然若失,乃至涕泪交加?在文中,金庸先生说:“人身由无常的东西组成,人身自然无常。无常就会痛苦。”

  生死是每个人最终都不得不面临的问题,色身终究是无常易坏的。对于身的执取,倘若我们无法放下,难免痛苦。那么,解决痛苦的办法呢?

  金庸先生文中说:“人的一切痛苦,来自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作用。所以首先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认识从正确的观察而得到。”

  在观察身心之后,就不难发现,我们的很多痛苦,是来自我们对身心的不理解,不如实知,来自种种贪欲、嗔恨与愚痴。

  因此,金庸先生认为,从佛法中获得解脱自在,并将这份自在带给人们,是最有价值的事情。甚至说:“自己得到自由,也要帮助别人得到自由,这是人生的目的。”可见其悲心所在。

  他说:“我写完十五部武侠小说不再写,也与相信佛理有关联,此为适可而止。年纪大了,适当时候收手去也。”在看了他的这番佛学认识之后,再读这一句“封笔感言”,禅风君读出了金庸先生的洒脱自在。

  金庸先生从1955年开始发表《书剑恩仇录》,到1972 《鹿鼎记》连载完毕,宣布就此封笔不写武侠小说,写了十八个年头。十八年是一代青春,打磨出十五本令后人难以企及的武侠巅峰。

  从《书剑恩仇录》探讨的民族大义,儿女情长,到射雕三部曲,关于人的成长与侠义精神的探索,再到《天龙八部》等书里流露的悲天悯人,最后以《鹿鼎记》的洒脱圆融封笔,金庸先生的十八年创作历程,也是他的心路历程。

  很难想象,没有佛法智慧的滋润,十八年的风风雨雨,金庸先生如何不断升华,在巅峰之上,又创巅峰;又如何在声誉达到极致时,洒脱抽身。

  “大闹一场,悄然离去”。金庸先生离去了,但他作品中流露的智慧,如同空谷绝响,余音不绝。禅风君衷心祝愿金庸先生能得到他视为最有价值的解脱自在,也祝福广大读者,能得到同样的清凉自由。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202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落下帷幕“金莲花”奖各绽其华
海右慈云,岱宗巍峨;讲席再启,法音畅和。9月24日下午,为期4天的202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山东青州广福寺闭幕。金莲花奖获奖名

评论2025-09-25240

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迈出新步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5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

评论2025-09-08303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2025年6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第一

评论2025-09-08306

《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 担任住持须具备这些条件
(2024年10月13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一条 为了规范汉传佛教教务管理,维护汉传佛教寺院主要教职人

评论2025-09-08328

印广教核心理论“一心三藏”是邪见邪说
一心三藏一词是明朝交光法师和近代圆瑛法师对楞严经科判时的总结整理,彰显楞严一真法界圣义,而印广法师标新立异,以偏概全,倡

评论2025-08-13411

印广法师弟子对《楞严经》的严重误解整理汇总
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印广法师弟子号称代佛传法,处处以大法自居,独尊《楞严经》《法华经》两部经典,以一心三藏一念

评论2025-08-13542

《楞严经》对印广邪师的惊人预破!
1. 破斥印广及弟子宣扬无情成佛,《楞严经》的惊人预破: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

评论2025-08-13502

云居山真如禅寺第二届“真如禅·禅林笔鉴”书法抄经班报名中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为秉佛陀慈悲济世本怀,承祖师护国利生遗风,云居山真如禅寺国际禅修

评论2025-08-05278

中国佛学院举办赵朴初研究学术研讨会,共探佛教中国化发展路径
为深入研讨赵朴初居士的思想与实践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深远影响,2025年7月19日,中国佛学院在凤凰岭校区成功举办赵朴

评论2025-08-05265

第二届观音文化节七大亮点抢先看,诚邀共赴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
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动宗教中国化的政策指引下,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积极践行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佛教的要求,

评论2025-07-09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