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解铃还须系铃人”出自清凉寺两位高僧精妙问答

2018-06-21407590

“解铃还须系铃人”是我们熟悉的一句成语,比喻谁惹出来的事情,仍然由谁去解决。但你是否知道,这句成语就出自南京清凉山上的清凉寺?

清凉寺(图片来源:扬子晚报网)
“解铃还须系铃人”是我们熟悉的一句成语,比喻谁惹出来的事情,仍然由谁去解决。但你是否知道,这句成语就出自南京清凉山上的清凉寺,与南唐时佛教法眼宗的两位高僧有关。
【成语原文】
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众无以对。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宋.惠洪《林间集》卷下)
流传至今的成语源于一次讲经说法
这句成语源自一个叫法灯的和尚,南唐时金陵清凉寺(即今清凉山公园清凉寺)有一位法灯禅师,他性格豪放,平时不太拘守佛门戒规,寺内一般和尚都瞧不起他,唯独主持法眼禅师对他颇器重。
有一次,法眼在讲经说法时询问寺内众和尚:“谁能够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下来?”大家再三思考,都回答不出来。这时法灯刚巧走过来,法眼又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法灯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有那个把金铃系到老虎脖子上面去的人,才能够把金铃解下来。”法眼听后,认为法灯颇能领悟佛教教义,便当众赞扬了他。这件事之后法灯深得法眼禅师的赏识,后来在法眼禅师座下作维那(寺庙中统摄僧众统管禅堂的主要负责人),协助法眼开创了佛教五宗中著名的法眼宗。
后来这句话就被以“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成语流传下来。比喻谁惹出来的事情,仍然由谁去解决。《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还以“心痛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加以引用。"解铃还须系铃人"也写作"解铃系铃"。
【关于清凉山,你了解多少?】
“龙蟠虎踞”中的“虎踞”即指清凉山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成语让更多的人知道南京有个清凉寺,清凉寺位于南京清凉山上。清凉山,古名石头山、石首山,踞于南京城西隅,广州路西端。唐以前,长江直逼清凉山西南麓,江水冲击拍打,形成悬崖峭壁,成为阻击北敌南渡的天然屏障。吴主孙权在此建立石头城,作为江防要塞,故又有石头城之称。相传三国时诸葛亮观金陵形势为“钟阜龙蟠、石头虎踞”,这只蹲踞江岸的老虎即指清凉山。
清凉寺是南唐时金陵首刹,也曾是南京历史悠久的古寺,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命名为兴教寺,五代十国之杨吴顺义中,(921年—927年间)大丞相徐温重建,名兴教寺,请悟空休复禅师住持。公元937年,南唐中宗李璟在此避暑纳凉,改寺名为“石头清凉大道场”,并延请佛学大师文益禅师主持寺务,“清凉山”由此得名。明洪武三十五年(1403年),周王朱橚(sù)重修山寺,成祖朱棣题额“清凉禅寺”。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时,对南京城内的文化胜迹进行了大规模毁坏,清凉寺也未幸免于难。清同治年间,寺院在原址恢复重建,但规模已大不如前。明初称清凉寺,沿用至今。
2014年4月,清凉寺着手恢复,根据现存历史资料,崇古遵今,拟依次恢复山门、天王殿、南唐还阳井景观、法眼宗纪念馆(大殿)。
“清凉问佛”的队伍曾一直排到大中桥
清凉寺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非同一般,因为南京这座文化名城的根在清凉山。有识之士认为,高雅的清凉文化是南京这座文化名城的杰出代表;清凉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在海内外的影响很大;佛教敲击“幽冥钟”的起源在清凉寺,“清凉钟声”驰名中外;清凉寺开创了皇帝以国家形式支持佛教兴办放生池之先河,清凉寺的放生池就是今天的乌龙潭。
清康熙年间的《金陵名胜图》载,清凉山又名小九华,相传为地藏菩萨驻锡地。每逢农历七月初一至七月三十日,前来清凉山礼佛者络绎不绝,川流不息。据说仅供香客休息的进香茶棚,从大中桥一直摆到清凉山,此一车水马龙,人流如织的繁荣盛况,形成了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清凉问佛”,传诵至今。南宋诗人刘克庄在清凉寺诗记说:“塔庙当年甲一方,千层金碧万缁郎。”
明清两代江南最大的书院------崇正书院,就座落在清凉山上,它与因明末清初的金陵八大家之首龚贤而闻名的扫叶楼,共同构成不朽的清凉文化。

欢迎关注凤凰网佛教官方微信公众号“觉悟号”,做智慧的传播者!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第二届观音文化节七大亮点抢先看,诚邀共赴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
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动宗教中国化的政策指引下,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积极践行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佛教的要求,

评论2025-07-09176

昌鉴法师爱国诗偈书法巡回展启幕
2025年6月29日,连云港市花果山海宁禅寺昌鉴法师爱国诗词书法作品巡回展,在海州区民主路老街大华文化交流中心拉开帷幕。连云港

评论2025-07-09127

第一届“辽海讲道”倓虚法师与东北佛教的中国化学术研讨会主旨演讲圆满
主旨演讲在楞严禅寺举行2025年6月25日,农历乙巳年六月初一,适逢现当代佛教高僧倓虚法师诞辰150周年,由辽宁省佛教协会主办,营

评论2025-06-26418

第一届“辽海讲道”倓虚法师与东北佛教的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开幕
视频制作:大菩文化2025年6月25日,农历乙巳年六月初一,适逢现当代佛教高僧倓虚法师诞辰150周年,由辽宁省佛教协会主办,营口市

评论2025-06-26716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封笔之作《六祖坛经五本汇编》
《六祖坛经五本汇编》杨曾文 编校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1月出版编辑推荐1. 重点工程 权威规划本书为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

评论2025-06-26367

江苏尼众佛学院举行2023级“南朝佛教”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
2025年6月20日下午,江苏尼众佛学院举行2023级南朝佛教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汇报开题报告邀请学洪修平教授、孙亦平教授,

评论2025-06-26260

普门讲堂 界崇法师讲授《浅谈汉传佛教梵呗历史演变及梵唱方法》
界崇法师于宝陀讲寺作《浅谈汉传佛教梵呗历史演变及梵唱方法》佛学专题讲座宝陀讲寺讲经迎请引礼班遵循佛教丛林开大座传统迎请界

评论2025-06-26345

普陀山佛教协会乙巳年夏传授三皈五戒法会圆满
(点击视频查看活动现场)普陀山佛教协会乙巳年夏传授三皈五戒法会圆满2025年6月22日(乙巳年五月廿七),诸佛生欢喜,龙天降吉

评论2025-06-26456

今天再谈“玄奘法师”,我们谈什么?
玄奘法师是中国历史上独步千古的佛门大师,也是古都西安最具标识性的文化名人之一。其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了中国人学习域外

评论2025-06-26188

上海明因寺乙巳年华严胜会圆满举办
(视频制作:大菩文化)上海明因寺乙巳年法界圣凡华严胜会自2025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六)净坛启会,经二十一昼夜精勤修持,于20

评论2025-06-26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