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地震十周年 文殊院法师与北大师生畅谈“生命传播”

2018-05-11876590


佛宝网四川讯 时值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成都文殊院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共同开启了“生命传播.SSGF”成都—汶川媒介实践系列活动。5月8日上午,“洞察生命.观照自我”雅集在文殊院香园福慧厅举行,文殊院座元智海法师与北大师生亲切交流生命的意义,探讨人的意识、思维等的开放性,自我对他人和世界关爱的重要性。
2018年5月8日上午,由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中心发起,联合成都文殊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建筑报、筑梦高科、爱德基金会等单位,在文殊院香园福慧厅举行了一次主题为:“洞察生命.关照自我”的交流活动。文殊院座元智海法师亲切地接待了北大师生及相关专家一行,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分享交流
分享交流之后,同行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水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刘俊琪先生,向文殊院赠送了精心创作的观音菩萨画像。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向文殊院赠送了最新出版的《生命传播:自我.赋权.智慧》一书。


《生命传播:自我.赋权.智慧》一书
北大师生首先对文殊院这座千年古刹进行了寺院巡礼。巡礼完毕之后,在文殊院香园福慧厅,交流分享雅集开始。现场诸位纷纷拈起毛笔,以深厚的书法造诣题字落款,以表现自己对活动主题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祝愿。

会议正式开始之前,参会嘉宾为本次活动题字留念
随后,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曾志教授致开场欢迎辞。
智海法师做主题发言:文殊院是我们的心灵家园,心灵家园不是某一个生命或某一些生命的心灵家园,而是所有生命的心灵家园。佛陀最初出家的原因,就是因为看到了生命的局限性,要如何去突破生老病死的局限,当他参访了印度所有的文化传播形态,便明白生命要突破局限便要入得实相。这个实相它不属于任何教派,而是属于我们生命的本身所有。所有的生命都要认识到生命的真谛,每个生命都是带着使命而来,每个生命都有着远大的使命。生命在传播文化,我们要以生命感动生命,以生命影响生命,用使命去传播,这是最诚恳的发心。我们在各行各业都在传播生命的正能量,对生命生生不息的探索,用自己的生命全面深度地去投入、来传播生命的正能量。非常感谢诸位的传播使命。

筑梦高科总经理孙军先生分享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专注当下的事情,排除妄想杂念,达到一种“空”的状态。
新华社高级记者汤计先生说:生命周而复始,在这个传承过程中,最需要的是每一个人都心存善念。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生命时间的长短,而在于生命的厚度、生命的价值,其实也就是真的做了多少有益于人民、社会、国家的实事。

敦和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助理熊敏华女士,谈到了这次参与活动和在交流雅集上心中涌现的感慨,表达了对这次活动的期望——这是一场回溯,其实也是一个开始,通过这个活动,生命的力量朝向更光明、更温暖的方向,将传播带到一个更新的高度。
爱德基金会副秘书长凌春香女士一直埋头于公益慈善工作,从来无暇深思这些工作背后的深邃生命含义。通过这次活动,她感受到了生命维度的工作意义。生命是如此短暂而脆弱,但每一个微小的善举都能够为生命注入新的力量。
中国建设报战略与国际合作部主任田子超先生认为,当今这个充满焦虑的时代,悲悯、同情在人的成长过程无比重要。人在这个时代如何自处,何以实现自身生命的成长,需要不断地回顾传统文化经典,需要更多的正念与善念。
随后,同行的陈健、周丽、曾倩文等与会嘉宾及北大新闻传播学院的同学们,也热烈地分享了自己的感想,大家各自表达了对“生命传播”这一议题的理解。

在《生命传播:自我.赋权.智慧》一书中,提出“生命传播”有几个关键词,“自我”“赋权”“智慧”。“自我”便是:我是谁?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这属于哲学或宗教领域需要探讨与回答的命题。当每一个人开始思考“我是谁”的时候,给传播学研究也带来了深刻的意义,我们该怎样将生命意义化?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要懂得裸露出个体生命的底色。“赋权”:赋权即是对自我生命本身担负起责任。独自面对自己,去关注生命本身,生命是有意识的,有情感的,有灵性的,因此,对于生命的探讨就需要“智慧”,用一种关注内在精神的东方智慧,去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生命传播的意义就在于,要让生命如夏花般绚烂,让人诗意地栖居,让你我觉知到裸露的生命底色,让你我找到回家的路。
最后,智海法师表达对北大师生们所寄予厚望与祝福,再次书写墨宝赠予北大师生,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202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落下帷幕“金莲花”奖各绽其华
海右慈云,岱宗巍峨;讲席再启,法音畅和。9月24日下午,为期4天的202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山东青州广福寺闭幕。金莲花奖获奖名

评论2025-09-2597

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迈出新步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5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

评论2025-09-08148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2025年6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第一

评论2025-09-08147

《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 担任住持须具备这些条件
(2024年10月13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一条 为了规范汉传佛教教务管理,维护汉传佛教寺院主要教职人

评论2025-09-08198

印广教核心理论“一心三藏”是邪见邪说
一心三藏一词是明朝交光法师和近代圆瑛法师对楞严经科判时的总结整理,彰显楞严一真法界圣义,而印广法师标新立异,以偏概全,倡

评论2025-08-13294

印广法师弟子对《楞严经》的严重误解整理汇总
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印广法师弟子号称代佛传法,处处以大法自居,独尊《楞严经》《法华经》两部经典,以一心三藏一念

评论2025-08-13424

《楞严经》对印广邪师的惊人预破!
1. 破斥印广及弟子宣扬无情成佛,《楞严经》的惊人预破: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

评论2025-08-13427

云居山真如禅寺第二届“真如禅·禅林笔鉴”书法抄经班报名中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为秉佛陀慈悲济世本怀,承祖师护国利生遗风,云居山真如禅寺国际禅修

评论2025-08-05235

中国佛学院举办赵朴初研究学术研讨会,共探佛教中国化发展路径
为深入研讨赵朴初居士的思想与实践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深远影响,2025年7月19日,中国佛学院在凤凰岭校区成功举办赵朴

评论2025-08-05222

第二届观音文化节七大亮点抢先看,诚邀共赴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
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动宗教中国化的政策指引下,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积极践行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佛教的要求,

评论2025-07-09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