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昌都发现吐蕃时期摩崖石刻造像遗存 专家鉴定为佛菩萨

2018-04-08983520

4月6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日前西藏昌都市察雅县阿孜乡境内发现若干石刻造像,经考古专家鉴定为吐蕃时期阿觉查纳摩崖石刻造像遗存。

西藏昌都市发现的吐蕃时期摩崖石刻造像局部,3月15日拍摄(图片来源:新华网 摄影:次巴多吉)

工作人员在现场勘查,3月15日拍摄。(图片来源:新华网 摄影:次巴多吉)

西藏昌都市发现的吐蕃时期摩崖石刻造像局部,3月15日拍摄。(图片来源:新华网 摄影:次巴多吉)
[原标题]西藏昌都市发现吐蕃时期摩崖石刻造像遗存
2018年4月6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日前西藏昌都市察雅县阿孜乡境内发现若干石刻造像,经考古专家鉴定为吐蕃时期阿觉查纳摩崖石刻造像遗存。
据介绍,该摩崖石刻造像遗存是察芒公路工程建设区施工单位日前在一处山嘴附近采石挖土时发现的。
记者了解到,此次发现的摩崖石刻造像位于察雅县阿孜乡北约8公里的勒布曲和色曲交汇处,靠近勒布曲河右岸阿觉查纳山嘴崖面。该造像分布于近10米长的4个转角崖面上。画面编号自南向北编排,依次为1-9号。除最南端1号造像的岩体顶部不见有自然形成的“顶棚”外,其余三个崖面顶部均自然形成有“顶棚”。
据专家介绍,阿觉查纳摩崖石刻的题材,基本可定为佛与诸菩萨,全部采用了阴线凿刻法。根据造像风格和特征,藏文题记和艺术元素的表现看,阿觉查纳摩崖造像的创作年代可能在公元9世纪时期。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考古专家夏格旺堆说,阿觉查纳摩崖造像的发现,不仅为我们找到了察雅县南部与芒康县北部区域吐蕃王朝时期的石刻文化“链条”,同时表明了地处高海拔区域的阿觉查纳摩崖造像,正好是连接南北交通孔道的节点,进一步扩大了西藏乃至青藏高原东部区域内吐蕃时期造像的分布空间,为推动和深入吐蕃佛教艺术、藏东地方历史、吐蕃交通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记者了解,目前昌都市文化局(文物局)已在第一时间对摩崖造像进行了保护,并对施工单位下发了要求停止继续对发现摩崖造像的地方开采石料的通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迈出新步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5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

评论2025-09-0852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2025年6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第一

评论2025-09-0859

《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 担任住持须具备这些条件
(2024年10月13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一条 为了规范汉传佛教教务管理,维护汉传佛教寺院主要教职人

评论2025-09-08112

印广教核心理论“一心三藏”是邪见邪说
一心三藏一词是明朝交光法师和近代圆瑛法师对楞严经科判时的总结整理,彰显楞严一真法界圣义,而印广法师标新立异,以偏概全,倡

评论2025-08-13192

印广法师弟子对《楞严经》的严重误解整理汇总
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印广法师弟子号称代佛传法,处处以大法自居,独尊《楞严经》《法华经》两部经典,以一心三藏一念

评论2025-08-13344

《楞严经》对印广邪师的惊人预破!
1. 破斥印广及弟子宣扬无情成佛,《楞严经》的惊人预破: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

评论2025-08-13363

云居山真如禅寺第二届“真如禅·禅林笔鉴”书法抄经班报名中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为秉佛陀慈悲济世本怀,承祖师护国利生遗风,云居山真如禅寺国际禅修

评论2025-08-05196

中国佛学院举办赵朴初研究学术研讨会,共探佛教中国化发展路径
为深入研讨赵朴初居士的思想与实践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深远影响,2025年7月19日,中国佛学院在凤凰岭校区成功举办赵朴

评论2025-08-05196

第二届观音文化节七大亮点抢先看,诚邀共赴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
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动宗教中国化的政策指引下,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积极践行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佛教的要求,

评论2025-07-09404

昌鉴法师爱国诗偈书法巡回展启幕
2025年6月29日,连云港市花果山海宁禅寺昌鉴法师爱国诗词书法作品巡回展,在海州区民主路老街大华文化交流中心拉开帷幕。连云港

评论2025-07-0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