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耗时近三十年 首部历代僧人诗歌集成由广陵书社出版

2018-02-06764770

该项目启动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编纂工作历时二十余年,编辑出版工作又花费了八年。

《中国历代僧诗总集》(资料图)
据中华读书报消息,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历代僧诗总集》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近日在京举行。
《中国历代僧诗总集》是第一部中国历代僧人诗歌集成。由林凡、周艾若、郁贤皓担任顾问,已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镰担任总主编,包括《晋唐五代僧诗》(沈玉成、刘宁主编)、《宋代僧诗》(杨镰、张颐青主编)、《元代僧诗》(杨镰、张颐青主编)、《明代僧诗》(陈敏杰主编)、《清代僧诗》(江庆柏主编)五个分卷,收录三千多位诗僧的诗作十三万余首,总计一千七百余万字,宣纸线装二十四函一百八十八册,由广陵书社出版。
该项目启动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编纂工作历时二十余年,编辑出版工作又花费了八年。《总集》收罗齐备。编纂者备历艰辛,从国内收藏的别集、总集、方志、大藏经、诗话中收集材料。《总集》版本精良。历代僧人的诗歌很少有重版的,特别是明末清初僧诗只有初刻本,还有的是抄本。《总集》中的清代卷使用的底本经过统计有:明朝崇祯刻本二种,清代顺治刻本四种,康熙刻本七十五种,有珍贵的版本价值。
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高度评价了《中国历代僧诗总集》的文学和学术价值以及文化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说,汉唐文化产生差异最关键的原因是两汉之际佛教进入中土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佛教进入中土后,佛教徒从翻译佛经开始,而后从事创作。我们从早期的佛教典籍如《高僧传》里都能看到诗歌,唐代以后佛教和诗歌关系更为密切。中国历代僧诗不仅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了这一部分,中华文化是不完整的”。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202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落下帷幕“金莲花”奖各绽其华
海右慈云,岱宗巍峨;讲席再启,法音畅和。9月24日下午,为期4天的202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山东青州广福寺闭幕。金莲花奖获奖名

评论2025-09-25298

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迈出新步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5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

评论2025-09-08341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2025年6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第一

评论2025-09-08342

《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 担任住持须具备这些条件
(2024年10月13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一条 为了规范汉传佛教教务管理,维护汉传佛教寺院主要教职人

评论2025-09-08374

印广教核心理论“一心三藏”是邪见邪说
一心三藏一词是明朝交光法师和近代圆瑛法师对楞严经科判时的总结整理,彰显楞严一真法界圣义,而印广法师标新立异,以偏概全,倡

评论2025-08-13456

印广法师弟子对《楞严经》的严重误解整理汇总
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印广法师弟子号称代佛传法,处处以大法自居,独尊《楞严经》《法华经》两部经典,以一心三藏一念

评论2025-08-13578

《楞严经》对印广邪师的惊人预破!
1. 破斥印广及弟子宣扬无情成佛,《楞严经》的惊人预破: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

评论2025-08-13528

云居山真如禅寺第二届“真如禅·禅林笔鉴”书法抄经班报名中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为秉佛陀慈悲济世本怀,承祖师护国利生遗风,云居山真如禅寺国际禅修

评论2025-08-05293

中国佛学院举办赵朴初研究学术研讨会,共探佛教中国化发展路径
为深入研讨赵朴初居士的思想与实践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深远影响,2025年7月19日,中国佛学院在凤凰岭校区成功举办赵朴

评论2025-08-05288

第二届观音文化节七大亮点抢先看,诚邀共赴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
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动宗教中国化的政策指引下,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积极践行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佛教的要求,

评论2025-07-09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