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海潮音78期】一言不合就暴躁 佛教能帮助减少街头戾气吗?

2016-08-05764620

路怒症,校园暴力,林林总总的社会戾气愈演愈烈,各种奇葩街头戾气不断刷新网络话题热度,我们的社会怎么了?

佛教能帮助减少街头戾气吗?(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锈剑)
路怒症,校园暴力,医患冲突,亲人反目,林林总总的社会戾气愈演愈烈,人们似乎找不到好好说话的正确方式了,经常一言不合就暴躁,人们淡漠理想、抱负,缺乏投身事业、担荷文明的格局,导致社会戾气不断升级,各种奇葩街头戾气不断刷新网络话题热度,戾气“网红”悄然激活着人们潜在的暴躁情绪,我们的社会怎么了?国人是否到了应该集体反思的时候?佛法能否在提升社会道德、平息街头戾气方面发挥作用?
人类在其文明的进程中,始终有信仰与之相伴,而良好的信仰对于树立健康、豁达的人生观,对于矫正社会各阶层的道德伦理、人生价值观,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已经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被一再证明。作为已经存在了两千五百余年的最为古老的宗教,释尊所创立的佛教,直面人生的烦恼和所知两种苦迫,透彻分析人类身心双重逼迫,有其独特的矫正人类道德偏向、价值错位的功能。
为什么说佛教可以帮助人们解决交往暴躁问题?人们在一言不合就分外眼红的状态下,一声佛号、一句佛言能化解你死我活的僵局吗?笔者以为,佛教在矫正错位社会道德观方面确实有神奇的功能,佛教博大精深的修学义理和实践,蕴藏着丰富的对治社会道德伦理偏离正确轨迹的内容。
其一,佛法四谛说明确所谓的身心苦迫乃是社会的真实状态,无论社会进步到何种地步,我们都会面对来自自身的身心苦迫,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只要你活着,你就会面临生老病死诸多苦难,在这些苦难面前,穷人富人一律平等。一言不合的时候,想想同是天涯沦落人,拳头只能改变怒火的性质,让戾气变得血腥,却无法消除戾气产生的恶果。而佛法让我们真实地面对现实的一切,并教导人们考察产生身心苦迫的缘由,只有了解和正确分析自己所遭受身心苦迫的原因,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身心,减缓、湮没这种身心苦迫。
其二,佛陀所开示的“六波罗蜜”,对于不断矫正和完善个体的身心,有极大帮助。六波罗蜜不仅对佛教徒适用,而且对所有社会成员都适用。因为,从布施中获得的对一切名利的淡泊,从持戒中收获的生活的严谨规矩,从忍辱中淬炼的为人豁达包容,从精进中感受的努力勤奋,从禅定中体会的心理平稳安宁,从般若中领悟的随缘而安,这些对于树立自身、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良好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其三,佛教的八正道对正确的人生观提出了具体要求:即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们,必须具备正确的知见,而正确的知见源自于合乎社会现实、通达因缘联系的思维方式,那么,正确的言语表达方式对于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交流之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由此,我们在具体的社会中生活者,必须要有正确的、合乎情理的身、口、意活动,必须有正当的谋生方式和手段,必须有正确而合理的努力和勤奋,必须保持心念的正确清净和善良,必须有正确的调节身心的方式方法。由上述的方方面面,归结为佛陀所要求的众生必须树立的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等“八正道”。
综上,佛教作为一种来自信仰熏陶的精神力量,确实能够发挥其特殊的感召人性的回归、舒缓生存的心理压力、引导心灵的宁静恬淡之特殊而有效的教育熏染、启迪智慧、转变思路和转换视角的作用。佛教界、学术界应该从世俗生活的角度,积极阐述佛陀四谛说。用古老的东方智慧,教导现代人认知我们所面对的现实世界。所有从事佛教文化传播的法师及学者,都应该以佛陀慈悲济世的本怀、深邃博大的义理,积极引导民众做有道德的人,应对、诊断、对治社会戾气,
有位法师是这样诠释道德的,道德是什么?“道”就是舍,“德”就是忍。能舍的人,是世间的菩萨;能忍的人,是彼量佛;既能舍又能忍,就是无上佛。如果人人都能有道有德,“一言不合拔刀相见”就将成为穿越剧中的桥段,我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版权声明:《海潮音》系凤凰佛教原创专栏,所有稿件均为独家原创。若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凤凰佛教”,否则视为侵权,追究法律责任。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202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落下帷幕“金莲花”奖各绽其华
海右慈云,岱宗巍峨;讲席再启,法音畅和。9月24日下午,为期4天的202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山东青州广福寺闭幕。金莲花奖获奖名

评论2025-09-2598

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迈出新步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5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

评论2025-09-08149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2025年6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第一

评论2025-09-08148

《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 担任住持须具备这些条件
(2024年10月13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一条 为了规范汉传佛教教务管理,维护汉传佛教寺院主要教职人

评论2025-09-08199

印广教核心理论“一心三藏”是邪见邪说
一心三藏一词是明朝交光法师和近代圆瑛法师对楞严经科判时的总结整理,彰显楞严一真法界圣义,而印广法师标新立异,以偏概全,倡

评论2025-08-13296

印广法师弟子对《楞严经》的严重误解整理汇总
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印广法师弟子号称代佛传法,处处以大法自居,独尊《楞严经》《法华经》两部经典,以一心三藏一念

评论2025-08-13426

《楞严经》对印广邪师的惊人预破!
1. 破斥印广及弟子宣扬无情成佛,《楞严经》的惊人预破: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

评论2025-08-13429

云居山真如禅寺第二届“真如禅·禅林笔鉴”书法抄经班报名中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为秉佛陀慈悲济世本怀,承祖师护国利生遗风,云居山真如禅寺国际禅修

评论2025-08-05236

中国佛学院举办赵朴初研究学术研讨会,共探佛教中国化发展路径
为深入研讨赵朴初居士的思想与实践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深远影响,2025年7月19日,中国佛学院在凤凰岭校区成功举办赵朴

评论2025-08-05223

第二届观音文化节七大亮点抢先看,诚邀共赴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
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动宗教中国化的政策指引下,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积极践行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佛教的要求,

评论2025-07-09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