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学诚法师答问:“人机大战”佛家怎么看?

2016-03-15836980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图:新华网)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图:新华网)
佛宝网北京讯 2016年3月12日,“阿尔法狗”和韩国棋手李世石之间的“人机大战”进入第三天,李世石三战皆负,这让很多人Hold不住了。
“人机大战”的输赢,事关一个更大的问题:AI(人工智能)或科技的发展,对人类未来意味着什么?人会在不远的将来被机器人所取代吗?弥漫于当下人们心头的,是对科技憧憬与焦虑参半。
“人机大战”,佛家怎么看?记者的这个提问,引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的兴趣。以下是学诚法师与记者的答问。
记者:一场“人机大战”正在上演――谷歌AlphaGo与韩国围棋名将李世石的围棋挑战赛,今天机器人再下一城,3︰0领先。科技的发展对人类意味着什么,您怎么看现代科技的作用?
学诚法师: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很容易感受到科技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但冷静去观察,人们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比如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为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以及废弃物的过度排放而遭到破坏;由不同人群组成的社会环境,因为资源的争夺和占有而相互仇恨甚至发生战争;乃至于同一人群中间,因过于看重物质利益上的得失,而发生不和与争执。
科技发展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让人类社会的所有成员能够过上幸福、快乐、美满的生活。但当前科技研究太偏重物质,对心灵了解太少了。人性中有一部分是不属于物质层面,而属于精神层面的内容。如果人缺乏精神食粮,时间长了,就会空虚、颓废。
现在懂机器、电脑的人越来越多,但知道人性温暖的人越来越少。有些人越来越不知道德、伦理的价值,不会为人处事,不知道生命的价值。
利用高科技犯罪的人,没有崇高的人格,没有善良的心灵,即使很精通科技,对他人和社会反而危害更大,造成了人心更大的不安。
面对科技的发展,如何能够为现代社会贡献力量,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足、让人们过得更加愉快,让人们内心更加充满力量,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梦想,不断地增强幸福感?——这是传统文化包括宗教在现代社会的责任和使命。
记者:您平时是否关注科技发展?
学诚法师:佛教徒和佛教接受和欢迎所有先进科学,关注科技的发展。佛教是古老的、传统的,但佛教徒是现代的。我们应该把慈悲、平等、圆融等佛教智慧,用适应现代社会的方式传递出去。出家人不应拒绝新知,而要积极学习,掌握现代文化、科学,才能在心灵世界为社会大众提供有效的帮助。
现代科技文明的高度发展,为人类带来了非常便利和丰富的物质利益,但是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造成了群体性孤独等心理问题的出现。因此,没有必要抛弃科技,或是贬低它的价值,但需要把科技放回到它应处的位置。
记者:您认为科技发展会否给宗教带来冲击?
学诚法师:科学能够解释世界,宗教也能够解释;科学兼顾物质和精神而特别侧重物质世界,宗教兼顾精神和物质而侧重精神世界。不能把宗教的观念和科学的观点对立起来,因为他们是不同领域的问题。
经济也好,科技也好,其发展目的是为让人们能够过上幸福、快乐、美满的生活。几百年来,科学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但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享受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的利益、方便与快速,同时不让现代文明造成负面的、消极的、不利的以至有害的影响。
应该认识到,科技本身的发展,具有工具的价值,却缺乏目的价值。若不解决人类的烦恼问题,就不可能找到人类文明的根本出路。烦恼是人心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信心”。信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革新文化和提升道德。只有向着心灵的深处去觉醒,才能够消弭物质与精神的隔膜,从而在理性与感性、科学与人文、世俗与超越之间,产生一种平衡的张力、润泽的活力和创新的潜力;才能够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找回人本身的价值和尊严。
记者:宗教应如何与科技发展相适应?
学诚法师:佛教与科学有着不同的使命,科学面对的永远是未知的领域,科学家永恒的责任和使命就是探索新的现象、发现新的规律。但利用科学知识改造外在物质世界,只是使人的需要得到暂时的满足,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和便利,所得到的舒适和快乐都是很短暂。
仅仅靠科学技术,还不足以让人类过上幸福的生活,人类还要建立自身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价值。
佛教重视内在智慧潜修以及慈悲心显发的特质,对于当今时代科学朝着健康方向发展能发挥重要作用。现代科学在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而佛教在认识和改造精神世界方面则有一套完备的方法,如果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够促进人类社会获得真正的科学发展,从而稳步获得持久的物质享用和深广的精神。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迈出新步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5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

评论2025-09-0852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
《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实施细则》(2025年6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第一

评论2025-09-0858

《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 担任住持须具备这些条件
(2024年10月13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一条 为了规范汉传佛教教务管理,维护汉传佛教寺院主要教职人

评论2025-09-08111

印广教核心理论“一心三藏”是邪见邪说
一心三藏一词是明朝交光法师和近代圆瑛法师对楞严经科判时的总结整理,彰显楞严一真法界圣义,而印广法师标新立异,以偏概全,倡

评论2025-08-13192

印广法师弟子对《楞严经》的严重误解整理汇总
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印广法师弟子号称代佛传法,处处以大法自居,独尊《楞严经》《法华经》两部经典,以一心三藏一念

评论2025-08-13344

《楞严经》对印广邪师的惊人预破!
1. 破斥印广及弟子宣扬无情成佛,《楞严经》的惊人预破: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

评论2025-08-13363

云居山真如禅寺第二届“真如禅·禅林笔鉴”书法抄经班报名中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为秉佛陀慈悲济世本怀,承祖师护国利生遗风,云居山真如禅寺国际禅修

评论2025-08-05196

中国佛学院举办赵朴初研究学术研讨会,共探佛教中国化发展路径
为深入研讨赵朴初居士的思想与实践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深远影响,2025年7月19日,中国佛学院在凤凰岭校区成功举办赵朴

评论2025-08-05195

第二届观音文化节七大亮点抢先看,诚邀共赴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
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动宗教中国化的政策指引下,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积极践行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佛教的要求,

评论2025-07-09404

昌鉴法师爱国诗偈书法巡回展启幕
2025年6月29日,连云港市花果山海宁禅寺昌鉴法师爱国诗词书法作品巡回展,在海州区民主路老街大华文化交流中心拉开帷幕。连云港

评论2025-07-0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