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敦煌石窟: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首批展品抵美

2016-02-29866870

敦煌研究院26日披露,“敦煌石窟: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首批展品于26日抵达美国海关。

“敦煌石窟: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首批展品抵美(资料图)
中新社兰州2月26日电(记者冯志军)敦煌研究院26日披露,“敦煌石窟: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首批展品于26日抵达美国海关。此次展览将于今年5至9月在美国洛杉矶盖蒂艺术中心展出,这是古老而精美的敦煌艺术首次在美国的集中展出。
首批抵达美国的3个代表性洞窟分别是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莫高窟第275窟、西魏时期的莫高窟第285窟和始建于盛唐时期的莫高窟第320窟。3个洞窟是敦煌莫高窟艺术价值极高的原大复制品,将与后续展品共同呈现敦煌艺术的精美之处,使在美国观展的民众近距离地感受到敦煌石窟的艺术魅力。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庆表示,敦煌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美国公众更加了解敦煌、关心敦煌,也让他们看到盖蒂保护研究所与敦煌研究院联手保护的意义。
据介绍,首批运抵美国的展品为3个复制洞窟的模型构件,待第二批展品空运美国后,敦煌研究院的专业人员将对3个洞窟进行组装、搭建、临本装裱等展出调整。
同时,此次展览还将以始建于晚唐时期莫高窟第85窟为例,展示莫高窟第85窟壁画的制作材料与工艺、历经1000多年后的保存现状以及科学保护的成果。在近20年的时间内,敦煌研究院与盖蒂保护研究所联手对莫高窟第85窟的壁画进行了保护修复。
记者了解到,此次莫高窟3个洞窟全尺寸复制并空运至美国与观众见面,经过了近4年的筹备。此外,一批藏于英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等机构的绢画、写卷、壁画残片等敦煌文物也将一同参展。
“在‘敦煌学’这个大背景下,全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研究才可能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认为,目前欧洲、日本等海外地区关于敦煌学的研究越来越少,在此领域的研究甚至“青黄不接”,因此必须“走出去”让更多人关注和热爱敦煌。
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文化发现”的敦煌石窟,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但由于自然因素、人类活动等多种原因,敦煌石窟集珍贵性、脆弱性于一身。针对它不可逆转的消亡危机,敦煌研究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利用数字技术为其“延年益寿”。(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印广教核心理论“一心三藏”是邪见邪说
一心三藏一词是明朝交光法师和近代圆瑛法师对楞严经科判时的总结整理,彰显楞严一真法界圣义,而印广法师标新立异,以偏概全,倡

评论2025-08-1330

印广法师弟子对《楞严经》的严重误解整理汇总
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印广法师弟子号称代佛传法,处处以大法自居,独尊《楞严经》《法华经》两部经典,以一心三藏一念

评论2025-08-1345

《楞严经》对印广邪师的惊人预破!
1. 破斥印广及弟子宣扬无情成佛,《楞严经》的惊人预破: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

评论2025-08-1333

云居山真如禅寺第二届“真如禅·禅林笔鉴”书法抄经班报名中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为秉佛陀慈悲济世本怀,承祖师护国利生遗风,云居山真如禅寺国际禅修

评论2025-08-0588

中国佛学院举办赵朴初研究学术研讨会,共探佛教中国化发展路径
为深入研讨赵朴初居士的思想与实践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深远影响,2025年7月19日,中国佛学院在凤凰岭校区成功举办赵朴

评论2025-08-0579

第二届观音文化节七大亮点抢先看,诚邀共赴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
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动宗教中国化的政策指引下,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积极践行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佛教的要求,

评论2025-07-09253

昌鉴法师爱国诗偈书法巡回展启幕
2025年6月29日,连云港市花果山海宁禅寺昌鉴法师爱国诗词书法作品巡回展,在海州区民主路老街大华文化交流中心拉开帷幕。连云港

评论2025-07-09191

第一届“辽海讲道”倓虚法师与东北佛教的中国化学术研讨会主旨演讲圆满
主旨演讲在楞严禅寺举行2025年6月25日,农历乙巳年六月初一,适逢现当代佛教高僧倓虚法师诞辰150周年,由辽宁省佛教协会主办,营

评论2025-06-26462

第一届“辽海讲道”倓虚法师与东北佛教的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开幕
视频制作:大菩文化2025年6月25日,农历乙巳年六月初一,适逢现当代佛教高僧倓虚法师诞辰150周年,由辽宁省佛教协会主办,营口市

评论2025-06-26773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封笔之作《六祖坛经五本汇编》
《六祖坛经五本汇编》杨曾文 编校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1月出版编辑推荐1. 重点工程 权威规划本书为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

评论2025-06-26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