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经首页 频道列表

《楞伽经》与灵辨的《华严经论》

2015-01-07587120

《楞伽经》与灵辨的《华严经论》
张文良
灵辨的《华严经论》是中国佛教学者对《华严经》最早的注释书之一。此注释书本来是百卷大着,但现存的只有十二卷。这部著作是在问世百多年之后才为法藏所瞩目,并向当时的佛学界做了介绍。此书作为现存最早的《华严经》的注释书,对我们了解中国佛教学者最初是如何理解《华严经》的具有重要意义。自该经论的部分残卷在日本被发现,特别是其五十一至五十六卷在韩国被发现之后,学界陆续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其版本、流传和基本的思想倾向逐渐得到解明。但由于史籍中关于灵辨的记载很少,现存的《华严经论》本身又不是全本,所以如何定位该经论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的位置,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特别是它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其思想又是如何影响到后来的地论宗和华严宗的,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明。
本文拟从《华严经论》所援用的典籍入手,考察《华严经论》的思想来源和思想特质。《华严经论》所援用的经论包括《楞伽经》、《菩萨缨络本业经》、《净度三昧经》、《大方等大集经》、《十住毗婆沙论》、《十地经论》等。其中,《华严经论》与《楞伽经》的关系特别值得关注。特别是在《华严经论》的“唯心”说、“八识”、“藏识”说等思想中,可以明显看到《楞伽经》的影响。本论文力图从《楞伽经》对《华严经论》的影响这一特殊视角,对灵辨华严思想的特征进行考察,并对《华严经论》在中国华严思想发展史中的意义略做管窥。
一、《楞伽经》与《十地经》
据学者们的研究,《楞伽经》属于唯识学发展第三期的经典,其内容以所谓“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等为中心而展开,关于唯识的论述,与《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正统唯识的思想有很大不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将如来藏说与阿赖耶识说结合起来,提出“如来藏识”作为一切染净法的生因。这种说法对后世的中国佛教思想特别是对地论宗、华严宗等产生了很大影响。
但《愣伽经》的思想成份很复杂,除了唯识、如来藏思想之外,中观的思想、唯心的思想、无我的思想、十地思想等在其思想体系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其中的唯心思想和十地思想,直接与《十地经》有密切关系。
众所周知,唯心说源于《十地经》的第六现前地的着名的唯心偈。即三界一切法都是人的心识所造,如梦幻泡影,没有真实性。在《楞伽经》中,同样认为我们的认识对象和周围的环境都是内心所显现,虚幻无实。如世尊在回答大慧菩萨的“青赤诸色像”如何产生时云“譬如工画师,及与画弟子;布彩图众形,我说亦如是。彩色本无文,非笔亦非素”。即用画师画出种种图像的譬喻来说明世界的虚幻性,这与《十地经》的唯心偈如出一辙。
又如在说明如何灭除众苦时云:
妄想三有苦灭,无知爱业缘灭。自心所现,幻境随见。
即众生之苦是基于分别的颠倒之见所生,如果消除了无知与爱等根本烦恼,消灭了诸业生起的条件,则能够认识到对象的世界都是自心所现,如同幻境,有相而无实。获得了这种认识就是获得了“如实正观”。《楞伽经》的“自心所现”说是《十地经》的唯心说的另一种表达。
在《楞伽经》看来,众生成佛的过程,就是“净除自心现流”的过程。所谓“自心现流”,即由自己的“心”所现出的世界的持续。在《楞伽经》看来,作为自心根源的阿赖耶识以身体(感觉器官)、受用(感官的对象)、建立(环境世界)的形式而自我显现,并以不断的刹那灭的形式而持续。只要这种刹那灭在持续,则主客对立的世界就被误认为是实在的世界,人就陷入轮回而不得解脱。截断了这种持续,则意味着获得了觉悟。
《楞伽经》中的“唯心”概念虽然与《十地经》有关连,但又不是《十地经》的“三界唯心”思想的简单继承,而是在吸收唯识思想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发挥。从佛教思想发展史看,唯识说从对“识”的分析出发,深化了对“心”的认识,对心与境、心与物的关系做了更深刻的考察。《楞伽经》的唯识说虽然与瑜伽行派的正统的唯识说有所不同,但在继承和发展《十地经》的“唯心思想”方面是一致的。
关于菩萨到佛的修行次第,《楞伽经》也吸收了《十地经》的菩萨十地的思想,特别对八地以上的菩萨的修行和境地做了详细的分析。如《十地经》认为,菩萨到达第七远行地,菩萨的所有的修习结束,其境界远远超过声闻、缘觉,而进入“无功用”的境位。即菩萨从此位到佛地任运自在救济众生,虽救济一切众生而不作救济想。《楞伽经》则认为在到达第六地、获得灭尽定之前,菩萨行与声闻、缘觉二乘并行,而到达第七地则证得“自心所现”,通达三界唯心,完全觉知法的无自性。从第八地到第十地称为“无显现地”,在这一阶段,得到佛的加持,获得十力、自在、神通、大悲、善巧方便及无幻三昧。第十地称为“法云地”,菩萨由诸佛国土诸佛授灌顶,获得法的皇太子之位。虽然《楞伽经》对十地的内涵的表述与《十地经》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理念是一致的。
正因为《楞伽经》与《十地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灵辨在对《华严经》特别是对其中的十地品进行注释时,参考和吸收《楞伽经》的思想就是自然的了。《华严经论》对《楞伽经》思想的吸收主要集中在“自心所现”、“八识”、“藏识”等概念。
二、“自心所现”
“唯心”思想出自《华严经》“十地品”,但“十地品”中的“心”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定的含义。其中即讲到心的遍在性、明净性、解脱性,也讲到心的如幻性、染污性和束缚性。总体而言,“十地品”中的“心”可分为“关于众生所说的”部分与“关于菩萨所说的”部分。前者即“关于众生”的“心”的概念,是众生的贪、嗔、痴等烦恼之心。而后者即“关于菩萨”的“心”的概念,主要指菩萨厌离欲望、追求解脱之“心”。第六现前地所说的“三界唯心”是指前者,即“众生之心”,亦即源于贪、嗔、痴的烦恼之心。但这里对“心”的描述都是心理或精神现象层面的描述,并没有探讨“心”的本质或本性,所以它并不是后世所说的与“真心”、“理心”相对的“妄心”、“事心”。
如上所述,《楞伽经》以“自心所现”的概念,发展了《十地经》的“三界唯心”的概念,这种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自心所现”的世界包括人的身体感官、认识对象和周围的环境,都是刹那生灭的烦恼之“流”;二是将“自心”规定为藏识或阿赖耶识,自心所现就是由阿赖耶识生发出前七识和一切烦恼。即通过引入如来藏和阿赖耶识说,来具体说明“自心”如何生起诸法。
《华严经论》也继承了《楞伽经》的“自心所现”的概念。如云:
不正思惟者,自心现染净虚伪,转非真如相故。……虚妄攀缘者,依彼地自心现,起意识身故,如鹿逐热时,非水水想。
这里的“不正思惟”即人的意识活动,它们虽然为“自心”所现,但在性质上却是与事物的真实本质“真如”相反的虚妄之心。如鹿饥渴时,会幻想出水的样子,但实际上并不存在实在的水。这里的“如鹿逐热时,非水水想”的譬喻,也出自《楞伽经》卷二“一切佛语心品”。在《楞伽经》中,譬喻众生由识所生境界皆虚幻不实。
(信息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楞伽经提要
  楞伽经提要  杜大威  由于教学需要,故作此提要,并将全部《楞伽经》文作了白话编译。先略述本经在禅宗内地位。  宋.苏

评论2015-01-0746711

楞伽经概说
印海法师选自‘觉有情’法印寺文教中心发行一、本经的异译二、四卷楞伽与禅宗之关系三、本经的特色四、本经之内容五、本经之组织

评论2015-01-077451

第五章 第三节 《大乘入楞伽经》如来藏修行思想与大圆满法
第五章 第三节 《大乘入楞伽经》如来藏修行思想与大圆满法第三节 《大乘入楞伽经》如来藏修行思想与大圆满法北魏时代达摩祖师从南

评论2015-01-0720931

从《楞伽经》谈禅宗修身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从《楞伽经》谈禅宗修身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传统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荆三隆广东省佛教协会举办“禅宗文化与共

评论2015-01-0778517

楞伽经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之上疏月溪法师讲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浙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

评论2015-01-0769078

楞伽经四种禅
妙境长老2002年于法云寺禅学院《楞伽经》的四种禅,我们突然间要讲这四种禅,也应该是有一个缘起的。现在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我

评论2015-01-0715364

从“八识”看《楞伽经》的如来藏思想
廖红宇摘要:《楞伽经》是一部融摄唯识阿赖耶识法义,成立真常唯心的如来藏思想,代表印度后期大乘佛教如来藏系的经典。本经的宗旨在

评论2015-01-0749454

《大乘入楞伽经》讲要
  《大乘入楞伽经》讲要  讲述:净明山人  这部经是佛教传灯的经典,达摩从印度来,他就是带着这个《楞伽经》来印证心地的

评论2015-01-0751945

楞伽经四种禅(讲于加州闻思修居士林)
《楞伽经四种禅》2001/02/05于加州闻思修居士林冯居士、各位居士、各位法友,大家好。阿弥陀佛!我们就开始讲,不要讲其他的话,不讲

评论2015-01-0781778

略述《楞伽经》中如来藏“无我”义
聂伟荣如来藏思想的一个简单表述,即认为众生皆有一个自性清净的本体,此清净本体被无明所覆,无法显现其清净本性,佛教中修行的一个

评论2015-01-071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