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经首页 频道列表

391 石屋清珙禅师悟道因缘

2015-01-30529320


  石屋清珙禅师悟道因缘
  湖州福源天湖石屋清珙禅师,湖州道场及庵信禅师之法嗣,俗姓温,苏州常熟人,南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出生。清珙禅师幼时即断酒肉,为人素朴清瞿。长大后,投本州兴教崇福寺惟永禅师出家,二十岁落发,二十三岁受具足戒。
  一日,有一位行脚僧,持杖戴笠,从寺前经过。清珙禅师问他欲住何方。行脚僧道:“吾今登天目见高峰和尚,汝可偕行否?”于是,清珙禅师便欣然同意随同前往天目,礼谒高峰原妙禅师。
  初礼天目,原妙禅师便问清珙禅师:“汝为何来?”
  清珙禅师道:“欲求大法。”
  原妙禅师道:“大法岂易求哉!须然指香可也。”
  清珙禅师道:“某今日亲见和尚,大法岂有隐乎?”
  原妙禅师一听,知道他根性大利,默而器之,遂教他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之话头。
  这样,清珙禅师便留在原妙禅师座下,服勤三年,一心参究该公案。可是最终却无所契入。
  于是,清珙禅师便想辞别高峰,前往他方参学。
  原妙禅师知道他的悟道因缘不在此处,便指点道:“温有瞎驴,淮有及庵,宜往见之。”
  湖州道场寺及庵信禅师,是高峰原妙禅师之法嗣,初住建阳之西峰。清珙禅师遂前往礼谒。
  初见及庵信禅师,清珙禅师便行大展拜。信禅师袒襟危坐,默而受之。
  信禅师问:“何来?”
  清珙禅师道:“天目。”
  信禅师道:“有何指示?”
  清珙禅师道:“万法归一。”
  信禅师道:“汝作么生会?”
  清珙禅师默然无语。
  信禅师便道:“此是死句,什么害热病的,教汝与么(这样做)?”
  清珙禅师于是礼拜,请求指示奥旨。
  信禅师道:“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意旨如何?”
  清珙禅师虽然作了回答,但是未能契旨。
  信禅师道:“者个亦是死句。”
  清珙禅师听了,不觉通身汗下。
  过了一段时间,清珙禅师又入室请益。
  信禅师依旧举“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之话头,诘问他。
  清珙禅师道:“上马见路。”
  信禅师一听,便呵斥道:“在此六载,犹作者(这)个见解!”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修行,仍然无个入处,清珙禅师感到非常愤懑和绝望,于是便离开西峰,前往他方。
  在途中,清珙禅师不经意间,抬头看见了风亭,忽然有省。
  于是他又匆匆重新回到西峰,告诉信禅师道:“有佛处不得住,也是死句,无佛处急走过,也是死句。某今日得活句了!”
  信禅师便问:“汝作么生会?”
  清珙禅师道:“清明时节雨初晴,黄莺枝上分明语。”
  信禅师一听,遂予印可。
  清珙禅师此后又在信禅师座下住了很久,才离开。临走前,信禅师送他至山门口,说道:“已(以)后与汝同龛。”
  不久,信禅师移住湖州道场寺。清珙禅师又来到他的座下,掌管藏经阁。
  信禅师曾当着大众的面,赞叹清珙禅师道:“此子乃法海中透网金鳞也!”
  从此以后,清珙禅师道名远播,经常出入于吴越之间,激扬禅风,广结般若之缘。
  后偶游霞雾山,清珙禅师喜其山势峻秀,于是卓庵而居,名曰“天湖”。禅坐之余,清珙禅师经常吟诗自娱。其山居诗多脍炙人口,充满烟霞之气。现举五首——
  1.“竞利奔名何足夸,清闲独步野僧家。
  心田不长无明草,觉苑长开智慧花。
  黄土坡边多蕨笋,青苔地上少尘沙。
  我年三十余来此,几度晴窗映落霞。”
  2.“四十余年独隐居,不知尘世几荣枯。
  夜炉助暖烧松叶,午钵充饥摘野蔬。
  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
  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3.“柴门虽设未尝关,闲看幽禽自往还。
  尺璧易求千丈石,黄金难买一生闲。
  雪消晓嶂闻寒瀑,叶落秋林见远山。
  古柏烟消清昼永,是非不到白云间。”
  4.“岳顶禅房枕石台,白云飞去又飞来。
  门前瀑布悬空落,屋后山峦起浪堆。
  素壁淡描三世佛,瓦瓶香浸一枝梅。
  下方田地虽平坦,难及山家无点埃。”
  5.“优游静坐野僧家,饮啄随缘度岁华。
  翠竹黄花闲意思,白云流水淡生涯。
  石头莫认山中虎,弓影休疑杯里蛇。
  林下不知尘世事,夕阳长见送归鸦。”
  清珙禅师本想隐居天湖,终其一生。当时,嘉禾当湖福源禅寺刚刚创建,缺少住持。大家于是前往天湖,恳请清珙禅师出山,清珙禅师却坚卧不起。后来他的同参平山处林禅师责备他说:“夫沙门者,当以弘法为重任,闲居独善何足言哉!”清珙禅师一听,帝幡然前往福源,盛开炉鞴,锻炼学人。一时龙象来归,云涌涛奔,或恐落后。
  清珙禅师在福源寺住持了七年,纲宗大振。既而以老归隐,复归天湖。大元顺宗至正年间,朝廷闻清珙禅师之道名,特赐金襕袈裟,众人皆以为荣,而清珙禅师却淡然处之。至正十二年(1352),清珙禅师临终示疾,与众人诀别。其徒众问:“和尚后事如何?”
  清珙禅师遂索笔书偈云:
  “青山不著臭尸骸,死了何须掘土埋。
   顾我也无三昧火,光前绝后一堆柴。”
  写完便投笔而化。春秋八十一岁。
  清珙禅师厌弃世事,淡于名利,故一生持戒特别精严。他经常用《楞严经》中的“四种清净明诲”告诫大众。清珙禅师有位弟子,名太古愚,高丽人。他曾经执侍清珙禅师而得契旨。清珙禅师圆寂后,太古愚禅师请得师之舍利,归国供养。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禅宗大德悟道因缘荟萃
序言:圣解凡情俱坐断,昙花犹放一枝新上册1.二祖慧可大师悟道因缘2.三祖僧璨大师悟道因缘3.四祖道信大师悟道因缘4.五祖弘忍

评论2015-01-301705

禅宗法脉(图)
禅宗法脉图(一)初祖:达摩大师(二)二祖:慧可大师(三)三祖:僧璨大师(四)四祖:道信大师(五)五祖:弘忍大师(六)六祖

评论2015-01-301290

1 二祖慧可大师悟道因缘
  二祖慧可大师悟道因缘  二祖慧可大师,俗姓姬,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县西北)人。其父名寂,在慧可出生之前,每每担

评论2015-01-3039390

2 三祖僧璨大师悟道因缘
  三祖僧璨大师悟道因缘  三祖僧璨禅师,姓氏及籍贯均不详。史料只记载,他最初以白衣的身份拜谒了北方前来舒州司空山(今安

评论2015-01-3093283

3 四祖道信大师悟道因缘
  四祖道信大师悟道因缘  四祖道信大师,俗姓司马,河内人(今河南沁阳县),生而超异,自幼即对大乘空宗诸解脱法门非常感兴

评论2015-01-3018140

4 五祖弘忍大师悟道因缘
  五祖弘忍大师悟道因缘  五祖弘忍大师,俗姓周,蕲州黄梅人。据《五灯会元》卷一记载,他的前世是破头山中的栽松道人。  

评论2015-01-3059942

5 六祖慧能大师悟道因缘
  六祖慧能大师悟道因缘  六祖慧能,俗姓卢,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父亲名行瑫(tao),武德年间遭贬官,徙居到岭南新州(今

评论2015-01-3077841

6 牛头法融禅师悟道因缘
  牛头法融禅师悟道因缘  牛头法融禅师,俗姓韦,润州延陵人(今江苏镇江市)。法融禅师十九时,便学通经史,不久开始阅读大

评论2015-01-3050422

7 牛头慧忠禅师悟道因缘
  牛头慧忠禅师悟道因缘  牛头山慧忠禅师,俗姓王,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人,牛头智威禅师的弟子,四祖下第六世法嗣。二

评论2015-01-3047349

8 坦然禅师悟道因缘
  坦然禅师悟道因缘  坦然禅师,不知何许人也。灯录、史传中没有专门的记载,只是在嵩岳慧安国师和南岳怀让禅师的传记中,提

评论2015-01-3088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