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放下我们所追求的“幸福”

2014-12-20356910

  有一个生活充满痛苦的可怜人遇见一位证得神通的圣人,于是便向他诉苦,自己的人生是多么地不如意,命运是对自己如何地不公,希望圣人能帮助自己得到一些幸福。证悟的圣人欣然应允了这个可怜人的要求。
  于是圣人递给这个人一个背篓让他背上,把这个命运的弃儿领到一块宝地,这块宝地上铺满了幸福。圣人告诉他,这块宝地上的幸福随便你捡,捡到后扔进你自己的背篓里,幸福都是你的。这个可怜人走在宝地上,发现遍地是自己以前梦寐以求的幸福,激动极了,于是迫不及待地弯腰捡拾起来,有爱情、有事业、有家庭、有婚姻、有友谊……这么多的幸福都被可怜人一一地装进背篓里。
  不知不觉路越走越远,背篓里的幸福也越来越多,身上的背篓也就越来越加沉重,可怜人原本兴奋的脚步变得越来越慢,逐渐地大汗淋漓,原来激动的脸庞也挂满了疲惫,证悟的圣人却不断地敦促可怜人再多捡点幸福,可是身上背篓里幸福的重量让可怜人无法再坚持下去,终于可怜人累得坐在地上了。
  证悟的圣人问可怜人:“你现在的背篓里装满了幸福,这都是你以前想得到的,现在你感到幸福吗?”可怜人摇摇头:“现在比以前还要痛苦,以前没有这些幸福浑身还很轻松,现在得到它们感到负担重的实在无法承受。”
  证悟的圣人告诉可怜人:“你把背篓里的幸福扔掉试试。”于是可怜人把捡拾到的幸福一一从背篓里扔出去:爱情、事业、家庭、婚姻、友谊……背篓的重量在逐渐减轻,可怜人越来越轻松。
  圣人问可怜人:“你现在的感受如何呢?”可怜人说:“我已经找到了幸福!”
  时光如梭,不知什么时候,我们被小朋友唤作“叔叔”, 仿佛也就是刹那之间,青春岁月便如昨日黄花,随着厚厚的霜色而枯萎凋敝。日子突然变得琐碎、繁杂、忙碌。生活像一面魔镜,在我们还未来得及应对它的时候,它便把它最实质、最本真、也最枯燥乏味的一面突然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每天要做的事情,似乎一下子就增加了许多。要工作、要生活、要买菜、要挣钱,油盐柴米酱醋茶,水费电费通讯费……大到买房置业,小到待人接物,每天都是一个字:忙!忙得焦头烂额,顾此失彼。
  在无休止的忙碌中,肩头上的担子,也一天比一天沉重。于是,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为了那个红尘中的角色,便只能理所当然地,全身心地去继续奔波,继续操劳。就像是一匹负重的老马,面对生活这驾笨重的大车,除了使劲拖曳,别无选择。
  累,便成为必然,成为生活的一种常态。
  幸福的重量,直到我们虚脱,再也无法承担幸福的重荷。于是我们就像故事里的可怜人,不断地增加人生背篓里精心从这个世界里寻找来的,这些人生种种令我们魂牵梦萦、难舍难分的“幸福”,逐渐地将我们人生的背篓变得沉重。就是因为这些舍不得的“沉重”,才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苦。人生的苦正是因为我们有求,如果懂得放下,放下我们所追求的“幸福”,转而去用短暂的几十年去追求西方净土的更光明、更稳妥的幸福,那这才是最聪明人的选择。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到底见没见过万峰?海舟普慈
海舟普慈,禅宗第61世,中土禅宗第34世,大鉴下28世,南岳下27世,临济宗第24代。东明慧旵禅师之法嗣,座下出宝峰明瑄等法嗣。苏

评论2023-12-138318

学术交流:安庆线状禅宗大道场的形成及发展研究(上)
安庆的前身是舒州。其辖区为今所辖县(市)、区及2016年划转铜陵的枞阳县。安庆是古皖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特别是佛

评论2023-06-029327

学术交流:安庆线状禅宗大道场的形成及发展研究(中)
二、北宋时期,禅门宗师云集,安庆线状禅宗大道场应运而生。通过晚唐以后的纷呈发展,禅宗进入了多途发展的态势,陆续分化成云门

评论2023-06-029679

学术交流:安庆线状禅宗大道场的形成及发展研究(下)
三、安庆线状禅宗大道场在我国禅宗史上地位(一)、临济宗杨岐派在从舒州大道场走向大江南北。临济宗杨岐派的传播主要是依靠五祖

评论2023-06-0214429

先于 佛陀来人间布局的菩萨们
各位萤幕〔屏幕〕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的节目,

评论2023-02-2114267

苏州佛教概说(聂士全)
题记:此稿原为《苏州通史志表卷》而撰,因不合编辑体例,不见采用。今题为《苏州佛教概说》发表,原稿附苏州历代寺院表于此略去

评论2019-03-2125308

十善业与业报因缘
十善业对于一般人来说大多耳熟能详,许多修学者也或多或少都有在行十善业。在经典里面也常常在强调十善业的重要性,而十善业也是

评论2017-05-035136

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
大家都知道,佛有一个名号叫作两足尊,意思是说佛的福德与智慧,两者是具足圆满的。智慧的部分,简而言之就是要能够证到一切种智

评论2017-05-031261

学佛的目的在离苦得乐,如何才能真正地离苦得乐?
学佛的目的在于离苦得乐,这个乐永远存在吗?若永远存在,如何得到?  离苦得乐这一件事情,应该是学人从接触佛法以来,一直存

评论2017-05-03902

如何能够“生于安乐、死于安乐”——世世都安乐 1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和大家来谈谈,《孟子》里面这么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有人就问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而且也

评论2017-05-03938